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饲养技术》培训教案
教学内容:桑蚕饲养技术
教学目标:
让学员掌握桑蚕饲养技术,让学员能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农业生产实践,提高桑蚕养殖的经济效益。
培训学习地点:石门村
培训学习时间:4月18日
培训学习过程:
一、养蚕必须工具。
养一张蚕种需要蚕匾(蚕座)280尺2。
花竹簇35片(6支花),采桑箩、塑料膜、温度计、蚕网、消毒用具等。
饲养1--3龄小蚕种10
张需要蚕室12--15米2。
4--5龄大蚕每张种需12米2蚕室。
蚕室要求保温、隔热、防湿、光线均匀、通风、便于消毒。
养一张种大蚕贮桑面积约需5米2。
二、蚕室、蚕具消毒。
蚕室内外打扫干净。
蚕具放在流动水中清洗干净,在阳光下曝晒5小时以上。
把晒干的蚕具搬回蚕室内进行药物消毒。
蚕室内包括顶板也要喷药消毒。
消毒药液:用有效氯25%的漂白粉,每公斤加水24公斤,拌匀后盖密,静止1-2小时取澄清液消毒。
1000尺2用药液25公斤,消毒保持湿润半小时,待充分干燥后方可使用。
三、领种、催青与收蚁。
领种后要防日晒,雨淋、局闷。
蚕种要通风的竹笼或线架装好。
切忌用塑料膜、布料或报纸等物包装,以防闷坏蚕种。
回来后立即放到小蚕室催青。
催青,蚕种拿回后1-4天室内保持22℃,第5天起至孵化期,保质5℃。
如果春季室内温度低,则加火盆升温保温(用火炭,忌用柴烧),火盆离蚕种1米以上,以免烘死蚕种。
加火升温时要水补湿。
催青至第8天,蚕卵的一端有小黑点,叫点青。
一张种内有20%卵粒点青,用报纸将蚕种包好,把着卵粒面朝下,进行遮光制黑,使蚕卵发育一致。
从点青日起,第二天转青(卵面呈灰色),第三天蚁蚕出壳。
在出蚁当天早上5时,除去遮光物,开灯感光,促使孵化整齐一致。
3、收蚁。
春季气温低,在上午10时左右,夏、秋季在上午8时左右收蚁。
收蚁用桑要在当天上午采摘。
先自顶叶下第二片桑叶。
用桑量是收蚁量的4-5倍。
收蚁方法:将桑叶切成小方块,直接撒在蚕种纸上。
经10-15分钟后蚕蚁爬到桑叶上,然后把蚁蚕连同桑叶倒在蚕座纸上。
用鹅毛把细蚁蚕疏密摊匀。
蚁体清毒:收蚁后在给第二次桑叶前,用“防病一号”(蚁蚕体消毒专用药,小蚕用含甲醛1.25%,大蚕用含甲醛2.5%)用纱布袋装药粉均匀地撒落在蚕体上。
撒药量象一层薄霜即可。
经5分钟后,再撒一层焦糠(谷壳烧成黑色)隔开药粉。
而后再给第二回桑叶。
若有迟孵化的蚕种要继续遮光制黑,第二天早晨5时感光收蚁。
四、饲养管理。
1、小蚕(1-3龄)饲养。
1-2龄小蚕用塑料膜上盖下垫全防干育。
三龄只盖不垫半防干育。
一龄用叶,顶芽数下第三片叶。
二龄顶芽下第四片叶。
三龄用顶芽下第5-6片叶。
在露水干后上午10时左右摘叶。
蚕座内蚕头疏密以每头蚕要有2-3头蚕空间活动位置。
每昼夜给桑四回。
一龄给桑1.5-2.5层,二龄给桑2-2.5层,三龄给桑2.5-3层。
眠起处理:一龄蚕体色由青转为炒米色,体躯稍缩短,体发亮,身粘蚕粪粒,为催眠特征,立即加网眠前除沙。
二龄蚕体色由青变白色,体缩短、有蚕背蚕,体壁发亮紧张。
三龄体转乳白色,体肥短,体皮紧张发亮。
即加网眠前除沙。
眠
前除沙后给桑1-2回使蚕食饱就眠。
遇蚕眠不齐,再次加网引蚕上网,移到另一蚕座饲养至眠定。
适时饷食。
一批蚕中95%眠蚕已蜕皮,蚕儿爬动寻食就可饷食。
饷食用桑要新鲜,适熟偏嫩,各龄饷食前要进行蚕体蚕座消毒,而后加网给桑,在给第二回桑前起除。
2、大蚕饲养。
室内地面育或蚕座育。
地面育,把地面打扫干净。
中间放砖铺路走动工作。
用漂白粉消毒,待干后,地面撒一层石灰粉,再撒一层干净短稻草或谷壳,在5 龄蚕饷食给第二回桑后移蚕下地,每张种用地面积20平方米。
合理用桑;5龄用桑占全龄用桑的80%—85%。
第一、第二天及临熟前的两回叶控制给桑量,第三至第六天让蚕食饱。
第一天5斤,第八天6.5斤,第二天61斤,第三天75斤,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天各130斤左右。
除沙,每天除沙一次。
遇潮湿天气早晚各除沙一次。
蚕座要通气,每日用石灰粉消毒蚕体、蚕座一次。
如有蚕病要及时拾起集中在石灰缸中深埋。
(石灰要用新鲜熟粉尘灰)
五、熟蚕上簇及采茧。
5龄大蚕经过6—7天便开始吐丝结茧称为熟蚕。
当5龄蚕停止食桑,排除大量绿色软粪,胸透明。
体软而缩短,头部左右摆动找位置吐丝结茧,要及时送蚕上簇,将花簇每8-10张水平叠好,然后把熟蚕均匀地撒到花簇上,每张簇约撒熟蚕3市斤。
熟蚕上簇初期排尿多,要通风除湿气,切忌让风直吹花簇,春蚕室内保质5℃,夏季要避免30℃以上高温。
采茧适期。
春季上簇后6天,秋夏季上簇后4-5天。
采茧按上簇先后进行,不采吐丝尚未化蛹的茧。
轻采轻放,不要堆积过厚,以2-3粒平铺为宜,采茧时按上茧,双宫茧,次茧、下茧分别放置,选好茧后尽快出售。
不能即时运走,要在蚕座内放好,切不可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