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姓名:班级:学号; 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有人曾经把黑猩猩与幼儿放在一起抚养训练,但应为黑猩猩不具备人类的遗传素质,最终不可能与人类的后代一样形成人的心理,这说明:A、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B、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C、环境因素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成为现实D、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动调控作用()2、“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已曾经唱过。
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A、再认B、识记C、回忆D、保持()3、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的记忆形式是()A. 运动记忆B. 情绪记忆C. 形象记忆D. 语词记忆()4、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A. 直观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 形式运算思维D. 抽象逻辑思维()5、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A. 感觉和知觉B. 记忆C. 想像D. 思维()6、好奇好问、活泼好动是幼儿()A. 气质特征的表现B. 能力特征的表现C. 性格特征的表现D. 思维特征的表现()7、幼儿的形象记忆主要依靠的是()A.动作B.言语C.情绪D.表象()8、幼儿园小朋友听老师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头脑中呈现出乌龟和兔子赛跑的生动形象。
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再造想像B.创造想像C.无意想像D.幻想()9、与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反应相关的是( )A.生理需要B.社会性需要C.社会性适应D.脑成熟()10、某儿童日常生活中常表现为精力旺盛,待人热情,但冲动,易感情用事,他的气质属于(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1、“视觉悬崖”装置主要测查的是()A.婴儿的深度知觉B.婴儿的大小知觉C.婴儿的形状知觉D.婴儿的方位知觉()12、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研究指出,如果17岁儿童智力为100%成熟的话,那么,儿童4岁时已达到()A.成熟智力的三分之一B.成熟智力的二分之一C.成熟智力的三分之二D.成熟智力的四分之三()13、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0~2岁儿童的思维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14、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A.“真香!”B.“我要吃。
”C.“这是什么?”D.“这儿有个苹果。
”()15、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A.1岁半~2岁B.1岁~1岁半C.2岁~2岁半D.2岁半~3岁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1、一旦形成固定的认识,形状、大小、高度、颜色等知觉的改变不影响人们对物体的认识,这说明知觉具有。
2、言语是借助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过程。
3、古语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说的是。
4、儿童通过和获得概念。
5、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6、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记忆2、心境3、意志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在想到“鸟”时,幼儿往往想到麻雀,所以麻雀是鸟的原型。
()3、幼儿多动症是一种行为障碍,主要特征是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激动,行为冲动,情绪不稳定。
()4、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上、下、前、后、左、右。
()5、幼儿往往把想象当作事实,是由于儿童具有活跃的想象力。
()6、3-4岁是人生学说话的关键时期。
()7、幼儿的情绪变化具有情境性,且易受感染和暗示。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意志果断性的表现。
()9、儿童的亲社会性行为主要是指向老师,极少数指向同伴。
()10、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学前儿童思维活动的特点是什么?2、怎样培养学前儿童的意志品质?六、论述题(7分)小班幼儿莉莉的妈妈是个善于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母亲。
一天,莉莉跟着妈妈逛商店时看到一个玩具要妈妈买,妈妈认为这与家里已有的一个玩具很类似,便不想给她买,可莉莉又哭又闹,一定要买这个玩具。
这时,莉莉妈妈略一沉思,便对莉莉说:“莉莉,走,咱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看看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玩具。
”说完便领着孩子迅速离开了原地,接着就给孩子讲故事、做游戏,一起唱歌……莉莉很快就沉浸在妈妈所引发的欢乐的情绪中。
