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说课稿2020年05月1古诗三首【说教材】《绝句》这首诗抓住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等景物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明丽纷繁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大自然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赞美与热爱。
《惠崇春江晚景》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诗人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了对早春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三衢道中》通过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在景物的描绘中融入了自己愉悦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喜悦与赞美。
【说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概括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的方法。
为此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本诗。
【说教学过程】《绝句》(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古诗,它们都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出示课题:绝句。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2.这些生字谁会读?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崇”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
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首先欣赏诗歌的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具体解释每个字词的意思,读懂诗句。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这两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2)一个“飞”字和一个“睡”字描绘出了两幅怎样的画面?3.学习诗中运用的动静结合等修辞手法。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杜甫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惠崇春江晚景》(一)板书课题。
从诗题“春江晚景”入手,全班交流。
(同学们你们见过江边傍晚时分的美景吗?或许我们看不到惠崇画的《春江晚景》这幅画,但我们可以从苏轼的诗中想象画作里的美景。
)(二)音视导入,学生自读。
生自由阅读1分钟后,说出诗歌中描绘的景物。
(三)反复诵读,把握节奏和韵律。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四)细读诗歌,感受景色。
1.具体解释每个字词的意思,读懂诗句。
2. 朗读诗歌,小组交流学习:(1)你认为这首诗写的是早春还是晚春?为什么?(2)“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是用什么样的画面来表现季节的变化的?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三衢道中》(一)导入新课:我们刚随着苏轼去欣赏了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接下来我们再跟着宋代诗人曾几去爬爬三衢山,看看山上的风景又如何呢?(二)吟诵感悟,想象画面。
全班齐读,思考下列问题:1.诗人是什么时间游览三衢山的?他的行程是怎样的?2.诗人沿途都看到了哪些风景?心情如何?(一“溪”、一“山”、茂盛的树,还听到了黄鹂的叫声。
)(三)指导朗读。
通过全班齐诵、个人吟诵等多种方式展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读出诗歌中表现出的诗人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描写春天的文章。
2燕子【说教材】《燕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经久不衰的优美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
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说学情】只有了解读者的阅读现状,才能充分发挥文本的魅力。
经过了两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学习重点逐渐向阅读过渡,也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
但是孩子们对于事物的观察还远远不够,对于燕子这种候鸟的了解只能说是少之又少,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是一个难题。
【说教学目标】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课文内容,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1.熟知字词句,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
(知识目标)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
(能力目标)3.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教学重点:1.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说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我通过创设情境,加深体验,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赏读教学法:运用自主感知朗读法、抓关键词品读法、对比品评法、设置情境悟读法等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
3.图文结合法: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资源,以直观的方式,引导感知燕子的外形美,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欣赏燕子飞行、停歇时的优雅姿态。
4.小组合作学习法: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根据学习卡的要求研读文章段落,在小组合作中体会文章情感,在合作中发现文章的写作特点。
通过分析讨论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
【说教学手段】我准备用多媒体、板书、动画、简笔画等手段辅助教学,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拥有充分的交流时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说教学过程】(一)课前展示,精彩炫我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前预习中在网上搜集的有关于燕子的图片,并简单概括一下你展示的这张图片中的燕子的形态和特点。
这一环节可以刺激孩子对网上搜集资料增添兴趣,并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情境导入,感受春景美多媒体播放小燕子歌曲的视频触动孩子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增强趣味性,也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直观的表象更具吸引力,更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细读品味,质疑探究1.提出问题,寻觅春景美。
我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燕子》这篇文章,你们喜欢燕子吗?”“我们现在这个季节有燕子吗?燕子在什么季节才会来呢?”接着导入“对啊,燕子只有在春天才会来到我们的身边,请同学们翻开课本,默读文章第二小节,找出春天有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文章中标注出来。
”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我进行提炼板书(板书:风、雨、柔柳、花、草、叶)。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的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通过我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默读,训练阅读能力。
】“这么美的花,这么美的树,这么美的柳丝,它们是怎么来到春天的呢?”结合课文语境以及板书,学生理解“赶集、聚拢”这两个词语,体会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描写的烂漫无比的春天。
在同学们沉浸在美丽的春景中时,我询问学生:“你们喜欢春天吗?是啊,我们班的同学都被这美的景色吸引去了,南方的小燕子也按捺不住了呢。
”生齐读:“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设计意图:我通过直观的动画、有针对性的问答、入情入境的范读使学生体会燕子对于春天的作用。
学生沉浸在我创设的情境中自然学的轻松。
】2.赏读感悟,发现燕子美。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文中哪个自然段写了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各自有什么特点?这样一只小燕子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细读描写燕子外形的句子。
在读中“品”,在“品”中读。
在“品”中培养孩子的语感,熏陶孩子的情感,归纳出燕子活泼可爱的特点。
教师跟进板书。
我问学生:有谁可以把燕子这种活泼可爱的感觉读出来?谁愿意来试一试?并且提示:其他同学认真听,你认为哪个地方可以读得更可爱?学生读得不到位的地方,我来范读。
请学生朗读的同时,根据学生朗读内容在黑板上画出燕子的简笔画。
通过简笔画的形式,学生较为直观地明白从整体到部分的写作顺序。
(四)自主探究飞行美、停歇美1.学习第3—4小节的要求是:①燕子飞行时美在哪儿?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②你们认为这一节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③从燕子的叫声中你想象一下它们可能在说什么?在学生交流完展示问题答案的同时,教师跟进板书(飞行美:快)。
2.学习第5小节的要求是:你们觉得这一节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美,为什么?在交流过程中,我利用学生的探究发现紧扣文本主题,从文本出发,从文字入手,用换词法、情景设置法、图片感受法等不同的方法自主理解词语,适时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词,交流讨论,感受词语意蕴,不断深化对文本主题的认识。
例如:对比品评:“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又轻的感觉。
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斜”字不但写出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掠”表现了燕子飞行速度十分快,飞行技术高超,突出燕子为春天增添的情趣。
3.再读第3—5小节,在语境中感受燕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教师跟进板书(动静结合)。
(五)总结归纳,升华情感我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春天吸引你的地方。
从课内到课外,从阅读到表达,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春天的美好,形成保护环境珍爱大自然的意识,进行情感教育。
(六)扩展延伸,自由创作《语文新课程标准》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创新能力,针对本课的内容我设计了以下课后作业,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仿写:你最喜欢什么动物。
它长什么样子,请你模仿举一反三写燕子的写法,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写一段话。
(运用第一段写作方法,学以致用)积累:在文中找出你喜欢的优美词句,工整的整理到你的摘抄本上。
(注重积累)绘画:想象心目中的燕子,画一幅《春燕图》,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展示。
(文章与感悟相结合,文即是画,画也成文)【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是整篇文章的袖珍版,是直观教学的体现。
在这堂课中,我设计了词语式的板书形式,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明概括。
我的板书设计如下:羽毛—乌黑发亮外形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平添生趣飞行——斜飞、横掠有趣的图画停歇——几痕细线上的小黑点3荷花【说教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的《荷花》。
本单元所安排的课文学习都是与生活相紧密联系,既写景,又透露出情,很好地做到了人与自然的情景交融。
让学生在接触自然、感悟自然的同时,能够更加地热爱生活、热爱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