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瑜伽健身效果的研究

瑜伽健身效果的研究

瑜伽健身效果的研究
为研究瑜伽练习对女性生理及心理的锻炼效果,本文对温州市德国尤加瑜伽馆68名女性瑜伽健身者的体成分、体态、柔韧性及心理健康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瑜伽练习对降低体重、减少身体多余脂肪、降低身体围度、提高柔韧性、以及调节心境平静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为广大女性瑜伽健身者提供参考。

标签:瑜伽;健身效果;实验
1 前言
瑜伽健身主要包括呼吸法、体位法、冥想,瑜伽缓慢的动作过程配合着深长的呼吸,既可使肢体得到适当的伸展,获得平衡,供体内各个器官和各种腺体分泌趋于正常,又因精神系统得到调和而使生命中潜在的能量得到激发,从而达到身心健康。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温州市区瑜伽馆的68名女性健身者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主要查阅了有关瑜伽健身方面的书籍,期刊,学术报告,学术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档案等。

2.2.2 实验法:以温州市瑜伽馆68名女性瑜伽健身者研究对象年龄23—45周岁,采用In,body
3.0体成分测试仪在实验前和练习一年后分别测量练习者的水、蛋白质、无机盐、脂肪、BMI和BMR体成分指标,并采用SCL—90量表应用于受试者心理影响的变化。

2.2.3数理统计法:所有数据录入电脑,《简式心境状态量表》(POMS)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常规的统计处理,其他数据采用EXSEL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3 結果与分析
3.1 瑜伽练习对女性体成分的影响
女性瑜伽健身者经过一年瑜伽锻炼后,体成分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变化,得出表1。

表1 女性瑜伽健身者锻炼前后各体成分指标比较结果(n=68)
指标锻炼前锻炼后17周
水(l)36.99±5.76 42.77±6.7 *
蛋白质(Kg)10.19±1.71 12.04±2.14*
无机盐(Kg) 3.28±0.47 3.75±0.57*
脂肪(Kg)13.08±4.14 11.57±4.52*
体脂百分比(%)26.72±0.99 23.59±1.29*
基础代谢率(BMR)1355.1±109.73 1485±158.19*
注:*;p<0.5是与锻炼前相比
研究表明:从表1的结果可知,通过瑜伽练习,受试者体内的水、蛋白质、无机盐的含量,BMR均有不同程度增长,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有不同程度下降。

说明瑜伽练习有助于减少女性体脂、减少体重、改善体成分等作用。

3.2 瑜伽练习对身体柔韧性的影响
分别对瑜伽健身者进行纵叉,肩-臂上举,坐位体前曲进行测验得出的数据于一年锻炼后测得的数据作比较,见表3
表3女性瑜伽健身者锻炼前后柔韧性的变化(n=68)
纵叉肩-臂上举坐位体前曲
锻炼前40.11±2.37 32.21±2.14 2.31±0.65
锻炼后46.52±4.32* 36.83±1.36* 13.27±1.18*
注:*:p<0.5是与锻炼前相比
从表3中可以看出,训练后瑜伽健身者柔韧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瑜伽健身对柔韧性的提高效果非常显著,柔韧性的提高,可以预防女性生活中常见的扭伤及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3.3瑜伽练习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根据身心交互规律,人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会相应地引起人体功能的
变化,从而间接的引起人体心理健康的变化:
瑜伽锻炼-------→心理机制--------→人的心理健康
↓ ↑ ↑
→生理、生化机制-------→躯体健康
(图1 瑜伽锻炼与人体健康)
而瑜伽中的冥想练习作为调节人的心志的主要手段,有助于消除消极的想法,使人内心稳定、平和、自信,从而达到最后自我超越的状态,结合瑜伽中的体位法、呼吸法、冥想法的一起练习,直接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转换,使其在整体上处于平衡舒畅的状态,锻炼了大脑皮质的高度集中,从而提高了神经系统的敏锐度和统一性。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瑜伽练习对女性体成分的影响:练习者的体成分得到了改善,体脂有显著减少,起到减肥作用。

4.1.2瑜伽练习对柔韧性影响:经过一年的瑜伽练习,健身者的柔韧性有很大提高。

4.1.3瑜伽练习对心理影响:能帮助健身者消除消极的想法,达到内心平稳、心境平静、舒缓压力、集中注意力、增强自信、精神饱满。

4.2建议
4.2.1 练习瑜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坚持练习会给你带来新的身心体会,持之以恒的瑜伽锻炼会给你带来更多的色彩。

4.2.2练习瑜伽时,要尽量按照练习程序,配合呼吸和伸展身体的技巧,顺其自然、体会身体变化的感觉,达到身心统一。

4.2.3 练习瑜伽时,平常的饮食避免油腻、辛辣,以清单的食物为主比较健康。

练习前至少3小时内不能进食,练习后1小时进食比较科学,在练习瑜伽后至少15分钟再沐浴。

4.2.4 为了提高瑜伽健身者的静心练习,组织瑜伽健身者去大自然优美的环境练习瑜伽,感受瑜伽与大自然共存,人体与自然界神秘接触的感觉。

参考文献:
[1]胡伟,高凤山,陈海燕.意念健身术之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5(3)
[2] [美国]罗伯特·索罗门著,俞宣孟等译[M]《从非洲到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301页)
[3]李建欣[M]《印度古典哲学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正文第2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