请根据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有关理论回答下列问题:(1)莉莉妈妈所采用的是哪种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方法?(2)联系实际谈谈成人该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积极乐观的情绪和情感。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A A CB ACD A A A A B A D A二、填空题1、恒常性2、个体语言3、适应4、实例语言理解5、态度6、道德规范行动三、名词解释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2、心境: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
3、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心理过程。
四、判断题:√√√√√×√××√五、简答题1、(1)学前早期儿童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2)学前中期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3)学前晚期儿童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4)学前儿童对概念的掌握受其概括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5)学前儿童的判断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6)学前儿童已能进行一些推理,但其水平较低。
(7)学前儿童理解力逐渐增强。
2、(1)培养儿童良好的兴趣。
(2)鼓励和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3)启发自我锻炼。
(4)鼓励孩子做好每一件事。
(5)通过实践锻炼孩子的意志。
(6)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帮助孩子实现目标。
六、论述题1、(1)莉莉妈妈所采用的是转移法,当莉莉又哭又闹时,妈妈采用了带莉莉离开原地、讲故事、做游戏、唱歌等方法转移莉莉的注意,从而达到控制莉莉情绪的作用。
(2)①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创设丰富的生活内容,让孩子处于愉快的情绪之中。
②和谐的家庭生活,良好的情绪示范、科学的教养态度造就婴幼儿的良好情绪。
③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孩子高级情感。
④正确对待孩子的情绪行为,帮助孩子及时疏通和转移不良情绪。
芬芳在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直到今年暑假我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开头简洁,设置悬念)漫长的两个月暑假,要是总在家里呆着就无聊透了。
于是我去表姐开的花店帮忙,主要任务是送花。
(开端)表姐的生意不错,我去帮忙第一天便有7份订单。
我接过地址和包装精美的7束花,便开始了长途跋涉。
炙热的太阳自顾自地像要把它全部的热情倾泻给大地,路边的小香樟树被这热情烤得抬不起头来,而我却兴高采烈地蹬着车子穿街绕巷,一路飞奔。
(以景衬情。
对炎热的夏日环境的描写,反衬“我”兴高采烈的心情,也表明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建设街28号,没错,就是这家。
”我有点紧张,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
“叮冬…”我深吸一口气,按响了门铃。
开门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阿姨。
“阿姨您好!我是温馨花店的,这是您女儿送给您的康乃馨,她希望您工作顺利,天天开心!“这孩子,就会乱花钱!”虽然她的语气是在责备孩子,但我分明从她的眼神中读出了喜悦,一种被幸福包围的喜悦。
那一刻,我也觉得自己好幸福!父母为孩子付出,从没想过要什么回报,而孩子的一束花或许就能使她幸福得彻夜难眠。
(传神的细节描写下提示幸福的真谛作铺垫)第二家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妇女,她丈夫送给她一束玫瑰。
第三家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小伙子,那花是他曾经的同学送给他的。
(这两段略写,但也可联想到当时的幸福感)一束束鲜花,一句句祝福,接受祝福的人幸福无比。
而我,作为传送祝福的使者,也感受列了幸福。
(由点到面的议论渲染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引题)时光飞逝,暑假结束,我送花的日子也随之结束了。
最后,我向表姐提出一个要求,要三束花儿。
表姐爽快地答应了,并且按我的要求包装好。
(送花结束,文章却未终止,设置悬念)我从中抽出一束百合花,郑重地递给她说:“姐,这束花送给你,祝你的花店越办越红火,希望你青春永驻,笑口常开!”表姐非常吃惊,也很感动,我分明看到她的眼里有晶莹的东西在闪。
“开了几年花店,我倒是从没收到过花。
”表姐笑着说。
看到表姐幸福地笑了,我也好高兴,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
(一束花就让开花店的表姐,惊喜落泪,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剩下两束,我给了爸妈一束,爷爷奶奶一束。
印着心形的粉红包装纸,包着鲜艳的花儿,它们代表了我的爱,奶奶激动地搂着我落泪,爸妈则幸福得一个星期都合不拢嘴。
淡淡的花香浸满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幸福的笑容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
(精细的神态描写)花儿总是会凋谢的,但我知道,芳香已握在我手中,只要我懂得珍惜,懂得给予,幸福之花就会常开不败。
(点明主旨,照应开头,以小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