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症 ppt课件
• 继发于支气管-肺组织炎性病变:
– 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皮细胞释放的弹 性霉、胶原酶和IL-8、LT-4介导,
– 支气管扩张多见于下叶,
• 左下叶支气管 • 较细长,
• 受心脏血管压迫,影响引流,易发生感染,更容易发病。
• 舌叶支气管开口接近下叶背支,常因下叶感染而受累及,
故左下叶与舌叶的支管扩张常同时存在。
– 呼吸道急性感染时:
• 黄绿色脓痰明显
• 小量:<10ml ,中量: 10—150ml ,大量> 150ml
– 收集痰液于玻璃瓶中分离为四层:
• 上层为泡沫,下悬脓性成份, • 中为混浊粘液, • 底层为环死组织沉淀物。
–若有厌氧菌混合感染—有臭味 – 常见细菌:绿脓、金葡、流感噬血杆菌、肺炎球菌
– 支气管粘液腺分泌大量粘稠粘液,
– 血清内含有抑制支气管柱状上皮细胞纤毛活动物质,
– 分泌物潴留在支气管内 染,
阻塞、肺不张、继发感
– 诱发支气管扩张。
12
4、先天性结构缺陷
• 淋巴管性——黄甲综合征。 • 气管支气管性
先天性软骨缺失症:
– 第二、三级支气管扩张,软骨缺失。
巨大气管-支气管(tracheobronchomegaly),
– 中叶综合征
5
• 肺结核
– 纤维组织增生和收缩牵引, – 支气管内膜结核,引起管腔狭窄、阻塞, – 引起支气管扩张, – 好发部位于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
6
2、支气管阻塞
• 肿瘤、异物、管外肿大淋巴结压迫——支气管 阻塞:
– 导致远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 – 支气管阻塞致肺不张,失去肺泡弹性组织缓冲, – 胸腔内负压直接牵拉支气管壁, – 支气管扩张。
溃疡性结肠炎、红斑狼疮;
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支气管先天性发育缺损
(1)、ɑ-1抗胰蛋白酶缺乏:见于严重者; (2)、纤毛缺陷: Kartagener综合征: • 导致局部管壁薄弱或弹性较差,
– 常伴有鼻旁窦炎及内脏转位(右位心), – 称为Kartagener综合征。
11
(3)、肺囊性纤维化:与遗传因素有关,
30
• 咯血:
– 反复发生,50-70% – 程度不等:
– 纤维组织替代,管腔变形扩张。
18
• 支气管扩张发生反复感染,
– 炎症蔓延到邻近肺实质,
• 引起不同程度肺炎、小脓肿或小叶不张, • 以及伴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改变, • 形成肺纤维化和阻塞性肺气肿, • 会加重支气管扩张。
19
20
21
22
23
24
25
• 2、病理生理
• 支气管扩张: • 早期——病变轻、局限,
15
• 扩张形态可分为柱状、囊状和不规制三种,
亦常混合存在。
• 柱状扩张的管壁损害较轻,随着病变的发展,破坏严重,变为囊 状扩张。亦可经过治疗使病变稳定或好转。常伴毛细血管扩张,
血管瘤 或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的终末支扩张与吻合,形成
,
可出现反复大量咯血。
16
17
• 支气管扩张粘膜表面:
– 慢性溃疡, – 纤毛柱状上皮细胞鳞状化生或萎缩, – 管壁弹力组织、肌层以及软骨受损伤,
4
• 儿童、青年支气管肺感染:
– 最常见原因细菌、真菌、分枝杆菌、病毒。
• 婴幼儿支气管壁薄弱、管腔较细狭,易阻塞; • 反复感染破坏支气管壁各层组织,支撑作用破坏; • 细支气管周围组织纤维化,牵拉管壁; • 使支气管变形扩张。
– 病变常累及两肺下部支气管
• 左侧更为明显,
– 下叶、舌叶。
• 右侧
7
• 中叶综合征:
– 右肺中叶支气管细长, – 周围有多簇淋巴结(内、外、前组), – 非特异性或结核性淋巴结炎而肿大压迫支气
管, – 引起反复感染和右中叶不张。
8
9
2、免疫缺陷
反复支气管炎症可发生支气管扩张。 • 原发性——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和低球蛋白血症,慢性肉芽肿、
补体缺陷; • 继发性——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HIV 感染;类风湿、克罗恩病、
28
三、临 床 表 现 1、症状
• 病史——
– 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 – 以后常有呼吸道反复发作感染。
• 典型症状——
– 反复肺感染——同一肺段迁延不愈。引流差、易感染。 – 慢性咳嗽、大量脓痰, – 反复咯血。
29
• 慢性咳嗽伴大量脓性痰:
– 痰量与体位改变有关:
• 晨起或入夜卧床时,咳嗽、痰量增多;
– 残气/肺总量比值(RV/TCL)相对增加.
27
• 吸入气体分布不匀
– 支气管扩张区肺组织肺泡通气减少, – 血流很少受到限制,
– 通气/血流比值小于正常
– 形成肺内的动静脉样分流,以及弥散功能障碍
– 导致低氧血症。
• 肺泡毛细血管广泛破坏,
– 肺循环阻力增加, – 低氧血症引起肺小动脉血管痉挛,肺动脉高压, – 增加右心负担 肺心病 右心衰竭。
支气管扩张症
1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
定义:近端支气管扩张: 中等大小——直径大于2mm 异常扩张——支气管壁肌肉、弹性组织 ——破坏。
主要症状: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2
支气管扩张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病理及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诊断及鉴别诊断; • 治疗; • 预防。
– 由于肺的储备能力大,呼吸功能测定 可在正常范围;
• 晚期——病变范围较大时,
– 出现轻度阻塞性通气改变, – 肺气肿
26
• 病变严重、广泛,
– 支气管周围肺纤维化, – 累及胸膜或心包时,
• 表现为阻塞性为主混合性通气功能障 碍
– 肺活量(VC)减少、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 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减低、
• 系先天性结缔组织异常、管壁薄弱, • 导致支气管扩张。
• 血管性——肺隔离症
13
5、其他
• 气道阻塞——压迫、异物、肿瘤、肺手术;
• 毒性物质吸入——刺激腐蚀性气体和氨气吸入:
– 直接损伤气管、支气管管壁,反复继发感染;
• 炎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 • 移植——免疫抑制引起感染,
14
二、病理及病理生理 1、病理
3
一、病 因 和 发 病 机 制
(一)、发病因素:
1、支气管-肺组织感染
1、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 (1).支气管-肺组织感染:管腔粘膜充血、水肿
管腔狭小,分泌物易阻塞管腔 导致引流不畅 加重感染;
(2).支气管阻塞:引流不畅 诱发肺部感染 肺不张。 两者互相影响,促使支气管扩张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