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射线检验操作规程汇总

射线检验操作规程汇总

射线检验操作规程1.0目的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就是指导射线检验人员正确的进行检验工作,规则中包括射线检测设备和器材及射线的技术参数选定、现场检验步骤、射线安全防护、暗室cv处理以及最终的底片评定等内容。

2.0 射线检验范围射线检验法适用于金属材料(如焊接件、铸、锻件)、非金属材料及组合件等内部质量的检验。

本规程规定2-100mm母材厚度钢熔化对接接头焊缝的X射线和γ射线照相方法。

3.0 人员资格从事射线检验的人员应持有ABS、中国船检、DNV或其他机构颁发的射线检验二级资格有效证书。

4.0 管理职责4.1 设备管理责任为了正确使用和充分发挥仪器的功能,顺利完成射线检验工作,设备应有专人管理负责,设备的进出有登记,领取设备,必须有管理人员签字,同时还要有安全员签字。

设备在运输及现场运作过程中,应有工作主管负责。

设备发生事故,应填写在运转记录中,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4.2 射线现场作业管理者职责现场从事射线作业的人员,由主管负责统一指挥,其对安全、工作质量负责。

4.3 暗室的管理职责暗室操作人员应严格按自动洗片机操作规程操作,随时注意自动洗片机的运转情况,严格调试控制显、定影温度和烘干温度,检查显、定影的补充情况,以及辊子运转情况是否良好,发现异常应随时停机检查处理。

手工冲片装置等应精心使用和保管显、定影的化学药品,按规定必须要有质量合格证明,应按规定的比例和顺序配制显、定影液。

胶片不应大量存放暗室,应随用随领,以防变质。

暗室红灯应调整适当的亮速,以防底片产生附加灰雾度。

4.4 评片职责具有II级及以上资格的检验人员才能评片,评片人应在了解射线照相操作人员所提供的实际操作情况及参考图纸和原始记录的基础上,进行底片评定,然后签发射线报告,评片人员应对评定的底片和报告负有责任。

评片报告、档案资料应按年、月,按一定的编排顺序装订成册归入档案,由专人进行管理,一般底片和档案资料报告等技术文件存期为5年,压力容器方面的底片和技术文件资料为7年。

5.0 工艺规程5.1 射线检验设备和器材5.1.1 X射线机可选用X射线机表1所示表1注:按用途划分:①定向X射线机:其机头产生的X射线发射方向为40°左右的圆锥筒,一般用于定向单张摄片。

②周向X射线机:这种X射线机产生的X射线束是360°方向辐射,主要用于大口径管子和容器环形焊缝摄片。

5.1.2γ射线机根据我们单位生产情况,选用的是Ir192γ射线,如表2所示(包括常用的特性参数)。

表25.1.3阶梯标准黑度片及黑度计黑度计用于检测底片评定区的黑度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一种仪器。

黑度计必须经过鉴定,日常工作中也应用标准黑度片来进行校正。

阶梯标准黑度片应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5.1.4剂量仪用于测量工作场所的辐射剂量,保证人身安全。

5.1.5胶片一般采用的胶片有以下几种。

表3所示表35.1.6增感屏增感屏分为三种:金属增感屏、荧光增感屏及荧光金属增感屏。

应根据采用的胶片类型、工件厚度、材料、射线源的能量及像质要求等因素选用不同的增感屏。

一般标准中规定不允许使用荧光增感屏。

所以我们推荐使用铅箔增感屏,铅箔屏的厚度应随射线能量的升高而增加。

如表4所示表45.1.7金属丝型像质计像质计是用来检查和评价射线底片影像质量的工具。

又称为图像质量指示器、像质指示器、透度计。

金属丝型像质计按金属丝型直径变化规律,分成等差系列的像质计和等比系列像质计.国内常用等比系列的像质计,目前国内采用按16种不同金属丝直径分成三组编号:a.G B规定的系列像质计,如表5所示金属丝像质计的线号与线径mm 表5b.AWS D1.1和ASME标准中规定的金属丝像质计如表6所示:线型像质计尺寸表65.1.8标记物品检验中必备的标记:铅字、油性笔、标尺等。

