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心理学 期末考试题库

学前心理学 期末考试题库

《学前心理学》期末试卷(一)一、填空(20分)1、情绪情感的作用有、、。

2、是衡量一个人意志坚强与否的尺度。

3、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有、、、。

4、幼儿自我评价尚处于学习阶段,大致有以下特点、、。

5、在儿童性格的最初形成中又决定意义。

6、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思维分为、。

7、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都是一种以自己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思维,这使得他们均带有一种的特点。

8、的出现标志个体思维的发生。

9、记忆包括、、三个基本环节。

10、是学前儿童开始接触书面语言的途径。

二、名词解释(9分)形象思维自信感能力三、选择题(10分)1、学前儿童思维发生的时期是()。

A一岁左右 B一岁半到 C 两岁到三岁 D三到六岁2、幼儿利用掰手指头数数属于()。

A直觉行动思维 B形象思维 C 抽象思维3、盼望的目标达到或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解除紧张时的情绪体验是()。

A快乐 B心境 C激情 D惊奇4、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高度积极的肯定态度是人的()A兴趣 B需要 C 动机 D抱负5、婴儿用手抓住所看见的东西,属于()。

A有意运动 B无意运动6、()是直接推动个体行为的内部动因和动力。

A态度 B 需要 C动机 D抱负水平7、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四个方面的内容中,()是体现其社会化进程的尺度。

A人际关系的形成 B 自我意识的形成C性别角色的形成 D社会性规范的形成8、中大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的次数不断增多,指向异性伙伴的次数不断减少,是由于()。

A中大班儿童已形成了各自的社交小群体B中大班儿童性别角色认知已相当稳定C中大班儿童有能力作出指向同性伙伴的亲社会行为D社会性规范在中大班儿童心目中形成9、()在婴儿性格萌芽中起最重要的作用。

A母子关系 B 婴儿的气质特点 D婴儿的生长发育状况10、强而平衡,但不灵活,反应迟缓的神经类型属于()气质类型。

A抑郁质 B胆汁质 C 粘液质 D多血质四、判断题(14分)1.平行游戏中幼儿参与社会交往的程度相对较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2.气质特征不会随个人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3.相同的活动由相同或相似的动机所支配。

()4.只有人才有自我意识。

()5.孩子意志行动的目标主要由成人制订。

()6.意志使认识过程更加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使认识更广泛而深入。

()7.儿童智力的绝对水平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但各年龄的智力增长并不是等速的。

()8.儿童生来就具有个人的性格特点。

()9.激情是一种非定向性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10.学前晚期儿童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11.学前儿童能进行转导推理,这是儿童思维发展进步的表现。

()12.无论从事何种活动,一个人的气质特征总会或多或少的表现出来。

()13.在考察幼儿的行为时,要了解其行为动机,只有这样才能对幼儿的行为作出准确断。

()14.成人的态度对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至关重要。

()五、简答题(24分)1.情绪情感对婴儿生存、发展的意义。

2.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3.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

4.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六、分析题(23分)1.有些幼儿园给孩子设个“情绪小屋”,让孩子有一个小空间,在那里与好朋友说说心中的小秘密,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自己静静的呆一会儿。

分析这样做的好处。

2.某幼儿教师对抑郁质的儿童教育时不在公开场合点名指责,常多表扬其成绩,而对胆汁质的儿童教育时注意不针锋相对去激怒他们,待其情绪稳定时教育他们学会自制。

这位教师这样做有何道理?3、幼儿园教师在舞蹈、体育等活动中为何要做镜面示范?《学前心理学》期末试卷(二)一、填空(20分)1、、、、、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2、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有、、、。

3、巴甫洛夫根据来划分气质类型。

气质的类型有、、、。

4、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在先,随后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其中占优势地位的是。

5、一岁左右儿童受的动作出现了新的功能---- 和,这为出现思维的萌芽提供了直接前提。

二、名词解释(9分)直觉行动思维性格儿童心理社会化过程三、选择题(10分)1、幼儿阶段思维结构中占优势地位的思维方式是:()。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2、教师利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属于()。

A分析 B 比较 C抽象 D具体化3、愉快的情绪使幼儿愿意学习,这是情绪对幼儿的()。

A行为的动机作用 B 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C 生长发育的作用4、对活动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属于()A直接兴趣 B间接兴趣5、学前儿童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是()A一到两岁 B三岁 C四到五岁6、学生晚上自习时,想看小说又怕完不成作业属于()。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7、亲子交往的途径中,()是儿童心理社会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A哺乳 B日常生活 C保育活动中的亲子交往 D教养活动中的亲子交往8、()应该是最能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活动。

A合作游戏 B 共同活动 C随机活动9、()在儿童性格的最初形成中有决定性意义。

A成人的教养方式 B 良好的同伴关系 C儿童的气质特点 D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10、()做了“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来证明成熟对学习的影响。

