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下面,我将从三方面来解读课标和教材,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说课标是从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来说的,说教材主要是说它的编写体例、编写特点和内容结构以及立体式整合。
最后的说建议分为三个方面,即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一、说课标
课程标准把小学语文分为三个阶段,目标螺旋上升,整体推进。
第三学段目标是建立在第一、二学段目标的基础的,更加重视阅读和写作。
(一)课程目标
1、识字与写字
针对目前电脑的普及,学生的写字能力普遍下降,于是新课标特别加强了写字教学的分量,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
更加重视写字与书法的学习。
新课标: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力求美观,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
万字。
新课标特别强调阅读教学也有新的理念,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
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的作用。
(4)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3、语文生活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2)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注意语言美。
4、习作
(1)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
(2)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并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5、综合性学习
(1)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2)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能组织讨论、进行专题演讲。
(二)内容标准
教材共安排了八个专题,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蕴含教育意义。
围绕本册目标,第八单元确定的内容标准是:
1、识字写字本册教材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74字,会写178
个。
正确读写新词,抄写指定段落。
2、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指定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重点语句。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和场面描写的方法。
3、语文生活
要求学生能讲一个自己听过或读过的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故事,训练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
进行这一话题的训练,不仅在于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同时是对课文学习
的拓展和延伸,可加深学生印象。
4、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5、综合性学习
举办语文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交流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收获。
二、说教材
1、编写体例:
共分为四个方面:单元导读、课例、回顾拓展和语文生活习作。
其中导读点明了本册书的专题、提示了学习的要求和重点;课例包括篇精读课文和2篇略读课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课文后面安排有“知识窗”,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生活,习作是一个独立栏目,以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2、编写特点:
(1)单元导读、课例、语文生活、回顾拓展都紧紧围绕课文各部分内容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听、说、读、
写各种活动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
(2)精心安排精读和略读。
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优秀篇目。
(3)加强导学功能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课文后的“思考·练习”突出重点,兼顾理解和表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思考。
此外,“语文生活·习作”单列。
加强对“语文生活·习作”的指导,教材中提示的文字,注意在内容上提供多个角度,在表达上提倡多种形式,增加了选择性,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进行习作,留有更大的创造空间。
引导学生交流收获、体会,特别侧重就阅读、习作、习惯养成的某一方面,进行交流小结,以悟到读、写的一些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内容结构
整体设计合理,思路简明清晰,结构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
(四)立体式整合:
教材在细节处紧紧围绕专题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尤其是课后练习题。
如25课第2题和26课,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交流中感受,学习描写人物和场面的方法。
学生在课后习题的提下,提高阅读能力,同时积累了语言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三、说建议
(一)说教学建议
根据课标和教材特点,教学中要:
1、准确把握目标,夯实基础知识
(1)字词教学放手指导学生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老师要放手,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阅读教学打好基础
A、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B、精读课文,领悟感情。
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
同时要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如教学《长城在我心中》,教师可以提出:“画出文中描写长城壮丽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并让学生读文提出疑问。
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梳理整合。
让学生带着师生共同的问题走进文本,围绕问题抓住重点词句,用联系上下文、联系已有经验、边读边想象等方法品析文本。
自学后小组交流讨论,让每个学生,有所悟,有所得。
C、注重朗读、加深理解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如何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工夫。
2、提高语言能力养成良好文风
从喜欢到记忆再到运用,这是积累的最终目的。
也就是要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就要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多读多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此外,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文风,鼓励学生如实表达,用自己的语言,提倡朴实、自然的语言格。
(二)说评价建议
教学离不开评价,为了唤醒学生沉睡的潜力,为了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要评价学生的:
1、课堂表现:包括听讲、讨论、发言。
这项内容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等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
学生、组长、教师各有一张表,每周评一次,期末统计。
这种形式的呈现既体现了定量的评价,又体现了定性的评价。
2、评价写作能力:包括日记、练笔和习作。
坚持鼓励为主把学生的习作分为优上、优中、优下、良上四个等级。
尤其重视学生习作中遣词造句是否应用了积累的语言素材。
在平时的批改中根据学生使用佳词佳句的数量采取等级加分制,用一个好词加一分,用一个好句加二分,激励学生运用积累,推敲文字。
要关注习作水平不高的学生,认真批阅他们的习作,努力发现他们使用的佳词。
样评价能反映学
生在活动中的学习态度、表现,是全面、公正的评价,起到了很好的肯定、激励作用。
(三)说课程开发与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我们应高度重视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
文素养。
在这一单元中
一要要依托文本,有效地开发利用教材、教参资源。
二要借助多媒体,在视频中感悟
三要拓展阅读,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四要抓住身边的资源,如开学典礼、班级联欢会等活动,为习作提供素材。
其实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学生丰富的生活积累都是教学资源,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开发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让我们准确把握课标与教材,用崭新的理念,饱满的激情,无穷的智慧,去实践幸福的课堂,去谱写理想的篇章。
朱家杖子小学
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