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康中医医院养老院社会工作者发展规划说明目录新泰康中医医院养老院社会工作者发展规划说明 (3)新泰康中医医院社会工作者岗位职责 (4)一社会工作者服务宗旨 (4)二服务理念 (4)三服务目标 (4)四工作原则 (5)五辅导和服务形式: (5)六社会工作者服务注意事项 (6)七社会工作者对应住院老人的划分: (7)建议 (8)八关于养老院硬件设备的建议 (8)新泰康中医医院养老院社会工作者定级规划以东莞为例 (10)建议: (11)社工作息制度 (12)建议 (13)针对本医院具体环境社工服务步骤大概 (14)附件:老年社会工作常见的理论和方法 (15)社会工作者工作标准流程及其管理制度 (16)养老院社工服务规范化管理制度及方法图示 (16)第一章总则 (16)第二章个案工作规范化管理 (16)第三章小组工作规范化管理 (20)第四章社区工作规范化管理 (24)第五章专业活动文书材料的规范化管理 (27)第六章附则 (28)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规范白话文 (29)社会工作师和心理咨询师比较 (31)企业未来发展 (32)社会工作专业未来发展和职业定位 (33)新泰康中医医院社会工作者岗位职责一社会工作者服务宗旨社工宗旨 1.以人为本助人自助企业宗旨 2.预防治疗发展二服务理念以创新意识,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助人自助的社工理念,通过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协同化的社会工作服务,使案主(服务对象)在身体,心理,社交,意识形态上得到全面.优质.持续.健康的照顾,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做到以预防为主的一体化服务。
三服务目标1.帮助入住老年人获得所需的资源,为老人争取所拥有的权利2.帮助入住老人增强能力,以克服生活中的困难,解决所面临的问题3.积极协调和规划入住老人的社会活动,使得活动丰富多彩,促进与他人之间的互动,使得晚年生活更为充实。
4.为入住老人及其家属提供咨询建议,提前收集入住老年个人资料,喜好,为帮助老年快乐的度过晚年生活而努力5.以社工团体为整体,对社工进行定期心理疏导,使其减轻工作压力6.协助护工部门,帮助护工进行心理疏导,解决护工在心理方面问题。
并定期安排护工培训等任务。
以及协助护理部做好老人的健康管理工作7.善于发现影响老人生活的各项社会政策,积极推动改善老人的生活环境。
8.对临终老人家属进行慰问.四工作原则1.相信老人作为一个有能力的个体,有自己改变自己的能力2.以老人为中心,尊重老人的需求3.主动耐心有效的进行沟通4.在老人自愿的基础上,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5.尊重老年人的自我决定权利,以肯定态度回复老人6.结案后,档案要封存保密。
五辅导和服务形式:1.新入住老年人适应性辅导计划:为新入住的,不能适应机构生活的老年人提供咨询,帮助,辅导等服务。
2.个案辅导:有心理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个案,需要提供一对一的专业咨询辅导,满足个别化需要。
包括护工和社工。
3.小组辅导:把心理和行为有问题的老人,以相似性归为一个团体,通过集体辅导,评估,结案等步骤,使老年人解决心理情绪和行为问题。
包括护工和社工。
4.娱乐活动:根据有自主能力老人的兴趣爱好,分别进行娱乐活动,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5.缅怀服务:通过照片,旧物品,等与老人年轻生活有关的因素,使老人充分表达内心感受,以加强沟通能力,尤其适用于老年痴呆患者的自我恢复和信心重建6.出院跟踪服务:老人出院后,社工会对老人进行间断性的回访,以确定未来时间内老人是否需要继续住院辅导,以及治疗效果。
六社会工作者服务注意事项1.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微笑服务2.用同心理理论对待老人,不嫌弃3.对于老人的絮叨,话语不清,要表现出肯定。
切记不耐烦。
4.在服务过程中留意老人变化5.切记不要让老人仰头和远距离和社工对话。
以俯身交谈为主。
6.说话时要注视对方眼睛,可以适时抚摸老人双手。
7.对于耳背老人,加大说话音量,并通过肢体语言加以判断8.聊天之前,首先要主动介绍自己。
以全名开头,小名为主。
例如:奶奶好,我是医院的社会工作者,我叫卢继峰,您叫我小卢就行。
最后。
要以档案中所记载的老人喜好,脾气,爱好为依据,了解家庭背景,明确老人入住原因。
9.谈话不如意时,不要试图进行劝说,要轻拍老人双手,以示安慰,并迅速转移话题,并对老人的看法表现认同。
10.社工和护工要注意,不要随意摆换老人房间的陈列,除非征得老人同意。
并对老人细小的行为表示出鼓励。
例如:奶奶,今天真不错,饭全吃光了,真厉害啊,我吃的都没你多呢。
七社会工作者对应住院老人的划分:社工工作者是一个集体的组织,依据社工理念,养老院社工的责任划分应该以老人的具体情况相互交叉完成。
目前上海市第一福利院的养老院社工划分是按照老人的类型划分,不过因为他们的社工人数有百人之多,所以彼此可能只负责自己的部分。
但针对本院社工人数少,就必须采取交叉划分。
举例:老人类型:新进老人长期住宿身体康复老人心理情绪问题老人社交障碍老人社会工作者岗位划分方法:社会工作者每个人或多个人负责一个具体的群体老人类型。
特殊情况:长期住宿的老人兼有心理情绪问题解决方法:负责长期住宿的社工和负责心理情绪的社工共同完成老人辅导工作结论:可以避免社工之间的绩效竞争,使社工自身得到全面发展,足以应对各种复杂状况,并且加强社工之间的彼此沟通,使社工团队凝聚力更强,不分彼此。
但目前在起步初期,设备硬件和整体素质不足以支持这么庞大的专业性。
