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道岔铺设随着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顺利实施,我国铁路加快现代化、大力扩能增效,积极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2008年4月18日,合宁铁路正式通车,我国随之进入了“高铁时代”。
迫于铁路运输对道岔的通过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道岔的应用迅速朝着高速、大号码方向发展。
道岔作为铁路线路的关键设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限制列车运行速度的薄弱环节。
高速铁路道岔作为客运专线的关键设备,其铺设对于客运专线车辆的通过性能将有积极作用。
高速铁路对道岔的铺设精度要求很高,技术标准非常严格,铺设难度大,传统的普通道岔及现有提速道岔的施工方法不适应高速道岔的铺设。
合宁线高速道岔的铺设,在国内尚属首次,其经验值得总结。
本文通过介绍合宁铁路铺设引进法国Vossloh Cogifer技术设计的250km/h客运专线铁路6ok m钢轨18号高速单开道岔有碴),探讨高速铁路道岔的铺设方法。
1、高速道岔的主要技术特点(1)本道岔适用于跨区间无缝线路,尖轨跟端不设置限位装置。
(2)尖轨为弹性可弯尖轨、相离半切线型,尖端为藏尖式。
(3)可动心轨辙叉采用高锰钢整铸翼轨,短心轨后端为滑动端。
(4)尖轨设四个牵引点,心轨设两个,均采用一机多点装置。
电务转换采用一机多点,后面的牵引点主要通过拉连杆、可调连杆、方杆和支撑等部件牵引。
(5)可动心轨辙叉侧线设置护轨,护轨为分开式,采用UIC33槽型钢制造,护轨高出基本轨顶面12mm,护轨基本轨内侧采用弹性扣压。
(6)垫板采用偏心绝缘套实现一4~+4mm的轨距调节功能,扣件采用SKL系列扣件,不设置轨距块,所有垫板下均垫4mm绝缘垫片。
(7)电务转换装置分右开道岔直股设计和侧股设计、左开道岔直股设计和侧股设计,用于安装电务转换设备处的岔枕为特殊断面岔枕。
(8)道岔区钢轨设置1:40的轨底坡或轨顶坡,转辙器和可动心轨辙叉的台板表面设置减摩涂层,摇篮的滑动基面设置减摩涂层。
(9)道岔岔枕分左右开,岔枕全部垂直于道岔直股。
2、高速道岔铺设方案依据国内外道岔施工情况和轨道施工对道岔施工影响程度,道岔铺设的方案主要有:原位组装换铺法、现场预铺插入法、工厂组装现场铺设法。
由于第三种铺设方案对运输及吊装设备等各方面比较苛刻,本文主要介绍前两种铺设方法。
2.1 原位组装换铺法原位组装换铺法是指在岔区先摊铺道碴,整好道床,铺设临时轨道与线路衔接,待道床稳定及前后长轨锁定后,拆除临时过渡轨排,摊平、碾压道碴,在道床密实度和表面平整度达到规定要求后,在原位搭设组装平台,用轨道吊或轮胎式龙门吊进行道岔卸车和组装。
道岔现场组装完成后,调试道岔各处几何尺寸达标,再进行道岔内部焊接,利用顶升设备将道岔顶起,撤除组装平台,补充道碴进行整道,落下道岔检查并精调道岔,使道岔各处几何尺寸均达到要求,最后进行道岔与两端长轨之间的锁定焊接,完成有碴道岔的铺设。
2.2 现场预铺插入法现场预铺插入法与原位组装换铺法一样,需铺设临时轨道与线路衔接。
在道岔铺设施工前,在岔区一侧或附近搭设高速道岔预铺平台,利用轨道吊配合卸料和组装道岔,检查道岔各处几何尺寸达标后,进行道岔内部焊接,拆除临时轨排,摊平道碴,利用滑轨和滚筒将道岔滑入岔区,补充道碴进行整道。
后续工作与原位组装换铺法基本一致。
3铺设施工正线铺轨至道岔位置时,在岔位处铺设临时轨排过渡。
