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和保卫方案
1、消防和保卫管理体系
1.1组织管理
1.1.1成立由总承包安全生产负责人为首,各分包单位安全生产负责人参加的专项安全管理组织领导施工现场的安全、消防、治安保卫等工作。
1.1.2总承包方主要负责人与各参施单位主要负责人须签订安全、消防、治安保卫等各项责任状,参施单位主要负责人与本单位分管责任人须签订责任状,使得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到人,层层负责。
1.1.3总承包方设立专职安全员、专职(或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和专职的保卫管理人员承担工程的安全、消防、保卫管理和协调,负责本项目上述工作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递。
1.1.4分包项目经理根据分包工程实际情况成立管理组织,建立管理体系,设立专职安全员、专职(或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和专职的保卫管理人员承担工程的职业安全消防和保卫管理工作,以及信息的收集和向总承包单位项目部传递。
1.1.5劳务分承包方根据情况设立专兼职安全员、消防保卫管理人员。
1.1.6各级安全员必须具备满足本岗位要求的素质和劳动部门颁发的上岗证书,并有丰富管理经验、管理能力的人员承担,其他人员都必须是经过培训取得内部培训合格证并且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
所有上述人员及特殊作业人员的资格能力由本单位进行控制,总承包单位进行备案存档并进行监督检查。
1.1.7所有在施单位都必须编制明确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
1.2基本要求
1.2.1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和分包合同签订的同时,总承包同时与劳务分承包方和分包项目经理部签订《消防、施工安全、保卫协议书》,协议中要根据该项工程的具体情况,填写补充条款,明确双方的义务、责任和管理范围。
1.2.2总承包定期组织召开分包项目经理部、劳务分承包方召开消防、安全、保卫例会,及时向分包项目经理部传达公司消防、安全、治安保卫的管理方针、目标,明确管理要求,总结近期工作情况,交流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信息,传达上级有关要求,布置相关工作重点。
1.2.3为加强宣传教育,在工程施工现场设立足够的标志、宣传画、标语、指示牌、警告牌、火警、匪警和急救电话牌等标识;现场张贴应急程序及安全规则的相关海报;各种设备的安全保护、接地装置和操作说明、使用制度、用火证管理制度等等宣传资料。
1.2.4建立安全、消防、治安保卫应急处理预案。
2消防管理措施
2.1消防管理方针目标
2.1.1管理方针
在施工中,始终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北京市消防条例》等规章规定,将消防工作与生产任务紧密结合,有效的落实防火措施,严防各类火灾事故发生。
2.1.2管理目标
强化消防工作管理,实现杜绝火灾事故,避免火警事故的目标。
2.2组织管理
消防管理机构图
根据施工情况成立5~10人现场“消防检查组”,负责开展日常的消防检查工作。
建立多层次的义务消防队组织,总承包根据具体情况成立30~60人的义务消防队,各施工单位也要设立基层义务消防队。
义务消防队员必须经过培训。
3现场治安、保卫管理措施
3.1治安保卫工作目标
在施工中,认真执行有关法规,将保卫工作与生产任务紧密结合,有效地落实防盗措施,严防各类偷盗事件发生,确保施工现场的治安管理秩序和飞行区的安全运营。
3.2组织管理
3.2.1建立强有力的管理机构
1、成立治安保卫领导小组
成立以总承包项目经理为组长、一名治安保卫员为副组长,各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为成员的治安保卫领导小组。
确定现场治安保卫工作总体方案;审批现场保安部制订的治安保卫工作方案;协调各施工单位间的治安保卫关系;制定特殊情况下的加强安全保卫措施,有紧急事故发生时的应急预案。
2、组建现场安保部。
项目部抽调素质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保卫干部,组建现场安保部。
全面负责项目工地的治安保卫工作;制订并组织实施专项治安保卫方案;组织现场门卫管理和现场组织值勤工作;组织职工群防,建立工地群众治安管理体系;组织成品保护工作;管理保安队伍;与当地公安部门联络,开展社会联防工作。
3、施工现场治安保卫管理体系见下图:
施工现场治安、消防管理体系图 主管项目副经理