A格塞尔 B 华生 C皮亚杰 D班杜拉四、判断题(14分)1.整个幼儿期社会性行为都处于自律阶段。

()2.一岁左右儿童就开始出现工具性攻击行为。

()3.兴趣对行为的影响总是积极的。

()4.多血质是所有气质类型中较好的一种。

()5.意志行动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改变原来的决定,这是意志动摇的表现。

()6.整个学前期,儿童的意志发展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

()7.勤能补拙说明能力的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相依相辅,互为促进。

()8.学前儿童年龄越小社会性需要越占主导地位。

()9.一个人经过动机斗争确定了某种动机,才能确定行动的目的。

()10.抱负水平制约着一个人意志行动,抱负水平高的人一般来说对待工作自觉、自信,因此,个人的抱负水平一定要高。

()11.恐惧是由于外界干扰使愿望实现受到压抑,目的实现受到阻碍,从而逐渐积累紧张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12.一岁儿童已经有明显的意志行动。

()13.联合游戏行为最能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14.幼儿做事经常半途而废,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教师不要苛求。

()五、简答题(24分)1.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2.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

3.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教育。

4.研究儿童气质的意义。

六、分析题(23分)1、“儿童是情绪的俘虏”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对教育提出哪些要求?2、动画片《奥特曼》许多幼儿都很喜欢,但这些幼儿看了之后暴力行为明显增多,请对此做出分析并提出建议。

3、成人怕幼儿太小做不成事反添麻烦,常常不顾幼儿的意愿包办代替,这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有何消极影响?成人要怎样做才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学前心理学》期末试卷(三)一、填空(20分)1、社会行微笑的出现时间约是,母婴依恋在形成,陌生人焦虑一般在发生,分离焦虑在时产生,婴儿的社会性参照在时发生。

2、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

3、在整个幼儿期,其社会性行为都处于阶段。

4、幼儿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

5、在学前儿童中最突出的反社会行为是。

6、儿童获得概念的方式大致有两种、。

7、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8、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9、儿童智力发展曲线是。

10、和是心理现象的开端和终结。

二、名词解释(9分)创造性思维意志合作游戏行为三、选择题(10分)1.下列关于学前儿童理解力发展的论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在直观形象的条件下,理解的效果更好 B年龄越小理解越直接、肤浅C对语言中的反义现象比较难理解 D难以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2、小孩常以貌取人,这属于()A感知形式的直接判断 B 抽象形式的间接判断3、对于半岁左右到一岁左右的儿童,受语言能力发展的制约,()在其发展中起着更为核心的作用,决定着婴儿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

A母婴依恋 B 社会性微笑 C分离焦虑 D情绪的社会性参照4、学生犯了严重的错误,是向老师主动认错,还是等同学揭发。

这属于()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5、孩子愿意做感兴趣的事,这种行为的动机属于()。

A外部动机 B 内部动机6、()是意志行动的关键。

A动机斗争 B意志行动中的选择与决策 C意志行动的实现 D抱负水平7、()是提高亲子交往效能的关键。

A了解亲子交往的重要性 B 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 C家长角色的科学合理的定位8、()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带上个人独特的色彩。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 兴趣9、()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是混沌不分化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A智力分化论 B智力复合论 C 智力内容变化论10、认知发展学说的创始人是。

A格塞尔 B华生 C皮亚杰 D班杜拉四、判断题(14分)1.有些孩子是连哭带喊的来到人世的,这样的孩子是不正常的。

()2.游戏是培养孩子意志的唯一途径。

()3.攻击性行为主要指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直接身体伤害行为。

()4.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5.情绪和情感的性质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

()6.学前儿童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是三岁。

()7.幼儿好奇、好问的特征使幼儿较易形成勤劳、爱劳动的良好性格倾向。

()8.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由于整个心理水平、交往方式和自我控制不成熟而引起的。

()9.离开了具体的客观事物,人不可能产生情绪情感。

()10.动机是需要的表现形式。

()11.学前儿童的意志过程,往往表现为直接外露的意志行动,意志内化的水平很低。

()12.有无自觉行动目的是衡量学前儿童意志发展水平的指标。

()13.年龄越小,性格的共同性越是明显。

()14.气质的特征不会随个人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五、简答题(24分)1.学前儿童学需要发展的特点。

2.学前儿童判断的发展特点。

3.如何根据幼儿气质类型进行教育。

4.学前儿童性格的塑造。

六、分析题(23分)1、幼儿一般通过实例获得概念,这样获得的概念有何缺点?教师可采用哪些方法来帮助幼儿准确的掌握概念?2、中班幼儿在游戏中发生矛盾冲突时,常冲对方嚷嚷“你讨厌”“我不跟你玩了”这是幼儿的什么行为?教师应如何对待?3、“勤能补拙”是中国的一句俗话,它表明什么道理?对教育提出怎样的要求?《学前心理学》期末试卷(四)一、填空(20分)1、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

2、学前儿童需要的发展遵循一个规律,年龄越小需要越占主导地位。

3、亲子交往的途径有、、、。

4、根据动机和目的,社会性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

5、自我意识由、、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6、思维的基本形式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