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区重点税源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区重点税源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区重点税源分析及对策建议
2008-06-04 11:47:41.0
一、2006-2007年重点税源行业情况
2006年重点税源行业主要集中在服务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三大行业。

2007年重点税源行业和纳税额前三强是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和银行业。

其中房地产纳税额达14.58亿元,占重点税源企业总纳税额的46.75%,成为我区2007年纳税额第一的税源巨头;而朝阳房价的急剧攀升导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占比重迅速滑落;随着奥运的临近,节能环保压力下的大型制造企业外迁,其税收贡献迅速从税源大户排行榜前列跌至榜尾。

总体来看,2006、2007两年朝阳区重点税源企业以内资为多,特别是总部企业和中字号企业,外资及港澳台资为辅。

二、2008年重点税源行业发展特性
1、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的税源发展。

国家关注民生政策的落实和奥运的来临,将使多形态发展的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税源不仅有量的激增也有质的提升。

2、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税源将有所扩张。

随着奥运的召开,房价的稳定将促使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快速发展。

3、金融业税源呈快速发展趋势。

金融业在我区处于迅速集聚阶段,在奥运以及CBD商务的带动下,有望成为我区税源的中流砥柱。

4、制造业税源呈有增有减的分化局面。

受大型工业企业外迁影响,制造业所能提供的税收呈下滑趋势。

但走节能环保发展道路和新技术的制造业会有较大发展。

5、房地产行业税源将显著紧缩。

随着奥运场馆建设的结束、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从紧,房地产行业极有可能成为迅速递减的税源。

三、对策建议
尽管2008年我们面临房地产和制造业税源缩水、外资和港澳台企业变化等不稳定因素,但我区持续稳定发展的金融业、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税源的扩增将抵消房地产税源的部分紧缩,内资企业特别是总部企业和中字号企业将抵消外资及港澳台资企业税源的不稳定性,CBD等功能园区企业进入产业成长期将进一步扩大税源基础。

因此建议2008年继续做好以下几项税源建设工作:
1、调整税源结构,加强税源分类促进工作。

突出支柱税源金融业,巩固现有税源房地产业,培育后续税源居民服务业、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税源品质,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和文化教育产业。

2、内外资企业并重,引入重点税源龙头企业。

加强中字号企业的引进和服务工作,深化重点外资税源的增量引进工作,形成外资与内资并重、推动内资、协调外资、和谐发展的局面。

3、优化税源服务,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树立“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税源”的全新工作理念,坚持做到热情高效服务、快捷简化手续,优化投资创业发展环境,特别是保证重点骨干企业在本区的稳定高速发展。

4、建设重点行业、重点税源企业跟踪评价系统。

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和行业运行监测,关注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运行情况,随时分析行业变化因素,正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

5、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发挥政策激励作用。

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税收、
信息等手段,形成支持促进体系;加强优惠政策落实工作,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各项优惠政策,让企业真正得到实惠,充分体现扶持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

一、我国税源预测和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乏前瞻性
税务机关比较注重现有的纳税资源中的静态税源,忽视了未来的其他方面的动态税源;只注重自身掌握的直接税源,忽视了正在发展变化的间接税源,因而工作被动性很大。

2.缺乏经常性
目前在税源预测和分析过程中存在短期预测行为,而且预测和分析肤浅、片面,缺乏长远的发展观点。

3.缺乏科学性
税务机关在税源预测和分析中一直延用传统模式的手工操作,杂乱无章的数据表格,不全不准的分析资料,难以充分真实反映税源的发展变化规律,与快节奏的税收工作要求形成强烈反差。

4.缺乏全面性
首先,现行的税源预测和分析重点不够突出,工作不够深入,分析不够全面,均衡进度和分级入库难以实现,为了完成任务只得采取变税种、混级次等错误做法,“拆东墙补西墙”而为之。

其次,上级领导机关和地方政府部门在下达年度收入计划时,不能根据税收工作实际情况坚持“以支定收”的做法,而是从根本上摒弃了量入而出的原则,每年都要求高幅增长。

这实质上是对税务部门的预测和分析给予了否定,致使合理的、科学的、留有余地的税收计划得不到执行,直接造成税源预测和分析工作的片面性及收入任务的巨大压力,最终形成预测分析数据资料难以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作用的局面。

二、做好税源分析和预测的对策建议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的“根据情况作出各种决策必须了解被研究对象发展变化清况,并科学地预见其发展前景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使决策切实可行”。

因此,为了切实做好税源的预测和分析工作,应采取以下对策:
1.根据地区性经济发展长期规划,制定税源预测和分析的中、短期计划
其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级政府已经实施了的经济发展规划,加强对已经形成了的静态税源的分析调查并纳入税源监控管理,做好后续税源的预测分析和计划的落实。

其二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级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

2.建立区域性和部门间经济情报交换系统,提升税源预测和分析的网络化功能
当前形势下导致税收收入任务完成难度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主观来看存在着职责不清、执法不严、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等现象。

但从客观来看,税务机关缺少其他部门和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强有力的支持与配合,同时也缺乏区域性和部门间互通情报的网络系统,对税
源的真实性难以把握,也直接影响到税收计划的执行。

3.装备现代化数据处理和储存设备,强化税源预测和分析手段
目前税务机关存在税源预测和分析效能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既缺少“硬件”,即现代化的数据处理和储备设备,也缺少“软件”,即专门的税源预测和分析管理队伍。

税源的预测和分析基本上是通过计财、征管等部门根据不同阶段工作需要,通过简单的手工统计、分析而无计划地进行。

要切实提高税源预测和分析效能,必须抓好两件事:一是在“硬件”建设上下功夫,二是在软件建设上下功夫。

成立税源预测和分析领导小组,优选既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又精通税收业务的专业人员组成专门的工作机构。

推行在分析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德尔菲分析法,经常性对静态税源和动态税源进行时间数列相结合的回归分析,及时
纳税评估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