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县双凤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隆昌县双凤镇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八月目录第一章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 (1)第一节农用地 (1)第二节建设用地 (1)第三节其他土地 (1)第二章规划目标调整情况 (2)第一节耕地保有量调整 (2)第二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调整 (2)第三节建设用地总规模调整 (2)第四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调整 (2)第五节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规模调整 (2)第六节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2)第七节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指标 (3)第八节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指标 (3)第九节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模 (3)第十节园地面积调整 (3)第十一节林地面积调整 (3)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4)第一节农用地结构调整 (4)第二节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4)第三节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5)第四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6)第一节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6)第二节土地综合整治 (6)第五章建设用地规划 (7)第一节城镇和农村居民点控制 (7)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规划 (7)第三节土地用途分区 (8)第四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2)第六章生态保护用地规划 (14)第一节土地生态建设 (14)第二节环境保护 (15)附表 (17)附表1:双凤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17)附表2:双凤镇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情况表 (18)附表3:双凤镇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19)附表4:双凤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 (21)第一章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根据隆昌县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2014年双凤镇土地总面积5537.63公顷。
其中农用地4762.1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6.00%;建设用地749.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53%;其他土地25.9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7%。
第一节农用地在农用地中:耕地面积3741.17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78.56%;园地面积100.75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2.12%;林地面积141.04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2.96%;其他农用地面积779.2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6.36%。
第二节建设用地在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625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83.39%;交通水利用地面积123.84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6.52%;其他建设用地面积0.64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0.09%。
第三节其他土地在其他土地中:水域用地21.24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81.72%;自然保留地4.75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18.28%。
第二章规划目标调整情况按照隆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的相关要求,对双凤镇2020年土地利用主要指标作如下调整:第一节耕地保有量调整到2020年全镇耕地保有量目标由2861.9公顷调整为3671.51公顷,增加809.61公顷。
第二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调整到2020年全镇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由2472公顷调整为3139公顷,增加667公顷。
第三节建设用地总规模调整到2020年全镇建设用地总规模调整控制在756.14公顷以内,在2014年建设用地总规模749.48公顷的基础上新增6.66公顷。
第四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调整到2020年全镇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调整控制在628.66公顷以内,在2014年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625公顷的基础上新增3.66公顷。
第五节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规模调整到2020年全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控制在51.92公顷以内,在2014年城镇工矿用地面积48.26公顷基础上新增3.66公顷。
第六节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全镇2015-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0.67公顷。
第七节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指标全镇2015-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为6.11公顷。
第八节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指标全镇2015-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面积为8.72 公顷。
第九节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模全镇2015-2020年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模为81.58公顷。
第十节园地面积调整规划调整后园地面积为99.75公顷。
第十一节林地面积调整规划调整后林地面积为168.24公顷。
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根据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目标和任务,在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基础上,对全镇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予以合理调整。
第一节农用地结构调整(1)耕地:切实强化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提升,提高优质耕地面积与比重。
规划耕地面积从2014年的3741.17公顷调整为2020年的3671.51公顷,净减少69.66公顷。
期内建设占用耕地6.11公顷,加大建设用地整理力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资源开发,规划通过土地整治增加耕地81.58公顷。
