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鲲府项目地库无梁楼盖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工程名称:许昌大正鲲府项目
建设单位:许昌大正恒润置业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河南方宇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河南荣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2018年4月20日
无梁楼盖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下一层,地库顶板为无梁楼盖,板厚400mm,混凝土等级为C30P6,层高2.95米。
施工工艺流程:
在已完成筏板基础施工在基础上测量放线→底模龙骨及支撑安装→安装楼盖底模板→模板上放线,对板内管及预埋水电线管盒等作定位→暗梁钢筋安装,预埋水电线管及竖向穿板套管→安装底层钢筋、垫铁、垫块及肋间钢筋网片,底层钢筋的验收→管间用横向钢筋定位,→预埋水电管及安装面层钢筋,铺设架空马道→敷设砼输送管,浇注砼、→养护楼盖砼,达到强度要求后拆模。
一、模板支模体系
1、根据楼盖的总厚度,暗梁的宽度与平面具体位置作恒载取值,进行竖向
和侧向稳定计算、设计模板、龙骨与支撑。
据经验,立杆间距一般取值为70-80公分,模板下龙骨间距取不大于20公分。
2、立管应尽量采用通长杆,如需接杆应对对接位置扣件进行荷载验算,满足要求方可采用。
并且立管与支模架交接处(每处)须加设护扣。
如设计未作要求,模板按要求双向或单向起拱2.0~3‰。
3、模板安装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对暗梁预埋管、孔等作放线定位,核对无误后方可转下道序施工。
二、钢筋制安
1、钢筋、楼盖暗粱钢筋及网片筋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初检,并确定钢筋的垫块完整可靠后,方可进行铺设上层钢筋。
2、底层钢筋在柱周边及梁边如超过设计高度,应把底层筋调弯至符合要求为宜。
3、楼板面筋(包括网片筋面筋)不应在支座处断开,宜在板四分之一跨处搭接。
4、面筋的通长筋和负筋摆放时考虑同一方向钢筋摆放在同一平面,以减少钢筋高度。
四、砼浇筑
1、为保证浇捣密实砼坍落度宜取 160~180㎝,并配以粒径为1~2cm的骨料.
2、浇筑混凝土:在楼板上架空安装、铺设浇灌马道。
禁止将施工机具直接压放在钢筋上,施工人员不得直接踩踏板筋或管。
3、输送混凝土道出料口不宜堆放过多料造成荷载过大,应及时疏散。
4、砼浇筑时布料与振捣应同步进行,且每肋均要振捣密实。
5、浇筑砼时,应安排适量的木工与钢筋工,随浇筑作业及时修补加固与钢筋维修。
6、宜在楼盖的一定面积范围内利用钢筋作板厚标高控制标识,以保证其在后续砼浇筑中符合要求。
7、浇筑方向从东往西赶浆法进行浇筑. 。
五、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12h以后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每天养护5-7次,具体根据当天天气调整养护次数,养护期为14天。
2、在高温天气的情况下砼养护:高温会促进水泥的水化作用,增加水份蒸发量,容易使砼表面出现裂缝,因而在高温季节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砼的浇筑温度的措施,缩短从开始浇筑到表面抹平的完成时间,并保证砼进行充分的养护,拌和物的温度不能超过35℃,在高温季节,定期专门测量砼拌和物的温度。
增加洒水养护次数,以保证砼楼面和竖相构件湿润。
(详见专项养护方案)。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剪力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2、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3、麻面:拆模过早、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4、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漏振,未经振捣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5、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6、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
七、质量标准
1、一般规定:
1.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下表确定。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1.2、现浇结构拆摸后,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及时按施工技术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
2、外观质量
2.1、主控项目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得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必须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
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2.2、一般项目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3、尺寸偏差
3.1、主控项目
现浇结构严禁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混凝土设备基础严禁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
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量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3.2、一般项目
现浇结构的尺寸偏差符合下表规定。
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对电梯井,必须全数检查。
对设备基础,必须全数检查。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八、安全措施
1、混凝土输送的安全技术
1.1、用输送泵输送混凝土时,管道接头、安全阀必须完好,管道的架子必须牢靠且能承受输送过程中所产生水平推力;输送前必须试送,检修必须卸压。
1.2、清理落地砼时铁桶向上传递混凝土时,人员必须站在安全牢固且传递方便的位置上;铁桶交接时,操作人员精神要集中,双方配合好,传要准,接要稳。
1.3、使用吊罐(斗)浇筑混凝土时,必须设专人指挥。
要经常检查吊罐(斗)、钢丝绳和卡具,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1.4、禁止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在其上面行走手推车(此时也不宜铺设桥道行走),以防运动影响混凝土质量。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才允许上料具。
运输通道上应铺设桥道,料具分散放置,不得过分集中。
1.5、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的时间必须通过实验决定。
2、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安全技术
2.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大纪律。
2.2、用塔吊、料斗浇捣混凝土时,指挥扶斗人员与塔吊驾驶员密切配合,当塔吊放下料斗时,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随时注意料斗碰头,并应站立稳当,防止料斗坠落。
2.3、离地面2m以上浇捣过梁、雨篷、小平台等,不准站在搭头上操作,如无可靠的安全设备时,必须戴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
2.4、用振动电机前,检查电源电压,输电必须安装漏电开关,保护电源线路是否良好,电源线不得有接头,机械运转是否正常。
振动电机移动时,不能拉
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和其它锐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2.5、施工电梯、吊篮起吊、下放时,必须关好施工电梯的安全门,头、手不准伸入施工电梯内,待吊篮停稳,方能进入吊篮工作。
2.6、浇筑深基础混凝土前和在施工过程中,检查基坑边坡土质有无崩裂倾塌的危险。
如发现危险现象,及时排除。
同时,工具、材料严禁堆置在基坑边沿。
2、7浇筑混凝土使用的溜槽及串筒应连接牢固。
操作部位有护身栏杆,不准直接站在溜槽帮上操作。
2.8、浇筑无楼板的框架梁、柱混凝土时,架设临时脚手架,禁止站在梁、柱模板或临时支撑上操作。
2.9、浇筑主楼边沿的梁、柱混凝土时,外部必须有脚手架、安全网。
如脚手架平桥离开建筑物超过20cm时,需将空隙部位牢固遮盖、装设安全网。
2.10、夜间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2.11、使用振捣器时,必须按混凝土振捣器使用安全要求执行。
湿手不得接触开关,电源线不得有破损和漏电。
开关箱内装设防电的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
3、混凝土养护的安全技术
3.1、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使混凝土在规定的养护期内,始终能保持足够的湿润状态。
3.2、覆盖养护混凝土时,楼板如有孔洞,钉板封盖、设置防护栏杆、安全网。
3.3、拉胶水管浇水养护混凝土时,不得倒退走路,注意楼梯口、洞口和建筑物的边沿处,以防误踏失足坠落。
3.4、禁止混凝土养护窖(池)边沿上站立、行走,同时将孔洞盖牢和盖严,严防失足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