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研究.pptx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提出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多 种多样,为什么有如此众多的形式而不是 单一的? 分析方法:首先,提出一个认识模式:市 场+中介组织+农户;然后,根据中介组织 的不同,划分和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指公司(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与农户之 间建立了某种契约关系,公司与农户形成了 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体化经营。
第三,社员经济参与。
社员对合作社公平地出资,并民主控制其 资本。该资本必须有一部分是合作社的共 同财产。社员出资是取得社员资格的条件, 但出资只获取有限的报偿。 合作社的盈余分配用于:建立公积金来发 展合作社;按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额返还 给社员;支持社员认可的其他项目。
第4章 农业产业化
Agricultural Integration
研究的意义
分户经营后一家一户的农业呈现为一种 “小生产”,规模不经济、现代化程度 低,农民增收难。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产业组织的制度创新, 旨在通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克服 “小生产”的弊端,提高农业的效率。
•议题
农业产业化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农业产业化的要素培育
公司与农户是对立的利益主体,公司不愿 意向农户让利,或尽可能少向农户让利。 由于公司与分散农户之间力量对比悬殊, 农户谈判地位低,往往处于从属的地位。 这使公司与农户之间难以形成真正的一体 化经营,产业化的链条极其脆弱。
二,合作社+农户
(一)一般原理 1,什么是合作社? 合作社是人们尤其是弱势群体自愿联合,合作 社互助来达到自助的一种自治组织。 国际合作社联盟的经典定义:合作社是人们为了 满足他们共同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需求和愿望, 通过联合所有与民主控制的企业,自愿联合起 来的一个自治的组织(《关于合作社特征的宣 言》)。
一个比较简练的定义
农业产业化就是把一个农产品升 格为一个系列,使农业成为包括 加工、流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系 列。
认识农业产业化内涵和实质的一个角度: 农业的传统产业角色定位:
它只是提供初级产品(原料); 它与其产前、产后部门的关系是对立的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
农业产业化就是改变农业产前、产 中与产后相互分割和对立的传统产 业角色,把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 后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形成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体化经 营。
工农产品轮番涨价,比价复归,农产品价格依 然处在“锅底”,工农比较利益愈益悬殊; 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国际 市场价格,提价已无潜力。
2,农户分散经营与走向市场的矛盾
分散农户走向市场面临诸多困难: 经济实力弱,经不起市场风险; 缺乏市场信息,生产靠模仿,雷同化; 组织程度低,交易手段落后,受盘剥;
优美的办公大楼
舒适的生活环境
现代化的饲料厂
先进的孵化车间
温氏集团与农户一体化经营的内 容
产前,向农户提供优良品种、先进生产技术、管 理方法,市场信息和资金的帮助,而农户则承诺 按公司要求进行生产和交售产品。 产中,挂靠农户从鸡场领取鸡苗进行饲养,鸡场 向农户提供技术、饲料、防病治病、管理等指导 和服务。 产后,公司以保护价(保证农户每只鸡可获得 1.5—2元的利润)收购农户的成鸡,并进行加工 和销售。
3,农业经营规模狭小与 农业现代化的矛盾
小规模经营的农户无力开展农业现 代化。 在不改变家庭承包制的前提下,怎 样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一,农业产业化定义:众说纷纭 归纳为三派(P98-103):
经验派(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定义冗长繁杂) 窄派(牛若峰:农业产业一体化,农工商一体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农业产业化的雏形:20世纪80年代中 期已经出现(产加销一体化、农工商 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
农业产业化既是80年代发展的继续, 更是为解决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发展中 积累性的矛盾而提出的一项根本举措。
这些积累性的矛盾主要是:
1,农业比较利益低下与农业增产增收的矛 盾 以提高农产品价格为手段的措施难以为继:
总结: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的变革
提高了农民收入(不是提高农产品价格, 而是提高科技含量,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 和流通的增值) 降低了交易费用(克服了农户分散交易的 风险,开拓市场的任务由企业去承担) 改善了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生产专业化, 布局区域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
3,“公司+农户”的制度缺陷
化的简称) 宽派(严瑞珍:农业产业化实质上是农业现代
化)
告诫:不要陷入概念之争,而重在把 握实质
农业产业化的一般定义
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 核心,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各类企 业、中介组织为龙头,以龙头带动农 户的形式,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 销售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 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
松散型是公司与农户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固 定,双方之间没有严格的契约约束。松散 型是“公司+农户”的初级水平。
2,案例:广东温氏集团
温氏集团简介: 前身是广东省新兴县的一个农民股份合作养鸡场。 从1988年起,鸡场开始与农户挂靠,减少自养数 量,办起了种鸡场、孵化场、饲料加工厂,饲养 种鸡,孵化鸡苗,生产饲料。 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以养鸡、养猪、养牛为主导、 兼营水产养殖的多元化、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的 大型畜牧企业集团。目前温氏集团在全国13个省 (市、自治区)建成了27家分公司 ,总资产达 30亿多元,是国内最大的肉鸡、肉猪生产、供应 基地 ,也是亚洲最大的养鸡企业。
公司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收购农 户的初级农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并以不同方 式把加工和流通增值的一部分利润返还给农户。 农户按公司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并把大部分产 品交售给公司,农户承担生产风险,分享公司经 营的部分利润。
公司与农户之间的经济联系有紧密程度之 分:
紧密型是公司与农户之间经济联系较为稳 定和紧密。紧密型是是“公司+农户”的高 级水平
2,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The Rochdale Principle)
第一,自愿与开放的社员制。任何人只要 能够利用合作社提供的服务并承担社员义 务,均可入社,不受政治、宗教、种族和 性别的歧视。
第二,民主的社员控制。在自然人自愿联 合的基层合作社,社员有一人一票的平等 投票权,其他层次的合作社也要以民主的 方式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