高速道岔对道床的要求比较严格,临时轨排铺设前应对岔区内的道碴进行逐层铺设。
一般道碴厚度要求300mm以上,分三到四次进行逐层摊铺,每一层道碴摊铺好之后用震动夯实机夯实,道碴密度必须超过1.7g /cm ,道碴面的平整度偏差不得大于1Omm/3m。
3.1 原位组装换铺法原位组装换铺法的铺设过程为:测量放线一岔区两侧线路应力放散一拆除临时轨排一整平道床、夯实一搭设道岔组装平台一道岔原位组装一道岔粗调整一道岔内部焊接一拆除道岔平台一上道碴一整理道床一拆除油顶一落下道岔一精调道岔一转换系统安装调试一工电联调一道岔养护一道岔与两端线路锁定。
3.1.1 测量放线测量出道岔的岔首、岔心和岔尾中心三个关键桩位,预埋岔位桩。
3.1.2 拆除临时轨排。
整平道床、夯实待道床稳定及前后长轨锁定后,拆除临时过渡的轨排,摊平、碾压道碴,使道碴的密实度和平整度达到要求,并且控制好道碴面的标高低于设计道碴面约100mm。
然后在岔区道床上搭设组装平台,先在每根岔枕下摆放一块厚度50mm的矩形方木在道床上,然后在方木上摆放支撑岔枕的中空方形钢(50mmx5Omm)(图1),长度为5~7m,在方钢上按顺序做出岔枕摆放位置标记。
3.1.3 道岔组装利用16t轨道吊或MLB12.5型变跨可转向轮胎式龙门吊吊装轨枕至平台上组装道岔,铺设次序为可动心轨辙叉,导曲线钢轨,尖轨及基本轨。
首先把可动心轨理论中心调整到事先标定的位置,调整基本轨及尖轨位置,确保尖轨尖端和可动心轨理论中心之间的距离。
组装步骤:(1)按文献摆放岔枕,调整岔枕面高低及岔枕间距,然后按岔枕螺孔粗调岔枕纵向位置,将绝缘垫片、垫板及橡胶垫层摆放于岔枕上,并将岔枕螺栓入扣。
(2)摆放可动心轨整铸翼轨辙又及中间导轨,紧固岔枕螺栓,把可动心轨理论中心调整到测量标定的位置,安装弹性夹及SKL扣件。
(3)吊装直上股钢轨及曲线尖轨①检查尖轨轨底与滑床台表面的间隙:尖轨轨底应与滑床台表面接触,牵引点前后各一块滑床板与轨底的间隙应≤0.5mm,其余滑床台与轨底的间隙≤lmm,并不允许连续出现间隙,若有超差点,调节岔枕高低使其达标。
②检测直上股轨的水平及直线度,10m弦量≤lmm,若有超差点,应同时配合调整岔枕及垫板使其达标。
(4)定位岔枕及垫板位置,岔枕及垫板位置偏差≤3mm,用扭矩扳手紧固直上股钢轨垫板的岔枕螺栓,安装SKL扣件及弹性夹。
(5)安装曲下股钢轨及直线尖轨安装曲下股钢轨及直线尖轨的方法及技术要求可以参照安装直上股钢轨及曲线尖轨,保证尖轨尖端到心轨实际尖端的距离53323~10mm。
(6)方正道岔①用大直角尺检查道岔的方正,偏差应≤5mm;将支距尺搭在直基本轨上,用卷尺测量直、曲基本轨露头的尺寸。
②根据文献给定的框架尺寸进行调整。
(7)在曲下股钢轨上作出岔枕位置的标记,按同样的方法及技术要求调整岔枕及垫板,紧固岔枕螺栓,安装弹性夹及SKL扣件。
3.1.4 道岔粗调道岔组装完成后,粗调道岔水平、方向和道岔支距、间隔,再次检测直股钢轨的直线度及水平,使其达到技术标准要求。
然后以直股为基准调试轨距,转辙器部分轨距偏差调整至≤0.5mm,其余部分轨距偏差调整至≤1mm。
再调整转辙器部分密贴(尖轨与滑床台板),无空掉板。
调试好转辙器部分的轨距、密贴及无空掉板后,根据文献调整尖轨与基本轨沿顶铁中心线的距离,将尖轨拨至与基本轨密贴,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安装顶铁f顶铁与尖轨轨腰的间隙应≤0.5mm,不合适的顶铁进行磨配组装)。
调整可动心轨整铸翼轨辙叉部分密贴,处理空掉板。
最后组装滚轮,使所有带滚轮的滑床板,尖轨轨底和滚轮之间间隙为2mm,如图2。
上述各处调试完成后,安装紧固滑床板挡肩、VCC挡肩及可动心轨整铸翼轨辙又部分的扣板,保证挡肩与滑床板、VCC底板端头、扣板与整铸翼轨及其下垫板端头均没有间隙,使挡肩及扣板发挥轨距保持的作用。
