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小麦品质方法策略

提高小麦品质方法策略

浅谈提高小麦品质方法策略
如何能提高小麦的品质使其比现在产量更高?要想获得高品质、优质的小麦,除了要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外,栽培方面的技术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下面笔者就对有关小麦生长期的施肥、灌溉和播种期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

一、施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1.氮肥是小麦粒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影响肥料,在众多影响小麦品质的因素中,氮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最为活跃。

在一定范围内,氮肥的施肥量和施肥时期直接影响到了小麦蛋白质的含量以及组分等指标。

如果施氮肥量比较适当,那么小麦蛋白质的含量会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如果施氮量过多,则会起到反作用,小麦中蛋白质的含量会呈下降趋势。

所以,要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土壤特点以及栽培措施来确定施氮量的多少。

另外,施氮时期也对小麦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施氮时期比较晚,则可以提高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这主要是因为如果后期施肥,小麦的植株有更强的吸收能力,所吸收的氮肥可以更快速地被运输到粒子中去合成蛋白质。

2.磷肥可以使小麦显著增产,也可以相应地改善小麦的品质,但是一定要在当地土壤含磷较低或已经施用了大量氮肥的情况下使用。

对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小麦品种,在施用了充足氮肥的基础上,如果还能配合施用适量的磷肥,那么小麦品种会更好;反之,对于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的品种而言,应在施用了适量氮肥的基础
上,配合施用充足的磷肥,必须是充足的量才能保证小麦品质的提升。

3.有机肥——不可忽视的肥料
在土地基础肥力不高或较差的时候,施用有机肥料可以很好地提高小麦的品质,对于提高小麦蛋白质和干面筋含量有直接明显的效果。

对提高小麦品质而言,施用一定量的有机肥料可以使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显著提高,但相比使用氮肥和磷肥的效果,略显逊色。

4.钾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对于增加小麦产量和改善小麦品质而言,钾肥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施用钾肥可明显增加小麦的产量并可提高小麦籽粒的品质,另外对于小麦的粗蛋白和湿面筋含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可增强对韧性的要求,诸如面包强筋的改善。

5.三元配合施用
既然氮肥、磷肥和钾肥对提高小麦品质都有很明显的作用,如果三者同时施用,效果会如何?这三元的配合施用,对提高小麦品质将有明显的改善和促进作用。

且三元配合施用的效果会优于其中任何两元的效果,同理,两元的配合施用效果比施用单一肥料的效果要好。

我们要根据当地土壤肥力及特性,来确定氮磷钾肥的最佳配比和使用量。

另外,还要结合不同的小麦品种和不同土壤及气候所带来的影响,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情况,最终确定相应的配比及用量。

二、土壤含水量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在小麦生长发育期间,对土壤水分的要求很高。

当然,这其中既包括自然降水,也包含了人工灌溉。

土壤水分丰富,小麦的品质就相应的偏高,也就是说水分可以增加小麦蛋白质的含量;反之,土壤水分不足,天旱少雨,人工灌溉时机不正确,就会降低小麦蛋白质的含量。

一般来讲,施肥和灌溉比较晚,则有利于小麦品质的提高,特别是孕穗期更为重要,也就是说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土壤水分呈反比例关系。

但需要注意的是,灌溉和施肥的时期不能太晚,否则同样不利于小麦生产及品质改善。

三、播种时期和播种量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播种时期对产量的影响远远大于播种时期对品质的影响。

一般来讲,播种时期比较早的,也就是早播和中播,相应的产量就比晚播的产量要高很多,特别是早播,要比晚播产量相差在200kg/亩以上,所以播种时期一定要把握准确,赶早不赶晚。

播种量对小麦品质也有较大的影响。

一般每亩的播种量控制在7.5kg以下时,随着播种量的增加,产量也会逐渐提高。

但如果播种密度较大或过低,小麦的品质都会受到影响,因为我们在播种的同时还要考虑小麦群体结构所带来的诸如光合作用、通风等影响。

所以,要想获得高产量的小麦种植,就必须要合理密度种植。

四、栽培技术要点
1.合理调配施肥
(1)小麦的有机肥不可忽视,增加有机肥,可提高土地肥力,改善土地结构。

一般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用量控制在400kg左右。

(2)三元施肥中,氮磷钾三者的总量供应、比例和施肥阶段,是控制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

高产田的氮磷钾配比一般为1:0.4~0.5:0.5~0.7:0.7,真正做到“控氮、稳磷、增钾”。

并根据土壤养分,适当补充硅、钙、锌、硼、锰等中微量元素;中产田氮磷钾的配比可参照1:0.5:0.3~0.4,并根据当地土壤状况补充微量元素;低产田氮磷的配比可为1:1.
(3)要想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实现小麦双重品质的提高,就必须注意适当的晚施氮肥,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氮肥后期技术。

2.把握播种时期。

当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4度到18度时,为小麦的最佳播种期。

3.合理密植小麦,合理播种量。

4.结合自然降雨,合理灌溉小麦。

与氮肥后施技术同理,适当晚灌溉有利于提高小麦品质。

5.有必要的时候,必须结合化学调控来增加小麦的品质。

化学调控的成本低、效果明显。

后期在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和尿素,都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手段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