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清华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学院强调创新与实践的教学体系,注重启发式学习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建立起创新思 维和创新方法的训练、 软件工程技术研究方法的训练、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 SSRT 项目训练、 拓展国际交流等形式共同组成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1、 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训练 学院通过综合性课程设计实施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训练, 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布置 一些超出课堂知识范围的开放式问题,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分组研讨、头脑风暴等方式,探 索式地解决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以灵活多样的、独特的活动方式进行探索性解题,营 造民主的和安全的活动氛围,为学生的创新性活动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建立形式多样、项 目多元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大胆追求创新性的活动目标。 2、 软件工程技术研究方法的训练 学院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应用开发项目,使学生尽早进入本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 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在科研训练中,更加强化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习创造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其中,一些能力出众的本科生通 过科研训练和成果总结,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论文。 3、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 SSRT 项目 学院鼓励能力出众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实践等活动, 帮 助学生发现自己最强烈的兴趣点,激发自主学习和创新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多名 本科生在清华大学挑战杯、北京市“挑战杯”课外科技创作大赛等比赛中获奖。 利用清华大学的 SRT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计划和学院的 SSRT (Software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计划,给学生创造一种开放式的项目训练模式。学生从实际中自己发掘 科学问题,提出有应用背景的项目,自己组队、写项目申请书、参加立项答辩。在计划执行 期间,项目内容需求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相关知识,掌握科研的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 团队协作的品质,从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4、 拓展国际交流项目 为培养东西贯通、德才兼备的国际化人才,学院特别注重对外交流、双语教学,构建英 语氛围,强化国际意识。截至目前,超过 50%的学生获得了国内外各类奖学金;多名优秀 同学被选拔赴美国南加州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芬兰的赫尔辛基工业大学进行交换学习;从 2004 年暑期开始,学院每年都选派本科生赴全球著名的软件公司——印度软件巨头 Infosys 公司进行实习。 学院先后与微软、SUN、IBM、BEA、Oracle、Schlumberger、Boeing 等国外公司开展
5
网络与系统 云数据管理 软件系统建模与验证 网络与系统 数字媒体 软件服务工程
3.1.2 批判性思维 3.1.3 创新性思维与想象力
3.1.4 产品创新设计 3.1.5 创业
各种实践环节,SRT/SSRT,科研项目,科技竞 赛 管理类课程选修,讲座,科技竞赛,科研项目
四、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点3.ຫໍສະໝຸດ 较强的运用知识能力1
4.
软件分析与开发能力:包括建模与分析、设计软件体系结构、人机界面、子系统、 支撑工具等、应用构造技术、评审与测试等。 过程控制与管理能力:包括项目计划、项目人员与组织、软件配置管理等。 工具使用与实验技能:包括阅读和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检索文献、使用软件 工程工具等。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包括组建高效团队、领导能力、书面交流与口头表达、倾 听和交流、协商与化解冲突等。 面向领域的应用能力:了解外部、社会、经济与环境背景,了解企业与商业环境, 能够针对特定领域进行系统工程的设计、实施与运行。
良好的创新发展能力 创新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创造新的解题概念、设计创 新产品和新的服务流程。 创业能力:包括公司的创办和组建、构思围绕新技术的产品与服务、创新系统、 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管理知识产权等。
三、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表 1. 专业培养标准 能力 1.1 人文社会科学等的基本知识 1.1.1 科学发展史知识 1.1.2 政治经济学知识 1.1.3 哲学知识 1.1.4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 1.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2 文化素质 1.2.1 历史与文化 1.2.2 语言与文学 1.2.3 艺术与审美 1.2.4 环境科技与社会 1.2.5 当代中国与世界 1.2.6 法学、经济与管理 1.3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 东亚文化交流史、汉字与中华传统文化等 文学名作与写作训练、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与赏 析等 20 世纪中国歌曲史概况、戏曲与中国传统文化 等 科学技术史系列讲座、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概论等 大众传媒和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中国等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现(课程名称,含必修课与选修课)