建议随着社工人数增加,试用期磨合完毕,大约2个人负责一个特殊群体时,此计划可以执行。
八关于养老院硬件设备的建议本图为目前常见的养老院1.注意桌角是突出的直角。
潜在增加对老年人伤害。
改为圆桌角或者添加PVC材料的包裹。
2.桌子上切记放易碎物品,暖壶,茶杯等物品。
晚上休息时应及时拿走或者清理。
新泰康中医医院养老院社会工作者定级规划以东莞为例说明:见习期:在校大学生实习员级:实习完毕留在机构工作,无证助理级:持有社会工作者初级证书。
专科持有初级证为十二级,本科持有初级证为十一级。
中级:持有社会工作者中级证书。
本科工作年限达到多少年并持有中级社工师后晋升为十级。
目前研究生为中级九段社工师。
副高级:职位目前国内没有。
牵扯到学历和工作年限。
社工发展晚,起步慢,目前最高为研究生加中级证。
建议:从薪酬角度,为了更好的使社工成为一个团体,需要减少硬性的绩效要求,把涨工资和理论进修挂钩。
这样就不会出现为了绩效或者完成任务,我负责的老人别人不愿意负责这种恶性竞争事件。
而且还会增加社工的理论水平。
并且单位还可以免费提供社工初级中级培训课程,使员工得到理论和实践双丰收。
用工资刺激学习,学习反作用于工作。
对于加班和优秀员工的评选,每个月拿出一百二百元,或者小礼品等赠送一下还是可行的。
社工作息制度现状:目前本院实行24小时休24小时初步方案。
法律:劳动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关于加班加点,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假如员工因为压力薪资等问题,就是撕破脸了,去劳动仲裁,对企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从人力角度考虑,本身社工很难应聘到,原因是因为,根据青岛市社会工作者最新政策,青岛市在未来五年时间,将会以社区为单位,每五户家庭配备一个社会工作者。
所以青岛的招聘社工大户是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
13年崂山区街道办事处已经招聘了50个。
14年市南区各个办事处招聘了200个。
目前持有从业资格证的人数非常少,大部分为民政局旗下的工作人员,估算目前青岛有从业证的600个人,中级证60到100个人左右。
所以想招聘到合适的人,确实不容易。
既然不易,所以还是循序渐进的走比较稳定,先招聘到人,后通过工人反映来定。
建议结合本院情况,目前入驻老人的情况不明确,但按照目前广州等地的做法,除非晚上搞活动或者有老人因为心理问题跳楼这些原因,需要紧急介入等情况。
无晚上上班的必要。
但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根据老人入住人数,前期由一名社工值班,配合护工,早上做具体反馈。
随着入住人数增加,到时会和人事部门,院长沟通。
假如目前直接上任24转24的做法,不是很符合劳动法,社工本身身体和心理压力也接受不了,而且半夜后,好几个社工都在值班,社工本身不懂护理,比方伺候厌恶型工作,肯定没社工干,但是给老人洗脚,剪指甲,理发,这是社工应该做的,所以确实浪费人力。
需要结合院长和人事部的想法,然后和社工论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体力和财力付出。
针对本医院具体环境社工服务步骤大概1.招聘以本地化为主,有社工服务精神放宽,只要能招来人,慢慢培训。
2.上岗针对入住老人的家属填写调查表并且针对调查表的内容主动和家人进行沟通,确认必要信息。
3.从业(1)入院之后要主动接触,消除老人抵触心理,不能消除抵触心理的要开展个案,人数多要开展小组活动。
个案方法,小组活动方法见附表(2)善于发现老人需求,针对需求开展兴趣活动。
兴趣活动不分周期,根据老人身体健康程度,认识情绪,精神问题等分类开展。
一般一个星期为一个周期。
每个星期需要反馈,具体见附表(3)依据本医院的特点,适当时间开展策划中医保健活动,加强老人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
(4)完善医院硬件设备,主动反映老人宿愿(5)对于自己不能完成的个案,经上级批准,转介给同事,定期开展头脑风暴,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活动,增加信心和动力。
消除压力感。
(6)宣传本单位,进社区,开展义务活动。
动用媒体组织,宣传本单位。
(7)注重护工的心理变化,适时对护工进行介入(8)联系社会资源,寻求义务工作者,实习学生,志愿者。
(9)定期把老人的故事汇集成册,帮助老人和家庭分享(10)临终关怀附件:老年社会工作常见的理论和方法:理论1.目前老年机构照顾的理论有两个:选择,优化与补偿理论;延续理论。
2.方法个案:1.缅怀往事疗法2.人生回顾疗法3.验证疗法(针对认识功能丧失的老年人)小组:1.现实辨识(适用于有轻度中度认知问题的老人)2.动机激发(适用于交往能力受损但没有痴呆症和抑郁症的老人)3.老年群体活动步骤明确活动主题院长审批规划实施结束反馈4.活动表要求需要活动的节次活动主题活动过程活动目标本次活动结果5.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结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社会工作者工作标准流程及其管理制度养老院社工服务规范化管理制度及方法图示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机构社工专业服务,保证各项活动有序开展,根据规定,特拟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旨在加强机构各领域专业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制定个案、小组、社区三大工作方法的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