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一输入输出接口实验

实验一输入输出接口实验

实验一输入、输出接口实验一、实验要求1、P1 口做输出口,接八只发光二极管。

2、P3.0,P3.1 作输入口接两个拨动开关3.要求若P3.0单独闭合,则LED灯从L7-L0循环闪烁,每次亮一个,若P3.1单独闭合,则led灯从L0-L7闪烁,每次亮一个。

若P3.0 P3.1同时闭合,则所有灯一起闪烁,闪烁间隔为1S。

若P3.0 P3.1全部断开,则所有灯全不亮。

4、将闪烁间隔修改为30MS,观察现象。

二、实验目的1、学习 I/0 口的使用方法。

2、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三、实验设备1、IPC-610研华工控机一台,2、伟福LAB2000P教学实验系统。

四、实验电路及连线五、实验说明1、P1口是准双向口。

它作为输出口时与一般的双向口使用方法相同。

由准双向口结构可知当 P1口用为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它置1。

若不先对它置1,读入的数据是不正确的。

2、8051 延时子程序的延时计算问题,对于程序Delay:MOV R6,#0HMOV R7,#0HDelayLoop:DJNZ R6,DelayLoopDJNZ R7,DelayLoopRET查指令表可知 MOV,DJNZ 指令均需用两个机器周期,在 6MHz 晶振时,一个机器周期时间长度为12/6MHZ,所以该段程序执行时间为:((256×2+2)×256+4)×2=263176六、实验报告1、解释为什么P1端口作为输入口时,需先对它置1,才能读取正确的外部输入数据?2、画出完整的实验电路原理图2、整理实验程序连线 连接孔 1 连接孔 2 1 P1.0 L0 2 P1.1 L1 3 P1.2 L2 4 P1.3L3 5 单脉冲输出 T0实验二 外中断及定时、计数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外部中断的运用方法,本实验中采用边沿触发模式。

2、学习 8051 内部 T0 T1 定时/计数器使用方法。

3、掌握中断处理程序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1、用单次脉冲申请外中断INTO ,采用边沿触发模式,在外中断处理程序中对输出信号灯LED6(P3.1控制)进行反转(采用CPL 指令)2、8031 内部定时计数器 T0,按计数器模式和方式2工作,对 P3.4(T0)引脚进行计数。

将其数值按二进制数在 P1 口驱动 LED 灯上(L0,L1,L2,L3)显示出来。

3、用 T1作定时器中断方式计时,实现每一秒钟LED7(L7)(P3.0控制)灯闪烁一次 三、实验设备1、IPC-610研华工控机一台。

2、伟福LAB2000P 教学实验系统。

四、实验电路及连线注意: 本实验中,“单次脉冲”同时作为计数脉冲输入T0引脚,同时也引到引脚INTO 申请外部中断,本实验中将要求同时开放外部中断INTO 和T1的定时中断这两个中断。

五、实验说明1、关于内部计数器的编程主要是定时常数的设置和有关控制寄存器的设置。

内部计数器在单片机中主要有定时器和计数器两个功能。

本实验T0使用的是计数器。

T1使用的是定时器。

2.本实验中内部T0起计数器的作用。

外部事件计数脉冲由 P3.4 引入定时器 T0。

单片机在每个机器周期采样一次输入波形,因此单片机至少需要两个机器周期才能 检测到一次跳变。

这就要求被采样电平至少维持一个完整的机器周期,以保证电平在变化之前即被采样。

同时这就决定了输入波形的频率不能超过机器周期频率。

3、定时器有关的寄存器有工作方式寄存器 TMOD 和控制寄存器 TCON 。

TMOD 用于设置定时器/计数器连线 连接孔 1 连接孔 2 1 P3.0 L7的工作方式 0-3,并确定用于定时还是用于计数。

TCON 主要功能是为定时器在溢出时设定标志位,并控制定时器的运行或停止等。

4、内部计数器用作定时器时,是对机器周期计数。

每个机器周期的长度是 12 个振荡器周期。

因为实验系统的晶振是 6MHZ,本程序工作于方式 2,即 8 位自动重装方式定时器, 定时器 100us 中断一次,所以定时常数的设置可按以下方法计算:机器周期=12÷6MHZ=2uS(256-定时常数)×2uS=100us定时常数=206. 然后对 100us 中断次数计数 10000 次,就是 1 秒钟.5、在例程的中断服务程序中,因为中断定时常数的设置对中断程序的运行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在置数前要先关对应的中断,置数完之后再打开相应的中断。

六、实验报告1、51单片机有几个外部中断,几个内部中断,其中断入口地址分别为多少?51单片机的外部中断有几种触发方式?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应如何处理?2、51单片机有几个计数器,最大记数值为多么,计数器和定时器的区别是什么?3、画出完整的实验电路原理图.4、整理实验程序实验三 定时、计数器实验一、实验要求8031 内部定时计数器 T0,按计数器模式和方式 1 工作,对 P3.4(T0)引脚进行计数。

