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测试题单项选择题:1.管理的两重性是指 ( )A.管理的目标性和阶段性B.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C.管理的先进性和可行性D.管理的组织性和行为性2.按照组织的目标和计划的要求,对组织和社会运行状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的活动,被称之为管理的 ( )A.监督职能B.领导职能C.控制职能D.调节职能3.下列不属于领导职能一般特点的是 ( )A.主导性B.协调性C.专业性D.决断性4.德国学者马克思·韦伯主张管理组织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集权原则B.分权原则C.科层制原则D.职能分工原则5.美国学者弗雷里克·温斯洛·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按照他的理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管理的 ( )A.科学性问题B.合理性问题C.效率性问题D.系统性问题1—5 BCCCC6.马克思·韦伯提出 ( )A.管理的人本规律B.管理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C.管理具有组织性D.组织职能具有合理性、有序性和规范性7.注重管理学的科学性、精确性法理性和纪律性的是 ( )A.古典管理理论阶段B.行为科学阶段C.现代管理理论阶段D.以上三项都对8.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 )A.实现标准化B.制定科学报酬制度C.提高人工素质D.提高效率9.韦伯认为,现代行政体系所有社会组织和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公平原则B.理性化原则C.效率原则D.权变原则10.美国学者赫茨伯格关于管理的双因素理论的"双因素"是指 ( )A.激励因素和惩罚因素B.正式组织因素和非正式组织因素C.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D.保健因素和风险因素6--10 BADBC11.在管理学的发展史上,对于管理中人性问题的关注始于 ( )A.霍桑实验B.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C.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D.阿里吉斯的《个性与组织》12. 组织成员对命令的服从仅仅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感召力和煽动力的组织是()A.神秘化组织B.传统组织C.合理—合法化组织D.商业组织13. 公共组织的本质特征是()A.权威性B.独占性C.政治性D.公共性14.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问题特征的是()A.选择性B.动态性C.时效性D.静态性15.按照管理学的权变理论,权变关系是指以下两个基本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A.管理方法技术和管理条件环境B.管理的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C.管理的组织和管理的环境条件D.管理的集权和分权11—15 AADDA16. 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是()A.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C.准政府组织D.事业单位17. 揭示了政府机构不断膨胀的两大动力:“一是官员想要增加的是下属而不是对手;二是官员们相互之间制造工作”这一理论的是()A.帕金森定律B.公共选择理论C.瓦格纳的理论D.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理论18.早期的管理学主要是以 ( )为特征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D.模型分析19.在消费上,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物品的特征的是()A.竞争性B.排他性C.自然垄断性D.顾客导向性20.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是()A.公共性B.历史性C.政策引导性D.管理参与性16—20 AAACA21.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相同之处是()A.管理的一般职能B.管理的性质C.管理的使命D.责任的性质22.按照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价值、公共管理资源与公共管理手段等基本范畴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建构的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价值与规范、公共资源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
其中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公共危机管理B.传统行政管理方法C.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技术D.当代公共管理治理的新工具23.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者们由于学科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研究取向上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从而显现出不同的研究途径。
美国著名学者波齐曼主张的研究途径是()A.公共政策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B.管理途径C.政治途径D.法律途径24.通过分析公共管理人员怎样进行实际操作进行研究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是()A.案例分析法B.实体分析法C.系统分析法D.实践抽象法25. 下列组织属于非营利组织的是()A.国务院B.妇联C.红十字会D.共青团21—25 ACADC26.提出公民的需要就像“顾客”的需要的公共管理理论是( )A.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B.新公共管理理论C.公共治理理论D.新公共服务理论27.非营利组织区别于营利组织最重要的特征是()A.民间性B.志愿性C.非分配性约束D.公共性28.强调没有唯一的绝对的合理领导方式,领导的有效性关键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因素之间的互动的领导理论是()A.