5.2射线检验参数5.2.1主要参数射线检验的主要参数有焦距、射线能量和曝光量、照相灵敏度、底片黑度。

I.焦距从射线源至胶片的距离称为焦距。

焦距对影像的不清晰度有很大的影响。

当射线源焦点的尺寸及工件厚度一定时,焦距越大,则几何不清晰度越小,影像的清晰度越好。

根据工件射线检验要求的质量等级,对几何不清晰度有具体规定。

如ASME标准中规定如表7所示意Ug的最大值表7级Ug小于等于0.2mm,乙级Ug小于等于0.4mm(T≤50mm),因此在实际检验时,应按规定求出最小焦距。

其关系式如下:F=b(1+d/Ug) 如图1所示:图1II.射线穿透力对于X射线来说,穿透力取决于管电压。

管电压越高则射线的质越硬,在试件中的衰减系数越小时,穿透厚度就越大,X射线的管电压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因此用X射线对试件照相,射线能量有多种选择。

而对γ射线来说,穿透力取决于放射源种类,而对于γ射发出的能量不可改变,而且高能量射线,透照薄工件时会出现灵敏度下降的情况,X射线也存在过高能量对照相灵敏度有不利影响,所以除了穿透力还要考虑灵敏度。

在满足透照条件下尽量选择较低的能量,长一些时间以获取更佳的对比度和灵敏度。

而γ射线的能量对某一种γ源(Ir192)来说是一个固定能量,要想达到相对好一些的对比度和灵敏度,可以用别的选择方法进行补偿,如可通过选择较细颗粒度的胶片来加以改善等措施。

表8列出了X、γ射线透照厚度最佳数据表8III.曝光量射线在时间t内的照射量为曝光量。

为了使射线底片达到标准规定的黑度范围,必须选择合适的曝光量。

X射线检验中,曝光量E的计算如下:E=i•t i--X射线管电流(毫安)t--曝光时间(分)γ射线检验中,曝光量可定义为:Z=A•t A--射线源放射性活度(居里)由于放射性活度是随着放射源的衰变不断的减小,无法进行人工控制,只能通过改变曝光时间t来满足曝光量的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X光照像是根据工件的材质与厚度来选取射线的能量、曝光量以及焦距等工艺参数,一般是通过查曝光曲线来确定的。

曝光曲线是表示工件(材质、厚度)与工艺规范(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焦距、暗室处理条件等)之间相关的关系曲线,但通常只选择工件厚度、管电压和曝光量作为可变参数,其他条件必须相对固定。

曝光曲线必须通过试验制作,且每台X射线机的曝光曲线各不相同,不能通用。

IV.曝光曲线的制作曝光曲线是在机型、胶片、增感屏、暗室处理、焦距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进行制作,如:固定KV值,改变毫安分固定毫安分,改变KV值,透照由不同厚度组成的钢质阶梯试块,按照给定冲洗条件冲洗底片。

根据底片黑度画毫安分、KV和厚度三者之间关系曲线。

所使用的阶梯试块尺寸不能太小,其最小尺寸也应为阶梯厚度的5倍。

在实验中,阶梯试块的尺寸还应大于胶片尺寸,否则要四周适当遮盖好,以防散射线影响梯度片,在梯度片上测其黑度时应在一图2 阶梯试块a.制作D-T曲线(黑度--板厚曲线)采用较小曝光量,用不同管电压拍摄阶梯试块,获得第一组底片;再在用较大曝光量及不同管电压拍摄阶梯试块,获得第二组底片,用黑度计测定获得透照厚度与对应黑度的两组数据,填写在表9中。

