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标识语英译技巧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国际交往日益增多,社会各界对英语的需求日益增长, 使用英语的范围也日益扩大。
城市公共场所, 旅游景点的中英双语标识语越来越广泛的被使用, 英语已自然成为中国一种通行的国际交流语言。
但是随着城市双语标识语的增多, 各种英语语用错误和不规范现象也随处可见, 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对外交流的国际形象。
中式英语(Ch ing lish)比比皆是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在学习使用过程中, 由于受母语及其文化和文际习惯的干扰, 加之英语水平有限, 凭自己主观想象, 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组合的不符合规范的英语。
例如, “暂停收款” 被译为“ Stop Cashier” , 这就是将中文逐字翻译的结果。
而实际上,只要用“Closed” 即可。
而“ 注意安全” 在有些地方被译为“Notice Safety” 。
按照这种翻译,就是在提示人们,担心别往安全的地方去。
而在英文中,一般用“Danger” ,既简单又有警示作用。
在某超市的外墙上, 有两条醒目的广告语:“天天低价” 和“每天都省钱” 。
其下面的英文分别为“low prices everyday” 和“today and any day payless” 。
这是典型的按照中文意思硬译成的英语。
表达同样的意思, 不如翻译成“All sale every day” 和” We save money for you” 更妥当些。
标识语翻译不符合语言礼貌原则同样的意思在英语中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 不同表达方式的差别
往往在于语气和情感, 而语气和情感的选择又取决于具体的环境, 所以英语标识的翻译一定要考虑具体的场合与对象,考虑被提示对象的阅读心理与情感, 意思正确只是翻译的第一步。
例如,“残疾人电梯” , 在很多商场里就被直接译成“Lift for the Disabled” 。
从语义上,这样的翻译是正确的,但从语言的人文关怀角度,“disabled” 指残疾人, 就显得不够照顾残疾朋友的感受, 如果翻译成“L ift for the Underp rivileged” , 就更符合礼貌和委婉的原则, 因为“ under p riveleged” 指地位不高的人,则更显出译者的人文关怀。
还有在很多公共场所都能看到“禁止” 这样的字眼。
如果直译成英语为“Don’ t” ,这样的翻译口气比较生硬,不委婉。
如,“Don’ t make noise” (禁止喧哗) , “Don’t pick the flowers”(禁止摘花)。
但如果翻译成,“Quiet, please” (请安静) 和“ Take care of the flow2ers, please” (请爱护花) ,则简练又营造了轻松的气氛。
【翻译技巧】
在翻译标识语时, 应根据标识语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特点和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将原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传递给目的语的接受者。
同样的意思在英语中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 不同表达方式的差别往往在于语气和情感, 所以标识语的翻译一定要考虑具体的场合与对象,根据不同的语境做不同的处理。
标识语的英译策略可有如下几点。
程式化翻译汉语表示禁止的标识语一般用“禁止/请勿+动词” 结构,而在英语标识语中常用“No +
名词或动名词” 的形式。
例如: 禁止吸食摇头丸“No Drugs” ,请勿将软包装的饮料带入场内“No Drinks from Outside” ,请勿乱扔废弃物“No L ittering” ,不准停车“No Parking” 。
汉语中表示“ 专用” , 英语可采用“ 名词+ ONLY” 的形式。
如员工专用Staff Only; 公交车专用BusesOnly; 贵宾专用VIP Only; 会员专用MembersOnly等。
习惯性表达翻译即在翻译时应按照英语的习惯, 而不能根据中文的字面意思进行生硬的翻译。
如车位已满“occupied” , 已预定“reserved” , 暂停服务请谅解“ Temporarily closed sorry for the inconvenience” , 电梯维修,暂停使用不着“ EscalatorOut of Service” 等。
这些标识语在英语国家中已经有其固定的的表达法,翻译的时候直接套用即可。
如果以上的说法中将“车位已满” 翻译成“The parking is full” 即不符合英语的习惯,反而会让外国人看不懂。
因此, 要根据具体的场合, 选择已有的习惯表达, 以期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反向翻译翻译时, 汉语里有些从正面表达的词, 译文中可从反面来表达; 汉语中有些从反面表达的词, 译文中又可从正面来表达。
如“请勿将头伸出窗外”, 如果将其译为“Don’ t put your head out of the window ” ,则会让人感觉语气强烈, 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和认同。
而如果从相反的角度来传达同一信息, “Keep head inside vehicle” , 这样更符合英语的习惯表达,也更委婉,让人易接受。
再如:人行道上禁止停车“Park off pavement” ; 请勿触摸“HandsOff” ; 请勿倒置“Keep Top Side Up” ; 请不要站在门口“Stand Clear of the Door” ; 请勿入内“Keep Off the Grass” 等。
不译英译的标识语是我国文化、传统和日常行为规范向外国人的一种传递,也必然会在外国人心中产生反应。
因此,在标识语的翻译过程中必须意识到,英译的标识语本身即是对我国思想文化的一种宣传,有些只是写给中国人自己看的标识语,如“禁止随地吐痰” 、“禁止乱写乱画,“ 禁止在公园内随地大小便” ,“禁止乱刻乱画” 等,这些标识语纯粹针对中国人写的,如果译出来会有损我国公民的形象,可以考虑不设此类标识语,或者不将此类标识语译成英语。
3结束语中英文公共标识语各具特色,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的不同,使得中文标识语的翻译出现了失误。
而标识语的翻译,看似小事,实则关系到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
因此,在进行标识语翻译时,应当准确择词,理解原文含义, 尊重译文读者, 遵从文化习俗, 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
姓名:雷鹏博
班级:英1201班
学号:201201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