特质理论 B.行为理论C.权变理论D.变革型理论29.根据行政组织中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可以将行政组织体制划分为()A.首长制与委员会制B.层级制与职能制C. 集权制与分权制D.完整制与分离制30.当事情已经按照它固有的规律运行的时候,领导者就不要再左右它,而是让它按自己的方式进行,这种领导方式属于()A.集权型领导方式B.民主型领导方式C.参与型领导方式D.放任型领导方式26—30 BCCAD31.在下列选项中,既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阶段,又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的是()A.政策议程B.政策沟通C.政策执行D.政策评估32.政策生态环境可以分为()A.经济资源环境与政治法治环境B.社会总环境与工作环境C.社会文化环境与国际环境D.输入—输出环境33.公共政策发展对实现公共管理的价值是()A.公共政策对公共管理的价值进行规制和调节B.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履行各项功能的基础C.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又贯穿于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D.实现公共管理价值导向与建构公共管理运作平台34.公共政策在现代公共管理中发挥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行为引导功能B.利益协调与分配功能C.行为限制功能D.调控和规制功能35.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一切资源的最根本的特征是()A.再生性B.社会性C.生物性D.能动性31—35CBDCD36.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的立体交叉方式来全面评价员工绩效的评估方法是()A.目标管理评估法B.360度评估法C.行为对照表法D.行为锚定评价法37.中国的预算年度为()A.6个月B.12个月C.3个月D.9个月38.在中国,公共预算的审计作为预算循环的最后一个阶段,它的承担者是()A.人大预算监督/工作委员会B.财政部门C.发展改革委员会D.审计部门39.省级预算执行的组织领导机关是()A.审计厅B.中央人民政府C.财政厅D.省人民政府40.对政府决算进行审查和批准的部门是()A.司法部门B.行政部门C.立法部门D.监督部门36—40BBDDC41.政府决算审查的具体形式不包括()A.自审B.联审互查C.上级部门审查D.公审42.以下不属于基层单位决算报告按数字内容进行划分的是()A.决算数字B.预算数字C.会计数字D.基本数字43.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的是()A.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B.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C.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D.向社会及时发布大量有价值的政务信息,引导企业自主走向市场44.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方法的是()A.简化法B.统一法C.排列法D.组合法45.主要工作是汇集信息,将提取的政务信息进行汇合、集中,这属于政务信息资源采集的()A.准备阶段B.综合整理阶段C.实施阶段D.评估阶段41—45 DADCC46.突发事件可以按照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进行分类。
下面属于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的是()A.核与辐射事故B.生物灾害C.动物疫情D.经济安全事件47.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危机的特征的是()A.突发性和紧急性B.高度不确定性C.影响的社会性D.不可预测性48.公共危机发展演变的过程也可以笼统地分阶段,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危机发展演变阶段的是()A.前兆阶段B.紧急阶段C.危机利用阶段D.危机解决阶段49.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具体原则的是()A.法治原则B.应急性原则C.基本权利保障原则D.主动性和防范性原则50.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追求的最终目标是()A.效率B.创造和实现公共价值C.效益D.让顾客满意46—50 ADCDB51.与经济手段相比较,行政手段具有的特征是()A.利益性B.无偿性C.间接性D.多样性52.作为判断公共管理行为是否正当的价值标准,公共权力运行的价值基石和道德基础是()A.国家利益B.公共利益C.公共财产D.国家财产53.从历史的观点来分析,公共管理的主要研究途径不包括()A.管理途径B.政治途径C.经济途径D.法律途径54.在下列选项中,既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和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又是实现公共利益的保障的是()A.有法可依B.法治行政C.违法必究D.执法必严55.法治行政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A.建设法治政府B.提高公民法治意识C.完善国家相关法律D.严格执行法律51—55 BBCBA56.在下列选项中,既是西方思想家基于社会契约论和主权论所提出的民主理论,又是近代西方政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的是()A.人民主权论或权力制约论B.分权制衡论C.中央集权论D.社会契约论57.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公共管理内部监督体系的基本形式的是()A.一般监督B.专门监督C.特种监督D.个别监督58.公共管理绩效质的标准的核心是指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是否满足了()A.公众精神需求B.公众物质需求C.公众享受需求D.公众物质和精神需求59.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作为公共管理制度和措施的组成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关系是()A.孤立存在B.相互联系C.是核心D.没有关系60.就公共部门整体而言,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绩效评估属于()A.外部评估B.权力评估C.内部评估D.舆论评估56—60ADD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