曝光曲线制作数据表表9注:表9中按自动洗片机的条件进行的,如果是手洗的情况,表中还相应的添上显、定影温度和时间等。

例如:一、设备:250EGS2 X射线机二、选择两组曝光条件1.较小曝光量E=2mA•min(5mAX0.4min)①150KV②170KV③190KV④210KV⑤230KV2.较大曝光量E=50mA•min(5mA X 10min)①150KV②170KV③190KV④210KV⑤230KV三、胶片FJ100#四、焦距选择F=600mm五、灵敏度确定按阶梯试块厚度确定六、测定各组某厚度相对应的黑度值按以上条件试验出的数据填在表9中,并根据表9中的数据制作D-T曲线,如图3所示:(只列出了150KV、170KV曝光曲线,其他KV值步骤一样)b.制作E-T曲线(曝光量--板厚关系曲线)选定--基准黑度如D=2.0从图3的两张D-T曲线图中分别查出某一管电压下对应于该2.0黑度下的透照厚度值.在Z-T图上标出两点,并以直线连接即得该管电压的曝光曲线,以此类推,如图4所示:,可按照焦距平方反比的定律将曝光曲线上查得的曝光量进行折算,折算公式如下:E1 E2=F12 F22E1--曝光曲线上查得的曝光量F1--制作曝光曲线时的焦距E2--选用F2焦距时的曝光量F2--实际检验中的焦距Ⅴ.照相灵敏度评价射线照相最重要的指标是射线照相灵敏度.它是指在射线底片上可以观察到的最小缺陷尺寸(或最细透度丝直径).灵敏度有绝对和相对之分,在射线照相底片上所能发现的沿射线穿透方向上的最小缺陷尺寸称为绝对灵敏度而最小缺陷尺寸与射线透照厚度的百分比称为相对灵敏度.相对灵敏度的表示法:dK= X 100%tK--相对灵敏度d--底片上所发现的最细金属丝直径mmt--工件被检部位的透照厚度mmⅥ.底片黑度D黑度D是照射光强与穿透底片的透照光强之比的常用对数值,即:L0D = LgLL0--照射光强L--透照光强黑度是射线照射影像质量的基础,即使底片显示的像质剂灵敏度很高,但黑度不够或过高也有难于检出的缺陷,所以黑度对底片影响很大,一般标准对黑度都有规定。

一般情况下黑度的接受范围如表10所示:表105.3射线的透照技术5.3.1单壁单影法一般应使射线束中心轴垂直于焊缝表面,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单壁透照技术如图5所示:射线方向图5 对接焊缝透照示意图5.3.1.1平板对接焊缝5.3.2双壁单影法管形对接焊缝在不能进行单壁透照的情况下,才使用这种方法。

外径D≤89mm的管,一般采用双壁双影法透照。

这种影像在底片大,缺陷影像变大。

偏心距太小又会使源侧焊缝与片侧焊缝重合,而不易分开。

所以偏心距要适当。

另外若T/D≤0.12,可相隔90º作两次透照,若T/D>0.12,宜相隔60º作三次透照。

但一定满足底片黑度,否则透照次数要更多。

T—管壁厚度mmD—管外径mm5.3.4双胶片技术对厚度差较大的工件,可以采用在一个暗袋里放两张胶片,同时透照的双胶片技术。

暗袋里放置的两张胶片一般应选用感光度不同的两种胶片,其中感光较大的胶片使用于透照厚度较大部位的观察评定,而感光度较小的胶片适用于透照厚度较小部位观察评定,另外一种观片方法是对黑度较小部位,将双片重达观察评定,对黑度较大部位,用单片观察评定。

5.4像质计(透度计)的摆放每张射线照片应清晰显示出线型像质计的图象,(除圆周曝光外)象质计的最少数量及位置满足要求。

5.4.1如果是单张片,焊缝长度等于或大于255mm的时候,线型像质计的摆放位置如图9所示:图10 射线透照有效长度小于255mm时透度计放置位置5.5底片标记底片上应有必要的标记,如号码、字母以便认别,标记内容如图11所示:①工程名称②节点号③片子号④曝光日期⑤板厚⑥焊工号⑦透度计⑧透照有效范围5.5.1识别标记和位置的放置应距焊缝10mm,所有标记必须清晰地反映在曝光的底片上,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遮盖受检区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