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科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复习解剖
教科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复习解剖
2f 表示两倍焦距
u
v
物
F
2f
F
像
2f
实像(real image)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
凸透镜后会聚成的,是能量的聚集,能用 光屏承接。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在像的位
置上没有能量聚集。因此在光屏上不能成 像,但可以通过透镜直接看到像。p74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问题: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哪些因素有关?
u=15cm
u=f
u=10cm
u<f
u=5cm
像距
f<v<2f v=2f
v>2f
v>u
成像的性质(特点)
正立或 放大或 实像或 同异侧 倒立 缩小 虚像 (像和物)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倒立 等Hale Waihona Puke 实像 异侧 倒立 放大 实像 异侧
不成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实验结论
① 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f<v<2f (u>v)
归纳
④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⑤实像和物体在透镜异侧,虚像和物体在 凸透镜同侧
⑥挡住透镜一部分,像是完整的, 像性质未变,但像变暗
⑦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 在同一高度。
22
23
投影仪的原理
B’
A’
平面镜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改变光的传播路径,使投影片的 像出现在投影仪前方的屏幕上
F
F AB
投影仪所成的像是_倒__立_(倒立、正立)_放__大_ (放大、缩小)的__实__(虚、实)像。
2.在光具座上,得到像与物等大时 u=2f f=u/2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面对幻灯机幕布,将印有“h”字样的幻灯 片插入框中,调节镜头后,在幕布上出现的画
c 面应该是( )
练习
1、一凸透镜焦距是8cm,当物体距焦点5cm时,
则物体成像情况是(C )
A.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B.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C.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虚像 D.一定能用光屏承接像。
2、某校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
育时放映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画面小了点,应怎
样调节( B)
A.放映机离屏幕远些,胶片离镜头远些 B.放映机离屏幕远些,胶片离镜头近些 C.放映机离屏幕近些,胶片离镜头远些 D.放映机离屏幕近些,胶片离镜头近些
3、如下图所示的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装置图,在蜡烛从P点左侧向F点靠近的过程中, 调节光屏的位置,能观察到光屏上烛焰的像逐 渐_____变_.大(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当蜡烛移动到F点与O点之间时,在光屏 上看不到烛焰的实像,这时,怎样观察烛焰的 虚像?说出你观察的方法:______.
一个(A)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5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放大镜 u<f 成正立放大虚像
2、照相机 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投影仪 f<u<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幻灯机、电影)
A
27
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1.用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另一侧放一张白纸在水 平面上,移动透镜,直到纸上出现一个很小的亮 点,此亮点就是焦点,量出亮点到透镜中心的距 离,就是焦距。
猜想:所成像性质与凸透镜的焦距 和物 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有关 1、器材:
带刻度光具座、蜡烛、凸透镜、火柴、光屏
组装器材注意
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3、收集数据
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p75
本次实验凸透镜焦距 f=10cm
物体到 凸透镜 的距离
u>2f
u=25cm
u=2f
u=20cm
f<u<2f
手电筒发出的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 镜或凹透镜,会发生什么现象?
光斑
透镜
凸透镜对光 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 有发散作用
实验探究:凸透镜的光学性质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p73
焦点 F
焦点 F
f 焦距
f 焦距
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焦点关于光心对称。
实验探究:凹透镜的光学性质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p73
虚焦点 F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 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射出。 (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 折射后平行于
主光轴射出 。)
凸透镜
• 一边平行另边焦,过心光线变不了
凹透镜
一边平行同边焦,过心光线变不了
光线总是向较厚的一端偏折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几个概念(物像位置出现画一个光路图)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所成的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v表示
凸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凹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ABCDEF
凸透镜( A B D ) 凹透镜( C E F )
2、光心和主光轴
(1)凸透镜的示意图
光心(O)
主光轴
C1
C2
凸透镜的中心位置就是光心
通过光心和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
(2)凹透镜的示意图
光心(O) 主光轴
C1
C2
猜测:透镜对光的作用
5、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8cm处,在透镜另一侧 20cm处成一清晰像,则此透镜的焦距( D )
A、一定大于20 cm B、一定小于9 cm C、一定在10cm到8cm之间 D、一定在9cm到10cm之间
6.如下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当 物 体 AB 放 在 该 凸 透 镜 主 轴 上 距 离 凸 透 镜 12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 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
参考答案:在原来 光屏一侧透过凸透 镜直接观察烛焰, 可以看到比烛焰位 置远的正立、放大 的烛焰的虚像。
4.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 镜30 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 像与像距的变化为( )B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 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 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
f 焦距
虚焦点 F
f 焦距
了解
凸透镜:f越长,对光会聚越弱 f越短,对光会聚越强(表面越凸)
凹透镜:f越短,对光发散越强
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F
1、 通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 焦点。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的折
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② u=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u=v)
③ f<u<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u<v)
④ u=f 不成像
⑤ u<f 成正立放大虚像(u<v)
归纳
① u=f 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② u=2f 是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 ③ 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变小不一定是缩小,成虚像物远像远像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