3.1.5 道岔内部焊接(1)道岔焊接的技术要求①道岔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轨向和水平、轨面高程基本达标。
②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焊接道岔两端与无缝线路长轨,准确记录实际锁定轨温。
锁定轨温不大于30℃,相邻两段单元轨节锁定轨温之差不大于5℃。
(2)道岔焊接顺序(图3)3.1.6 拆除道岔平台道岔组装并经过粗调之后,在道岔两边各放置10台液压油缸将道岔整体顶升,实现同起同落,单个油缸可以进行个别调整,使道岔顶升之后处于同一平面。
然后拆除道岔下面的方木、方钢,使道岔整体架空。
3.1.7 上碴整道道岔整体顶升架空后,补充道碴,在剩余约20mm预留起道量时,先液压油缸将整组道岔同起,利用捣固棒软捣养护,然后用液压道岔捣固机进行养护,使道岔的方向、水平、高低达到要求。
3.1.8 精调道岔采用轨道检查仪检测道岔轨距、水平、方向、高低等技术参数,根据检测反馈数值逐点对道岔轨距、水平、方向、高低等进行微调定位。
3.1.9 道岔转换系统的安装调试本道岔转换牵引方式采用一机多点式,通过安装在岔枕上的曲柄连杆传递其余各点所需的转换力,并由安装在各处的检测设备所反馈的信号来确定尖轨及可动心轨的正确位置。
转换系统安装主要包括:MCEM91转辙机、VCC锁闭检查器、VPM锁闭检查器、paulve密贴检查器、曲柄连杆、保护装置、撑板及各种连接件。
转换系统安装完成并按技术要求进行调整,然后接通各部电源,驱动转辙机并测量心轨密贴,确保各参数在检测标准要求范围之内。
3.1.10 工电联调整组道岔组装、调整完毕之后,安装尖轨和可动心轨电务转辙机构,进行各项密贴和行程指标检查、调试。
3.1.11 道岔养护及与两端线路锁定3.2 现场预铺插入法现场预铺插入法的铺设过程为:测量放线一岔区两侧线路应力放散一搭设预铺组装平台一轨道吊在预拼岔位处卸岔料一在组装平台上组装道岔一道岔粗调一道岔内部焊接一拆除临时过渡短排一摊平、碾压道碴一滑移道岔一上碴整道一精调道岔一转换设备安装与调试一道岔整理一道岔与两端线路的锁定。
现场预铺插入法的作业流程和方法与原位组装换铺法大致相同,主要不同点在于现场预铺插入法需要在道岔位置一侧或者附近搭设预铺组装平台,组装完成后将道岔滑移至准确的道岔位置:(1)在道岔轨下安装滑车,使滑车落于滑道上,滑移之前使用木楔子掩住滑车防止溜滑,道岔首尾及中部拴好牵引绳。
缓慢均匀拉动牵引绳,并通过人工拨移使道岔平稳就位。
(2)如预铺道岔需纵移,一般先横移后纵移,横向将道岔滑移至设计线路中心,在新道床上铺设两根纵向滑轨,道岔横移到位后,撤去横向滑轨,使道岔落在纵向滑轨上,垫上滑动台车纵移到准确位置。
(3)检查道岔首尾钢轨拖拉情况,确认准确无误后,起岔撤出滑车及滑轨,落道就位,与既有线路连接。
4 小结与体会4.1 铺设小结合宁铁路铺设的49组引进法国Vossloh Cogifer技术设计的250km/h客运专线铁路60k~m钢轨1 8号高速单开道岔,其中43组采用原位组装换铺法施工、6组采用现场预铺插入法施工完成。
2008年4月18日合宁铁路通车显示,全部高速道岔的性能良好,此次高速道岔铺设的施工方法是可行的。
4.2 铺设体会(1)高速道岔的设计生产及铺设费用较高,今后养护维修费用同样增高,因此车站内高速道岔的使用位置、数量应通过运输部门根据运输组织及运能需要等综合研究,为高速铁路车站布置道岔时提供参考。
(2)在多组道岔的铺设和调试中发现,道岔各部顶铁的设计生产尺寸及安装存在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