成品保护
员
成品保护保
安
人
员交
通
安
全现场值勤门卫管理
分包治安员社会群防职工群防文秘资料
安全部
4、总承包项目部根据施工情况成立5~10人现场“治安巡查小组”,负责开展日常的治安检查工作。
5、建立多层次的治安保卫组织,总承包项目部根据工程的情况成立治安巡查小组,各施工单位也要设立基层治安保卫管理机构。
义务治安保卫队员必须经过培训。
6、建立治安保卫责任制。
总承包项目部治安保卫责任人与各施工单位负责人签订治安、消防、交通安全综合管理协议书,使治安保卫工作层层负责,责任落实到人。
7、要求施工队伍中,每50人推选一名治安员,负责管理本队组的治安管理。
治安员受安保部职工群防组的指挥和管理。
3.2.2工作制度
1、指挥部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总结前一段工作的情况,布置下一阶段工作。
2、做好人事管理,加强治安保卫教育,及时处理好单位之间、人员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杜绝重大刑事案件。
3、加强对重点人员和各关键部位的检查管理,杜绝各类认为破坏事故的发生。
4、在有各级领导参观考察现场时,协助公安部门作好内勤保安工作,确保贵宾安全。
3.3治安保卫工作的手段和措施
3.3.1配置必要的设施和配备高水平的保安队伍。
3.3.2聘用实力强、有较好信誉及管理水平的保安公司及成品保护管理单位进入现场,主要从事现场保安及成品保护工作。
3.3.3落实成品保护责任制,杜绝重大成品保护损坏事故和设备、零部件的丢失事件的发生。
3.3.4严格门卫管理
1、按照北京市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和项目的CI管理统一要求,设置标准化围墙和大门,由保卫干部和保安公司值勤人员昼夜值班,实行封闭式管理。
2、所有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保部统一印制的出入证。
3、外来人员进入现场应持有相应证件,并填写“会客单”,并从门卫处借带安全帽,方准入内。
其离场时,应将接待人签字的“会客单”和安全帽交还门卫。
4、外来车辆进场必须出示有关证件,并办理入场证。
5、物资出场应有物资管理部门签发的出门证。
特殊、危险物品要由安保部门监护出场。
6、施工队伍进场前将其所有施工人员的名单报至安保部。
外地务工人员还应附有身份证、治安证、劳务证的复印件。
7、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无条件地遵守现场治安保卫管理制度,听从保卫人员的指挥与管理。
8、坚持现场日夜巡逻制度
每日安排足够的保安力量,进行昼夜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违纪现象,及时发现制止偷盗行为,确保建设物资及工程的安全。
4、施工场区及周围交通管理措施
4.1组织管理
4.1.1总承包项目部安全管理职能分配在安保部,安保部设专职的交通管理人员,各分包单位进场后按照总承包项目部的要求安排相应管理人员对本施工区域的交通安全进行管理,并协助交通警察搞好施工现场以外车辆的疏导。
4.1.2按照体育馆的特殊要求,制订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并要求严格执行。
4.1.3各种机动车辆必须执行扩建指挥部和体育馆当局的有关规定。
4.1.4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分包单位及进出车辆司机均要与项目部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
4.2管理措施
4.2.1进场前,主动与体育馆交通管理部门联系,进行施工围挡和馆门外的施工组织导流,制作、购买交通指示牌,在施工区域附近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车辆、人员进入,并对所有施工车辆装备专用警示灯。
4.2.2进出车辆必须严格服从门卫及现场交通安全管理员的管理。
4.2.3进出场的施工车辆必须办理“行车证”,驾驶员办理“施工证”,“两证”均不得外借或与车型、车号不符,违者按规定给予处罚。
4.2.4对进出车辆司机要进行严格审查,进场前要进行安全教育,并予考核,不合格不能上岗,所有车辆司机必须在项目部注册登记,无特殊情况不予更换。
4.2.5工程施工期内,要绝对保证不因施工组织管理不力而影响社会车辆的交通。
4.2.6所有车辆一律按规定的施工专用路线行驶,严禁非司机开车、酒后开车;不准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违章驾驶、违章拉人,违者追究有关单位和当事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