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济宁)读漫画“苦难的母亲”,完成以下问题(1)漫画反映的问题是()A.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B.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C. 环境污染严重D. 社会抚养老人负担重(2)漫画反映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些大洲()①亚洲②欧洲③非洲④北美洲⑤南美洲⑥大洋洲。

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①③⑤D.②④⑥【答案】(1)B(2)C【解析】【分析】(1)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漫画“苦难的母亲”正是人口问题带来的环境问题的生动写照。

故选:B(2)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故选:C【点评】(1)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

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2)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2.剪纸是中国民族传统艺术。

剪纸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剪纸显示的传统民居是()A. 四合院B. 竹楼C. 蒙古包D. 窑洞(2)图示景观所属地形区是()A. 云贵高原B. 黄土高原C. 华北平原D. 内蒙古高原(3)这种民居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建筑特点是()A. 通风散热B. 隔热防潮C. 冬暖夏凉D. 冬冷夏热【答案】(1)D(2)B(3)C【解析】【分析】(1)读图观察可知,图中的传统民居是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

故选D。

(2)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

黄土高原黄土深厚,直立性强,必易坍塌,而且该地区气候较为干燥,降水较少。

故选B。

(3)黄土高原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窑洞适应了当地冬暖夏凉的特点。

故选C。

【点评】(1)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

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2)民居建筑是人们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具有显著的地方色彩。

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当地居民便就地取材,利用黄土层挖凿成窑洞;中国新疆地区气候干燥,风沙大,建成平顶房,其屋顶可以用来晒庄稼等。

(3)传统民居深受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对民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选址、建筑材料,朝向等方面,我国的传统房屋建筑常用“南尖北平”来描述,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房顶坡度大,利于雨季排水,而北方降水少,房顶坡度较小(平顶屋)。

3.留尼汪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读下面相关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岛屿城市分布主要特点是()A. 在岛上均匀分布公路B. 沿海、沿交通线分布C. 沿河、沿海分布D. 沿交通线、沿河分布(2)该岛对外的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A. 公路运输、海洋运输B.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C. 海洋运输、航空运输D.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3)下列有关该岛发展经济的做法,不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是()A. 广泛种植温带水果B. 大力发展热带海洋旅游业C. 加大对西部班瑚礁景区的合理开发D. 大力发展服务业【答案】(1)B(2)C(3)A【解析】【分析】(1)由图示信息可知,留尼汪岛上的城市分布沿海、沿交通线分布,故选B。

(2)岛屿被海洋所包围,因此该岛对外的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海洋运输、航空运输,故选C。

(3)由图示及题干信息可知,留尼汪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不适宜广泛种植温带水果;留尼汪岛可加大对西部珊瑚礁景区的合理开发,大力发展热带海洋旅游业、服务业,故选A。

【点评】(1)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如地形、气候。

河流等,对早期城市的选址影响较大;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政治、自然资源、宗教、科技和旅游等,对现代城市形成影响较显著。

(2)铁路运输能力大,成本低,受自然条件限制小,连续性强。

但建设投资大,占地多;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短途运输速度快,受地形气候条件限制小,适合短途的客运、货运;水运运量大,运输成本低,适合于运输距离长、运量大的物品。

但运输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连续性差;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合长途旅客运输和体积小、价值高的物资以及鲜活产品等货物的运输。

(3)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根据本地气候特征、土壤条件等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

从地形条件来看,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低山丘陵地带可发展果林业,靠近河流或湖泊的地区可发展养殖业。

4.读不同宗教风格建筑图,结合所学知识。

判断下列有关世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是基督教堂,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基督教B. 乙是伊斯兰教清真寺,世界上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数最多C. 丙是佛塔世界最大佛塔遗迹是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寺庙群D.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均位于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答案】 C【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甲是基督教堂,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A不符合题意;B.乙是伊斯兰教清真寺,世界上信仰基督教的人数最多,B不符合题意;C.丙是佛塔,世界最大佛塔遗迹是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寺庙群,C符合题意;D. 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而佛教起源于古印度,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基督教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在中国又称回教或清真教;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5.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汉语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

关于汉语的说法正确的是()A. 汉语仅在我国使用 B.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C. 东南亚居民都使用汉语D.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答案】 D【解析】【分析】解:汉语不仅在中国集中分布,在东南亚等国家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地区都有分布;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东南亚居民很多人使用汉语,也有越南语,泰语等;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故答案为:D【点评】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6.地坑院也称“天井院”,是黄土高原古人穴居方式的遗留。

这种村落在地上看不到房舍,家家户户掩于地下,构成了独特的地下村庄(下图)。

据此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地坑院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夏季多雨,易于储水②窑顶平坦,便于耕作③冬暖夏凉,调节气温④就地取材,造价低廉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2)图中的省区有地坑院分布的是()A. B.C. D.【答案】(1)B(2)C【解析】【分析】(1)地坑院也称“天井院”,是黄土高原古人穴居方式的遗留,地坑院的特点是冬暖夏凉,调节气温,就地取材,造价低廉。

故答案为:B。

(2)读图可得,A是贵州省,B是辽宁省,C是陕西省,D是青海省,其中陕西省主要位于黄土高原上,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1)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

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当地居民便就地取材,利用黄土层挖凿成窑洞;中国新疆地区气候干燥,风沙大,建成平顶房,其屋顶可以用来晒庄稼。

(2)黄土高原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分。

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在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7.塔吉克斯坦大部分位于帕米尔高原上,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国土面积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000以上,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

读“塔吉克斯坦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关于塔吉克斯坦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①深居内陆②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③境内有大量冰川分布④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大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④(2)塔吉克斯坦的城市集中分布在该国西南部,主要原因是这里()A. 纬度较低,阳光充足B. 地势较低、水源充足C. 气候温和多雨D. 平原面积广大【答案】(1)A(2)B【解析】【分析】(1)塔吉克斯坦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部,熟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大部分位于帕米尔高原上,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其中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冰川广布,综上所述,本题A符合题意。

(2)从图中可知塔吉克斯坦的西南部,地势较低,河流多,水源丰富,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

【点评】(1)塔吉克斯坦,全称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位于阿富汗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之间,是中亚五国中唯一主体民族非突厥族系的国家。

(2)一搬在地势地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聚落分布密集。

8.(昆明)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其代表建筑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读图可得,A图所示的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清真寺,B图所示的是佛教的代表建筑寺院,C图所示的是基督教的代表建筑基督教堂,D图所示的是佛教的另一代表建筑佛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