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探伤工艺标准
目录
1适用范围 (44)
2编制依据 (44)
3对探伤人员的要求 (44)
4检验程序 (44)
5焊缝外观检查 (45)
6检查比例和合格级别 (45)
7划线标号及钢印标记 (45)
8透照方式 (46)
9像质计及放置位置 (47)
10布片定位 (47)
11标志 (47)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我公司在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装中的射线探伤工序。
2 编制依据
本工艺依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和劳动人事部[1007]276号文颁发的《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及JB/T4730.1~4730.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等标准法规编写而成。
3 对探伤人员的要求
3.1从事射线探伤人员,必须持有省级或市级劳动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评片和签发应由Ⅱ级人员进行。
3.2 RT人员在实施透照检验前,必须了解有关监察规程条例,标准和技术文件,明确探伤要求和探伤范围,并熟悉被检部位的规格、材质、品种、类别及其安装工艺和焊接工艺。
3.3按工艺规定要求进行射线透照、暗室处理和底片评定,加强工作责任心,确保工作质量。
4 检验程序
4.1锅炉安装所需探伤的管子(¢159~¢32)对接焊缝须经焊接检验员检验合格后,由焊接检验员开出探伤委托书,随安装工艺流转卡一起送交探伤室。
4.2每台锅炉安装的管子对接焊缝的底片均须有初评、复评程序。
4.3需要返修的焊缝,由评片员开出返修通知单,按下列程序传递:一次、二次返修:
探伤人员-焊接检验员-焊接责任人-焊工-焊接检验员-相片-评片-交质检科归档。
三次返修:
探伤人员-焊接检验员-焊接责任人-质保工程师-焊工-焊接检验员-相片-评片-交质检科归档。
4.4探伤合格后,由评片员开出合格通知单,经责任人签字后,交出报告。
5 焊缝外观检查
5.1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规定,焊缝高度不低于母材表面,焊缝与母材应平滑过渡。
5.2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无裂纹、气孔、弧坑和灰渣,否则应在探伤前加以修正。
6 检查比例和合格级别
6.1管子对接焊缝,外径大于159mm,100%RT,合格级别Ⅱ级。
6.2工作压力≥0.1MPa但小于3.8MPa的管子,其外径≤159mm时应至少抽查接头数的10%。
6.3对于额定蒸发量≤6t/h,且额定蒸气压力≤1.6MPa的锅炉,锅炉给水管道可不进行射线或超声波探伤,外径≤108mm的锅炉蒸汽管道可不进行射线或超声波探伤(采用无直段弯头的除外)。
6.4受压管道和管子对接接头做探伤抽查时,如发现有不合格的缺陷,应做抽查数量的双倍数目的补充探伤检查,如补充检查仍不合格,应对该焊工焊接的全部对接接头做探伤检查。
外径≤159mm,管子环缝25%RT,合格级别Ⅱ级。
7 划线、编号及钢印标记
7.1用记号笔划出被检焊缝所有透照部位的中心线,管子环缝均由中心线,按
顺时针方向由小到大,编号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7.2返修标记用R
1R
2
表示一次返修和二次返修。
7.3增拍片应在焊缝编号后标明“Z”符号。
7.4对所有摄片部位均应打钢印(碳钢)或用电笔(不锈钢)在摄片示意图记录表的有关栏目内予以注明,并与实物、X光底片相同,保证追踪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8 透照方式
8.1在可以实施的情况下应选用单壁透照方式,在单壁透照不能实施时才允许双壁透照方式。
透照时射线束中心宜垂直指向透照区中心,需要时也可选用有利于发现缺陷的方向透照。
一次透照长度应以透照厚度比K进行控制。
8.2外径大于89mm的对接管子对接焊缝采用双壁单投影分段透照。
胶片贴透度计应附以“F”标志。
8.3外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钢管对接焊缝,采用双壁双投影法,当同时满足下列两条件时,应采用倾斜透照方式椭园成像:
a)T(壁厚)≤8mm;
b)g(焊缝宽度)≤D0∕4。
椭园成像时,应控制影像的开口宽度(上下焊缝投影最大间距)在一倍焊缝宽度左右。
椭园成像有困难时可采用垂直透照方式重叠成像。
8.4小管径环向对接焊接头100%检测的透照次数:采用倾斜透照椭园成像时,当T∕D0≤0.12时,相隔90°透照2次;当T/D0>0.12时,相隔120°或60°透照3次;垂直透照重叠成像时,一般应相隔120°或60°透照3次。
由于结构原因不能进行多次透照时,可采用椭园成像或重叠成像方式透照1次。
鉴于透照
一次不能实现焊缝全长的100%检测,此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扩大缺陷可检出范围,并保证底片评定范围内黑度和灵敏度满足要求。
9 象质计及放置位置
9.1外径大于89mm的钢管,其焊缝透照采用标准规定的R10系列象质计。
9.2小管径焊缝可选用通用线型像质计或JB/T4730-2005标准的附录F(规范性附录)规定的专用(等径金属丝)像质计,金属丝应横跨焊缝放置。
10 布片定位
管子双壁单透法的布片从顺时针布起,二片中心为摄片有效长度∠3。
布片划线时,须按100%探伤要求进行。
11 标志
11.1底片上的探伤编号、片号等标志应与实际探伤工作相符,中心标记与实际摄片中心必须重合,并能保证重复摄片的准确性。
11.2所有探伤部位的摄片中心均应打出钢印或作出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