将其数值按二进制数在 P1 口驱动 LED 灯上显示出来。

用 T1作定时器中断方式计时,实现每一秒钟LED (L7)灯闪烁一次 二、实验目的1、学习 8031 内部 T0 T1 定时/计数器使用方法。

2、进一步掌握中断处理程序的编程方法。

三、实验设备1、IPC-610研华工控机一台, 2、伟福LAB2000P 教学实验系统。

四、实验电路及连线五、实验说明1、关于内部计数器的编程主要是定时常数的设置和有关控制寄存器的设置。

内部计数器在单片机中主要有定时器和计数器两个功能。

本实验T0使用的是计数器。

T1使用的是定时器。

2.本实验中内部T0起计数器的作用。

外部事件计数脉冲由 P3.4 引入定时器 T0。

单片机在每个机器周期采样一次输入波形,因此单片机至少需要两个机器周期才能 检测到一次跳变。

这就要求被采样电平至少维持一个完整的机器周期,以保证电平 在变化之前即被采样。

同时这就决定了输入波形的频率不能超过机器周期频率。

3、定时器有关的寄存器有工作方式寄存器 TMOD 和控制寄存器 TCON 。

TMOD 用于设置定时器/计数 器的工作方式 0-3,并确定用于定时还是用于计数。

TCON 主要功能是为定时器在溢出时设定标志位,并控制定时器的运行或停止等。

4、内部计数器用作定时器时,是对机器周期计数。

每个机器周期的长度是 12 个振 荡器周期。

因为实验系统的晶振是 6MHZ ,本程序工作于方式 2,即 8 位自动重装方式定时器, 定时器 100us 中断一次,所以定时常数的设置可按以下方法计算:机器周期=12÷6MHZ=2uS(256-定时常数)×2uS=100us定时常数=206.然后对100us中断次数计数10000次,就是1秒钟.5、在例程的中断服务程序中,因为中断定时常数的设置对中断程序的运行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在置数前要先关对应的中断,置数完之后再打开相应的中断。

六、实验报告1、51单片机有几个计数器,最大记数值为多么,计数器和定时器的区别是什么?2、画出完整的实验电路原理图.3、整理实验程序实验四 A/D 转换实验一、实验要求利用实验板上的 ADC0809 做 A/D 转换器,实验板上的电位器提供模拟量输入,编制程序,将模拟量转换成二进制数字量,用 8051 的 P1 口输出到发光二极管显示。

二、实验目的1、掌握 A/D 转换与单片机的接口方法。

2、了解 A/D 芯片 ADC0809 转换性能及编程。

3、通过实验了解单片机如何进行数据采集。

三、实验设备1、IPC-610研华工控机一台,2、伟福LAB2000P教学实验系统。

四、实验电路及连线连线连接孔1连接孔21IN0电位器输出2AD_CS CS03EOC INT04P1.0L05P1.1L16P1.2L27P1.3L38P1.4L49P1.5L510P1.6L611 P1.7L 7五、实验说明A/D 转换器大致有三类:一是双积分 A/D 转换器,优点是精度高,抗干扰性好;价格便宜,但速度慢;二是逐次逼近 A/D 转换器,精度,速度,价格适中;三是并行 A/D 转换器,速度快,价格也昂贵。

实验用的 ADC0809 属第二类,是八位 A/D 转换器。

每采集一次一般需 100us。

本程序是用延时查询方式读入 A/D 转换结果,也可以用中断方式读入结果,在中断方式下,A/D 转换结束后会自动产生 EOC 信号,将其与 CPU 的外部中断相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试编程用中断方式读回 A/D 结果.五、实验报告1、画出完整的实验电路原理图2、ADC0809 芯片的相关技术参数有那些?2、整理实验程序输入电压读取数值实验五 工业PC 机数据采集实验一、实验要求利用工业PC 机对多功能数据采集卡PCL-818进行各项功能调试,重点测试AD 和DA 通道,并填写测试数据,察看所用调试程序的源代码结构。

二、实验目的1、掌握工业PC 机的结构特征。

2、掌握多功能数据采集卡的功能3、通过实验了解工业PC 机和数据采集卡如何进行数据采集控制。

三、实验设备1、IPC-610研华工控机一台, 2、PCL -818数据采集卡及接线端子板 3、万用表和示波器四、实验内容1、利用提供的调试程序调试PCL-818数据采集卡的A/D 通道,填写测试值,并用坐标绘出对应关系输出数值测量电压2、利用提供的调试程序调试PCL-818数据采集卡的D/A 通道,填写测试值, 并用坐标绘出对应关系五、实验报告1、观察实验中所用工业PC 机和个人PC 机在结构上有何不同和相同点?2、PCL -818数据采集卡的插卡接口是什么?有那些功能和各自的通道数目?AD 和DA 通道的精度为多少?3、在高级语言VB 中是如何对数据采集卡PCL -818进行控制的?实验系统介绍一、MCS51 单片机实验系统 LAB2000P 使用说明(一)系统的启动1、仿真开发系统集成调试软件的使用见 WAVE 仿真开发系统使用说明。

2、将配套的串行通讯电缆的一端与实验仪上的“仿真器串口” 9 芯 D 形插座相连,另一端与 PC 机的串行口相连。

3、将实验台的电源线与 220V 电源相连。

(实验结束后应拔下)4、打开实验台电源开关,红色电源指示灯亮。

仿真开发器初始化成功后,LED 会显示8051,表示仿真系统正常。

5、打开计算机电源,执行 WAVE 集成调试软件。

(二)注意事项1、无论是集成电路的插拔、通讯电缆的连接、跳线器的设置还是实验线路的连接,都应确保在断电情况下进行,否则可能造成对设备的损坏。

2、实验线路连接完成后,应仔细检查无误后再接通电源。

(三) MCS51单片机实验系统设置WAVE 集成调试环境应设置如下,在仿真器设置菜单中选择:仿真器型号:伟福 Lab2000P实验仪仿真头型号:MCS51实验(8031/32)在进行实验箱上的相关硬件实验时:去掉伟福软件模拟器的选项二、工业PC机数据采集实验使用说明1、接线端板上的连线要看清相关说明,防止发生电源短路,损坏计算机2、在IPC的调试软件中的相关参数不要随意修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