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行业概况及行业分析
建材行业子行业分类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一、行业发展环境
2009年我国GDP增长8.7%,全年国内产总值335353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逐季回升,整体比上年增长11%。
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2.4%,四季度增长1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5-2009年国内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二、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
(一)供给分析
2009年1-11月,建材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159.64亿元,同比增长20.02%。
2009年1-11月的工业产值增速比2008年1-11月下降了11.79个百分点,但仍保持了较快增长。
2005-2009年建材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5-2009年建材行业工业总产值变化趋势
(二)需求分析
2009年1-11月,建材行业完成销售收入21164.91亿元,与工业
总产值变化趋势一样,增长率比2008年1-11月下降了10.99个百分点,但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达到19.81%。
销售收入的变化趋势与工业总产值变化一致,2009年1-11月,由于建材市场尚在复苏之中,还未完全回暖,导致建材行业的销售收入增速放缓,但降幅不大。
2005-2009年建材行业销售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5-2009年建材行业销售收入变化趋势
(三)供需平衡分析和预测
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5-2009年建材行业产销率变化趋势
从建材行业的供需平衡分析可以看出,在供给方面,我国建材行业总体建材供需较为平衡,从2009年国家相关调控来看,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水泥和平板玻璃两个领域,预计近两年这两个行业仍会对
市场造成一定的压力,而其他领域建材产品仍会保持快速增长,短期内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在需求方面,下游行业对建材产品的需求对建材行业的供需产生直接影响。
国内方面,建材下乡政策的推出会加大建材在国内市场的需求,区域振兴计划也会较大促进建材需求。
外销方面,在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的环境下,建材出口也会快速增加,预计2010年对建材的需求会有25%左右的增长。
综合来看,预计2010年我国建材行业需求将继续扩大,比2009年将有更快速的增长。
三、进出口情况分析及预测
2009年1-12月,我国建材产品的进口金额是42136244美元,同比增长61.03%。
由于2010年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水泥和玻璃行业低端过剩产能会受到进一步淘汰,而需求方面暂不会出现大幅下滑,因此预计2009年进口金额将比2009年增长15%左右。
2009年1-12月,我国建材产品的出口金额是854761925美元,同比下降10.07%。
随着国际市场的逐步复苏,国外对建材的需求量将加大,而国内一部分过剩产能为寻求市场将转向国外,因此预计2010年出口将增加15%左右。
四、行业产业链发展情况分析及预测
建材行业的产业链主要跟建材的分类有关,如建筑材料及制品的上游产业为矿石、煤电等资源型行业,其下游产业为房地产、建筑业等行业,具体产业链如下:
建材行业产业链
2009年,煤电价格上涨,这相应增加了建材行业的原材原材料
成本。
2009年房地产行业发展势头较猛,从而也带动了对建材的需求,进入2010年,国家队房地产行业调控力度前所未有的严厉,这也使得作为上游行业的建材业存在一定风险。
五、行业财务状况分析及预测
2009年1-11月,建材行业的整体运行较好,在内需外销的拉动下,行业的生产经营保持较快增长,行业效益和发展速度增加。
从具体指标来看,2009年1-11月,建材行业的盈利能力提高;营运能力相对稳定;偿债能力增强;发展能力指标变化不大;建材行业的财务状况表现较好,偿债能力增强。
2009年,建材行业发展总体仍然较好,增速放缓,这主要源于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持续刺激,进入2010年,大规模投资仍有望延续,区域振兴将是重点,国际经济复苏也会使行业经营情况进一步转好,预计2010年发展好于2009年。
六、区域发展情况分析
我国建材行业的资产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苏、广东、浙江、河南、辽宁、河北、四川和福建等地;从建材行业的销售收入分布情况来看,我国建材行业销售收入排名前列的是山东、河南、广东、江苏、辽宁、浙江、四川、福建、河北和湖南等地;利润较多的省市是河南、山东、江苏、四川、广东、河北、辽宁、福建、江西等;利润集中度水平高于资产和销售收入的集中度。
2009年1-11月,我国建材行业亏损企业逐渐扭亏,从亏损额的增长速度看,主要产区的亏损额都比去年减少。
亏损额较大的几个省市分别为广东、江苏、河北、浙江、山西、辽宁、上海、山东、安徽、河南,其中山西省亏损面较大,达到43.90%。
七、子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水泥行业在建材行业中规模较大。
从近年来的规模指标看,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从2006年开始有减少趋势,2009年11月末全国有5103
家企业,从业人员人数为1088290个,少于2008年同期数据。
2009年1-11月,水泥行业的资产增长率是21.06%,增长率比2008年1-11月上升,负债总额也较2008年增加19.67%,水泥行业扩张明显。
玻璃行业在建材行业中规模较大,仅次于水泥。
从近年来的规模指标看,2005-2009年企业数量逐年递增,到2009年11月末已经有4312家企业。
从业人员人数也时呈递增趋势。
2009年1-11月,玻璃行业的资产增长率为10.91%,增长率比2008年1-11月下降,炼玻璃行业的规模扩张速度有受到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
2005-2009年,陶瓷行业总体来看行业规模逐渐增加,企业数量从2005年的1528家增加到2009年的2183家,资产总额也不断增加,由2005年的584.27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97.30亿元,2008年和2009年资产增长率维持在为13%以上,负债总额增长有所放缓,增长率比2008年回落6.09个百分点。
从近几年陶瓷行业的发展情况看,陶瓷行业的行业规模逐渐增加。
分析具体的数据,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保持了稳步增长的趋势;从业人员近两年小幅下降,行业的生产效率提高;2008年和2009年资产增长率维持在13%以上,负债在2009年的增速有所下滑。
八、行业风险分析及预测
(一)宏观风险方面
2010年建材业面临的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主要来自国外,尤其是欧盟。
由于欧盟是我国建材的主要出口国,其债务危机处理情况及经济复苏态势将直接影响我国建材出口。
另外一方面的宏观风险是汇率风险,由于近期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好,一旦确定升值,出口的建材产品竞争力将受到削弱,行业出口将受到较大的影响。
成本上涨风险
建材属于高能耗产业,我国建材行业更是能耗偏大。
建材成本中大部分为原料和能源成本。
虽然建材产品的价格处在上升阶段,但是以煤、电、油等为主的建材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给建材行业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
并购重组风险
2009年和2010年无疑是并购重组之年,政府相继出台了抑制水泥业和平板玻璃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规定以及准入条件设置,强制性淘汰落后产能不可避免,这些措施将导致建材行业洗牌加速、整合力度加大。
供求风险
目前我国建材行业处于产能过剩阶段,主要是水泥行业和平板玻璃行业。
供给方面,一些落后生产线相继淘汰,行业整合加速,供给增速会有所放缓。
需求方面,2009年来,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迅速增长,带动建材业内销回暖,建材下乡也会为较大的开发农村市场。
出口方面,新兴经济体强劲复苏,发达国家复苏稍缓,欧盟国家则面临债务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
需求方面的风险主要是房地产受到打压和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这两方面分别会使建材业内销和出口受到较大影响。
房地产行业风险
2010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较为严厉,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上游行业,房地产市场风险对建材行业影响较大。
从当前的经济现状来看,高房价没有给建材行业带来实际的利益,同时还造成了房地产市场的萎缩。
无论是经济走势还是国家政策动向都表明房价将会有所调整,但调整形式却不可预估,对于当前的形势建材行业应对房地产泡沫破裂有所准备。
节能减排风险
“十一五”建材工业节能总目标是,力争使建材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20%。
目前截止日期日益临近,为了实现该目标,作为高耗能行业的建材行业将面临较大的节能减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