(2)园地:规划园地面积从2014年的100.75公顷调整为2020年的99.75公顷,减少1公顷。
(3)林地:规划林地面积从2014年的141.04公顷调整为2020年的168.24公顷,增加27.2公顷。
(4)其他农用地:加大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力度,鼓励低效利用的其他农用地调整为林地和耕地,统筹其他农用地比重。
规划其他农用地面积从2014年的779.2公顷调整为2020年的816公顷,净增加36.8公顷。
第二节建设用地结构调整建设用地结构调整重点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保障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需求;适度增加工业用地,尽量将工业用地纳入城镇用地规划指标;将农村居民点复垦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相结合,逐步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
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从2014年的749.48公顷调整为2020年的756.14公顷。
(1)城乡建设用地:充分发挥土地的载体功能,提升城镇用地综合服务功能、优化产业集群用地,注重存量挖潜,同时农村居民点用地统一规划、规范管理。
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从2014年的625公顷调整为2020年的628.66公顷,净增加3.66公顷。
(2)交通水利用地:规划交通水利用地规模从2014年的123.84公顷调整到2020年的126.84公顷,增加3公顷。
(3)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从2014年的0.64公顷调整到2020年的0.64公顷。
第三节其他土地结构调整规划其他土地规模从2014年的25.99公顷调整到2020年的25.99公顷。
(1)水域:面积从2014年的21.24公顷调整到2020年的21.24公顷,面积不变。
(2)自然保留地:面积从2014年的4.75公顷调整到2020年的4.75公顷。
双凤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具体情况详见附表F1。
第四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第一节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本轮规划至2020年,双凤镇耕地保有量为2861.9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为2472公顷。
此次调整后,双凤镇耕地保有量为3671.51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139公顷。
主要分布在铙钹村、花塘村、朝阳村、万安村、天湾村、白庙村等。
第二节土地综合整治一、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土地综合整治的主要目标一是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大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二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三是大力推进废弃工矿用地复垦与生态环境治理;四是有序开展城镇低效用地改造,积极清理并处置闲置建设用地。
二、土地综合整治任务规划期内,双凤镇农用地整理规模998.47公顷,计划新增耕地81.58公顷。
第五章建设用地规划按照保障建设、集约挖潜的原则,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加强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到2020年,全镇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628.66公顷以内。
第一节城镇和农村居民点控制规划调整期间安排新增城镇用地3.66公顷,保障必要的重点区块建设。
到2020年城镇用地规模42.07公顷。
规划调整期间未安排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坚持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来保障新农村建设,控制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
到2020年规划农村居民点用地576.74公顷。
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规划加快镇域内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发展环境;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统筹安排各类项目用地。
一、交通用地规划交通用地规划期内主要有:内江旅游环线(快速通道)、南溪至内江高速公路、太大路、富荣路、双黄路、龙双路、山余路等。
二、水利用地规划水利用地规划期内主要为堤防整治、农村水利项目等。
三、电力能源规划规划调整期内建设蜀南气矿威234#、蜀南气矿威206-H3#、蜀南气矿威206-H2#试采工程管网、蜀南气矿威206-H3#试采工程管网、35千伏变电站、加油站等电力能源用地。
四、旅游项目用地规划旅游项目用地包括农业旅游开发项目等。
五、其他项目用地规划其他项目用地包括内江市垃圾焚烧厂影响区移民安置点、扶贫搬迁、移民安置及配套设施项目、乡镇卫生院、养老机构、场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动力改造、城镇污水处理厂、新农村建设、双凤黑臭水体治理场地等。
第三节土地用途分区依据本镇土地资源特点,按照“土地利用方向相对一致,主导用途明确,相对连片集中”等原则,规划划定八类用途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林业用地区和其他用地区。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本区是为对基本农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全镇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3696.33公顷。
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66.75%。
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村道路、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它农业设施;区内一般耕地,应按照基本农田管制政策进行管护;(2)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它零星农用地应当整理、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3)严禁占用区内永久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房、建窑、建坟、挖沙、采石、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它破坏永久基本农田的活动。
二、一般农地区本区是指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外、为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本区土地利用主要类型为耕地、园地和其他农用地,面积912.28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6.47%。
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主要用作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它农业设施用地;(2)严格控制区内的耕地转变用途,经批准的建设占用区内耕地,必须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补充与所占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3)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下,允许区内土地适度进行农村道路、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4)加大对区内农用整理,提高耕地质量、新增耕地规模,鼓励对区内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综合整治。
三、城镇建设用地区本区主要为城镇(城市和建制镇)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包括现状城镇居民点、城镇基础设施与附属于城镇的工矿等用地以及规划新增的城镇建设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