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适度替代率研究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适度替代率研究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适度替代率研究
2008年3月14日,国务院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8]10号)提出“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增强事业单位人才竞争能力,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事业单位建立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①。

职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保障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养老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国办发[2015]18号)(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

《办法》明确,单位缴费按照个人缴费基数的8%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个人缴费直接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我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近年来规模增长较快。

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占全部职工的比重还不到10%,而且设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央企或效益比较好的金融机构。

而针对事业单位职工的职业年金,才刚刚开始试点,职业年金将作为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文选择职业年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替代率与相关因素的影响关系,为职业年金的制度框架和理论研究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对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理论探索是对于研究空白的补充和完善,同时,有利于丰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政策制定理论依据,完善和发展社会保障理论体系。

通过研究职业年金替代率的影响因素,能够更加合理地对职业年金基金进行投资和运营管理,保证职业年金维持在合适的替代率区间,同时,为制定合适的投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为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保障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水平,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并轨为背景,对引入作为养老保险制度补充的职业年金制度进行了研究,主要针对职业年金基金的替代率之间的影响因素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先对中国目前职业年金制度的运营管理进行了分析,其后通过实证分析,研究替代率和相关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之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职业年金投资运营对策建议。

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理论,说明了文章的研究思路、逻辑框架以及研究方法,提出了本文写作的创
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主要对文章中涉及到的关键概念进行介绍和界定,并对用到的重要理论进行概述。

第三部分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及职业年金现状,主要对中国职业年金基金的概况、运营现状和替代率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

第四部分为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替代率模型及实证分析,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替代率的模型,对替代率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五部分为结论及对策建议,分别从提高职业年金基金投资回报率,提升职业年金基金运营管理水平和完善职业年金缴费筹资模式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合理性的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