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便秘病案

便秘病案

【案例1】
任某女23岁
2002-5-4
大便干,四肢冷,食盛,食后腹胀,心烦,面白肢胀
处方:生白术30g 党参20g 茯苓20g 甘草15g
木香20g 郁李仁30g 杏仁10g 大黄15g
砂仁10g 仙灵脾20g 莱菔子15g 枳壳10g
鸡内金15g 焦三仙各15g 当归20g
7付,水煎服
从脾论治便秘,脾失健运,不能运化精微,津液不足,不能濡润肠道,故大便干,不能上荣头面,面白,不能滋养心神,心烦,虽能食,但脾不运化,食物停留,故腹胀,脾虚不能化湿,故肢胀,用四君子汤补益脾气,三仙内金助脾消化水谷,木香,莱菔子,枳壳行气宽肠,促进肠道蠕动,郁李仁既能润肠又能解郁,杏仁宣肺润肠(肺与大肠相表里),当归补血活血润肠通便,一药多用,急则治其标,故加大黄,缓解患者排便不畅的痛苦,砂仁防滋腻且化湿,面白四肢冷,阳虚表现。

稍加仙灵脾以温阳。

2002—5—11
除手凉外,余症均好
2002—5—18
上方加川朴10g 6付,水煎服
【案例2】
吴某女53
2003-3-29 一诊
五天不大便,小腹痛,乏力,脉数,苔白,有齿痕
处方:生地15 g 熟地15 g 砂仁10 g 桃仁15 g
人参15 g 黄芪50 g 丹皮15 g 泽泻20 g
茯苓30 g 山萸肉20 g 桑椹20 g 郁李仁30 g
水蛭15 g 炒榔片15 g 大黄粉4包枸杞20 g
生白术30 g 4付,水煎服
患者年岁已高,肾气逐渐亏虚,气虚无力推动大便下行,气虚力乏,脉数,阴虚生内热,故意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人参黄芪大补元气,生地清虚热而滋阴,取桑葚桃仁郁李仁生白术润肠,枸杞滋补肾阴,且润肠,久不通便,久病多淤,故以水蛭,桃仁化瘀通络,榔片行气,
2003-4-2 二诊
大便通,现腹痛,晨甚
处方:木香10 g 莱菔15 g 党参20 g 白术20 g
茯苓15 g 甘草15 g 川朴15 g 元胡15 g
紫苏10 g 芦巴子15 g 细辛5 g
4付,水煎服气滞腹痛,
2003-4-5 三诊
症状明显好转,现下肢凉痒,
加蛇床子15 g 4付,水煎服
2003-4-9 四诊
腹痛除痒止,现腿肿
处方:熟地15g 砂仁10g 芦巴子15g 泽泻20g
茯苓30g 水蛭15g 丹皮15g 山药20g
山萸肉15g 黄芪30g 坤草30g 粉防己15g
枸杞20g 冬瓜皮30g 泽兰15g
10付,水煎服
肾虚水肿,补肾利水
2003-4-19 五诊
口干,肿轻,
上方加女贞子10g 10付,水煎服
2003-4-30 六诊
白天低血糖,
上方加太子参30g 10付,水煎服
2003-9-6 七诊
尿蛋白+++,餐后血糖21.2,右手肿,舌暗,太阳穴痛
处方:熟地15g 泽泻15g 生地10g 茯苓20g
山萸肉20g 山药20g 砂仁10g 水蛭10g
太子参30g 黄芪50g 枸杞20g 陈皮15g
7付,水煎服
2003-9-13 八诊
餐后血糖10 加熟地10g 4付,水煎服
2003-10-18 九诊
血压150/80mmHg,手足冷痛,彻夜难以入睡,面颜手浮肿
原方加桂枝10g 白芍30g 生龙牡各30g 生甘草20g 4付,水煎服
2003-10-25 十诊
BUN:17.9,尿酸:383,Cr:117
9月6号方加芦巴子15g,菟丝15g 7付,水
煎服
【案例3】
姚某女37
2002-5-8一诊
便秘10余年,数日一次,须用泻药才能通便,腹胀,畏寒,起始因产后而致,数日前流产而出现小腹部抽掣感
处方:生白术30g 当归20g 文术15g 木香20g
桃仁10g 桑椹15g 杏仁15g 川朴15g
莱菔子15g 大黄15g (单包)柏子仁15g
菟丝子30g 7付,水煎服流产伤气伤血,气滞血虚,故以补气补血行气活血论治,兼以补肾阳,菟丝子味辛平。

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皯。

久服明目,轻身延年。

一名菟芦,生川泽。

2002-5-15二诊
大便一日一次,不干,唯食后腹胀
上方加枳壳10g,焦三仙各15g,鸡内金15g
7付,水煎服
2002-5-22三诊
唯晚饭后胀甚,上方加炒榔片10g
7付,水煎服
2002-5-29四诊
胀轻,继服上方
7付,水煎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治伤寒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烦躁惊狂不安,时有谵语,身重难以转侧,现用于癫痫、神经官能症、美尼尔氏综合征以及高血压病等见有胸满烦惊为主证者。

出自:《伤寒论》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主证:胸满——邪陷少阳,枢机不利烦满,谵语——胆火上扰,胃热上扰
小便不利——三焦壅滞,决渎不利
一身尽重,不可转侧——阳郁不得宣达于外
方药:
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半夏(洗,二合半)大黄(二两)牡蛎(熬,一两半)大枣(擘,六枚)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小柴胡汤去甘草——和解少阳,防甘缓留邪
桂枝——通达郁阳
茯苓——淡渗利水,宁心安神
大黄——泄热和胃
龙骨,牡蛎,铅丹——重镇安神
功用:和解清热,镇惊安神
韩某,女,52岁。

患大便秘结一年多,每隔三四天一次,每次登厕必怒责用力,以致衣里汗湿,大便虽下,而其人疲惫不堪。

伴见胸胁苦满,口苦,心烦等证,脉弦,苔白滑。

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生姜6克党参6克大枣7枚炙甘草6克服药三剂后,大便畅然而通,胸胁满亦除。

某某,男,32岁。

反复咳嗽十余年不愈,无痰,冬季明显。

平素体质尚可,纳佳,便不畅,多5-7日甚15日一行,然无明显不适,舌红,苔白,质略干,脉沉滑。

处方:麻仁30克枳实15克厚朴15克大黄15克杏仁20克白芍20克白果15克前胡15克莱菔子20克甘草15克
服药后咳嗽便秘均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