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师》读后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浏览到了培训师这本书,当然顺便放在了购物车了,自己是一口气读完的,感受颇深,所以在此与大家分享。
通过它我了解到了:
1. 本书我最喜欢一段话:
在你做培训师的路上,会有很多人,有意的,无意的,善意的,恶意的,跑到你身边来,告诉你:你不行的,你差远了,别人比你强多了,你不是干这个的料……
如果你就因此而放弃,那么这个世界几乎没有你可以做的事情。
2. 主人翁是哈佛大学MBA毕业,他做培训师起点是非常高的,反省自己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培训师,要加强学习和充电。
3. 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这个从德鲁克身上得到很
好的验证。
4. 四十原则对人的选择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5. 秒钟不说话,只是感受自己当下的感觉,
思考这个决定对接下来10分钟有什么影响
再思考对接下来10个月有什么影响
最后是对未来10年又有什么影响。
6. 美高公司的三种帮助员工成长的方式,很值得一些企业学习,尤其在倡导
知识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今天,这三种方式就是:培训、轮岗、导师。
7. 10-20-30法则:
10是PPT最理想的页数,因为一个普通人在一次会议里不可能理解10个以上的概念。
20 必须在20分钟里介绍完这10页PPT。
30 使用不小于3磅的字体。
9. 美高的走动式管理,真的值得这些大公司去学习,尤其其中的高层对基层
员工的面谈,一对一的形式,一年一次。
面谈的内容员工自由选择,包括个人的意见、自己所关心的问题,甚至是对自己直接领导的投诉等等,当然这个面谈绝对保密。
交谈过后,高层领导会将员工反映的问题交由相关责任部门处理。
这种面谈是员工难得的表现自己和解决个人问题的机会。
10. 蓝长二平,《蓝海战略》、《长尾理论》、《世界是平的》,是要自己学习一
下。
11. 关于贵人的思考,人这一生很难的遇到贵人,遇到贵人千万要珍惜好。
12. 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是内容没有改变,只是形式发生了改变,培
训也是的,有时候怎么说比说什么要重要,“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尤其在内容既定的情况下,怎么说就比说什么重要。
13. 是不是也要经常质问一下自己工作的三个动力是什么,以免让自己不要
失去了方向。
14. 关于政治的观点:有人就有政治,有两个人就存在竞争,有三个人就存
在政治,政治不可怕,可怕的不明不白的成了牺牲品。
15. 高明的培训,也正如拍电影一样,一定要有个明线有个暗线。
明线就是
始终牵引培训发展的脉络,暗线则是明线的作料,让明线更加丰满,例如各
种意外的小插曲,用来吸引客户。
例如面对不同的客户,明线可以是一样的,暗线都可以做出调整,比如面对高层可以加入领导力发展,面对中层就要加进去管理实务,面对基层就加入职业化,虽然是同一个主题,却能讲出不同的特点和层次。
但是还要注意暗线不能太突出,否则让人觉得有些跑题。
16. 培训开场技术:ABC法则
A -Attention,启动注意。
理性启动,引发思考的开场,例如讲个故事,说个道理。
感性启动,就是激发状态的开场,比如做做活动。
最好的方案就是准备三个开场方式,灵活应对。
B Benefit ,明确利益。
内容只是你讲课的要点,学员不一定能建立起跟利益的连接,所以首先要告诉他们课程的受益,另外还包含什么。
C Connection ,建立关系
建立学员与学员,老师与学员,老师与培训管理者的关系
22. 成人学习的特点:农夫
农夫——FARMER Forgetful 健忘的,
Antagonism 容易对抗,
Result-based 目标导向,
Motivated 希望受到激励,
Empiricism 经验主义
Review 需要重复回顾。
——健忘的,应该使用容易记忆的语言
对抗性,让学员自己思考
目标导向,经常明确告知培训利益。
激励,多肯定学员经验主义,多给案例参考。
重复性,加强复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