2.1 工具使用与实验能力
3
2.1.1 文献检索
软件工程,计算机系统软件,软件理论基础, 专业专题训练,综合论文训练,文化素质选修 课程 软件工程,软件理论基础,专业专题训练,综 合论文训练,文化素质选修课程 数据结构与算法,软件工程,计算机与网络体 系结构,计算机系统软件,软件理论基础,软 件系统建模与验证,软件服务工程,网络与系 统,云数据管理,数字媒体,程序设计实训, 系统设计实训,专业专题训练,综合论文训练 数据结构与算法,软件工程,计算机与网络体 系结构,计算机系统软件,软件服务工程,网 络与系统,云数据管理,数字媒体,程序设计 实训,系统设计实训,专业专题训练,综合论 文训练 软件工程,计算机系统软件,软件理论基础, 软件系统建模与验证,软件服务工程,云数据 管理、系统设计实训,专业专题训练,综合论 文训练 软件工程,计算机系统软件,软件系统建模与 验证,软件服务工程,程序设计实训,系统设 计实训,专业专题训练,综合论文训练 系统设计实训,专业专题训练,综合论文训练
二、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标准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层次工程师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1. 良好的个人素质 2.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和强烈 的爱国敬业精神。
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基础知识: 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 自然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 包括数学、物理学、工程经济、管理、政治学、文学、法律、艺术等。 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软件工程领域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离散数学、程序设 计、数据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计算等。 专业核心知识:掌握软件工程领域所需的专业知识,包括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 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与管理等。 领域应用知识:设置特色专业课程使学生了解一个或多个应用领域的基础知识, 如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数字媒体等。
2.2.2 软件设计
2.2.3 软件实现
2.2.4 人机交互
4
2.2.5 评审与测试
软件工程,软件系统建模与验证,软件服务工 程,系统设计实训,专业专题训练,综合论文 训练,科研项目
2.3 过程控制与管理 2.3.1 项目计划 2.3.2 项目人员与组织 2.3.3 软件配置管理 2.4 团队协作与沟通 2.4.1 团队组建、运行、演变控制 软件工程,各专业课程项目练习,专业专题训 练,综合论文训练,SRT/SSRT,科研项目,科 技竞赛 管理类课程选修,各种实践环节,SRT/SSRT, 科研项目,科技竞赛,讲座 软件工程,各专业课程项目练习,文化素质选 修课程,专业专题训练,综合论文训练, SRT/SSRT,科研项目,科技竞赛 英语(1)~英语(4)、第二外国语等 软件工程,各专业课程项目练习,专业专题训 练,综合论文训练,SRT/SSRT,科研项目,科 技竞赛 软件工程,软件服务工程,专业专题训练,综 合论文训练,SRT/SSRT,科研项目,科技竞赛 软件工程,软件服务工程,专业专题训练,综 合论文训练,SRT/SSRT,科研项目,科技竞赛 软件工程,软件服务工程,专业专题训练,综 合论文训练,SRT/SSRT,科研项目,科技竞赛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软件工程专业)
2011 年 12 月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体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标准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点 师资队伍保障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支撑“四型”的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工程实践平台 1 1 2 6 7 7 13 16
2
1.3.1 数学与逻辑思维知识 1.3.2 相关自然科学基础 1.3.3 专业基础知识与技术
微积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引论、概率论与 数理统计、随机数学方法 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现代生物学导论、大学 化学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工程图学基础、数字逻辑 电路、系统分析与控制、信号与系统、离散数 学等
1.4 软件专业知识 1.4.1 离散结构、算法与复杂性等专业 基础知识 1.4.2 程序设计、构造技术、软件工程 等专业基础知识 1.4.3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计算机 网络等专业基础知识 1.4.4 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原理、 中间件等专业基础知识 1.4.5 计算模型、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程序理论等专业基础知识 1.4.6 软件工程形式化方法、软件建模 分析与验证、评估与度量等专业知识 1.4.7 软件服务的理论、方法、技术与 应用, 软件工程过程服务、 面向服务的 计算及服务工程等专业知识 1.4.8 网络计算、信息保障与安全等专 业知识 1.4.9 信息管理、人工智能、分布式与 并行等专业知识 数据结构与算法 软件工程 计算机与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系统软件 软件理论基础 软件系统建模与验证 软件服务工程
2.1.2 阅读、理解和概括 2.1.3 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
2.1.4 熟练使用编程和调试工具
2.1.5 熟练使用分析建模工具
2.1.6 熟练使用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