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文学经典笔记

比较文学经典笔记

下面的内容可以出单选题,也可以出填空题或判断题。

必须熟记1.比较文学作为专用术语,在法国最早使用的是魏尔曼。

2.某些作品在国外的影响超出在本国范围内的影响,这种现象是超越影响。

3.创作小说《变形记》的现代奥地利作家是卡夫卡。

4.比较文学最本质的特点是可比性。

5. 中国西藏被外国作品描绘成世外桃源,这在比较文学影响的类型中属于虚假影响。

6.法国著名结构主义代表人物是罗兰.巴特。

7.比较文学不是文学,而是一种文学研究。

8.法国学派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影响研究。

9.“打鬼借钟馗”的道理在比较文学影响的类型里属于反影响。

10.与跨学科研究有关的模糊数学,其创立者是查德。

(模糊数学是美国应用数学家查德于1965年创立的。

)11.法国是举世公认的比较文学的发源地。

12.严复在《天寅论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的主张。

(信:忠实于原文,达:表达通顺,雅:文辞典雅。

)13.西藏地区流传的著名民族史诗是《格萨尔王传》。

14.当前中国学者较为认同的一种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15.比较文学是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与总体文学之间的中介与桥梁。

16.在影响研究中重点研究放送者的是流传学。

17.精神分析学的创立者是奥地利学者弗洛伊德。

18.存在主义的创始人是19世纪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

19.将比较文学称为历史--比较文艺学的是俄苏学者(前苏联)。

20.俄苏学派的特点主要是强调“类型学”,它实际上是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综合。

21.“中国学派”一词最早见诸文字的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

22.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比较文学条目的学者是乐黛云。

23.开办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的法国学者是魏尔曼。

(比较文学之父)24.率先提出阐发法的是台湾学者古添洪。

25. 中国翻译史上最早的翻译家是东汉人安清(安世高)。

26.先进的文学与后进的文学之间正常、互益的影响是正影响。

27.受白居易的闲适诗影响最大的日本古典名著是《源氏物语》。

28.受《一千零一夜》中框架式结构影响的意大利名著是薄伽丘的《十日谈》。

29.总体文学又被称为一般文学。

30. 第一部英译的中国小说是《好逑传》。

31.第一部法译的中国剧本是《中国悲剧赵氏孤儿》。

32.意识流小说名著《尤利西斯》的中文翻译家是天津的金隄。

33.基亚认为比较文学正确的定义应该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34.在影响研究中重点研究接受者的是渊源学。

35.法国作家司汤达描写爱情与革命冲突的主题的小说是《法尼娜.法尼尼》。

36.西方翻译史上,第一位翻译家是安德罗尼科斯。

37.将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圣经》译成德文的宗教改革家是马丁.路德。

(自他以后欧洲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翻译活动)。

38.高尔基称文学为“人学”,认为文学是表现人的。

39.日本现代表现“徒劳”主题的著名作家是川端康成。

40.受荷马史诗《奥德修纪》影响的意识流小说名著是《尤利西斯》。

41.在《比较文学》一书中确定并使用英文“比较文学”一词的英国学者是波斯奈特。

42.率先提出“平行研究”的是美国学者。

43.外国来华的和尚想要翻译佛经,需借“外书”来附和“内学”,这种方法称为“格义”。

(外书:中国道家,儒家学说中哲理上的名词术语。

内学:佛教教义中类似或等同的概念。

)44.将中国元代李行道的杂剧《灰阑记》改编为《高加索灰阑记》的外国作家是德国的戏剧大师布莱希特。

45.在《比较文学论》一书中提出“总体文学”的学者是梵.第根。

46.最早提出“世界文学”一词的学者是歌德。

47.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名言:任何规定都同时是否定。

48.京师同文馆成立于1862年。

(是中国最早的翻译机构)49.欧洲第一位翻译家是安德罗尼科斯,将古希腊的《奥德修纪》译成拉丁文(罗马文字)。

50.《圣经》被译成1884种不同的语言和方言,并具有了全球性质和影响。

51.文学与艺术包括文学与绘画和文学与音乐。

52.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原型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是“集体无意识”。

53.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西方发展较早,19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在法国和德国形成。

54.中国翻译事业始于东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

第一位翻译家是安清(安世高),他将《佛经》译成中文。

55.17世纪初,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

56.近代,中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语法专著《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第一个深入探讨了翻译理论,并提出了“善译”的主张。

57.作为一种哲学的社会思潮,结构主义出现在存在主义之后,是对存在主义哲学的一种反拨。

58.法国结构主义代表人物罗兰.巴特,在《论拉辛》一书中,对拉辛剧本的情节进行了高度抽象,分析出一个公式:A爱B,而B不爱A,A对B拥有全权。

59.在“变形”作品中,人变成某种动物,实际上是人类发展到文明阶段后,一种返祖心理的反映。

60.从跨文化角度,重新审视文学这一社会现象,是21世纪比较文学发展的总趋势。

以下内容可以出多选题,名词解释或简答题。

1.比较文学的一般性质有:可比性,开放性,宏观性,理论性。

2.钱钟书的比较文学定义:钱钟书认为“比较文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则专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

3.法国学者卡雷的比较文学定义: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品之间的关联,它格外注重被研究对象之间的事实联系。

(此后,人们将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称为法国学派)4.乐黛云的比较文学定义: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是历史的比较研究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互相作用的过程,文学与其它艺术形式以及其它意识形态相互关系的学科。

5.平行研究题材学主要有神话传说题材和民间文学题材两大类。

6.美国学者雷马克的比较文学定义: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它表现领域的比较。

7.季羡林的比较文学定义:季羡林将比较文学的定义严格划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比较文学指把不同国家的文学加以比较。

广义的比较文学指文学与其它学科的比较。

包括文学同社会科学的比较,及文学同自然科学的比较。

8.在影响研究中,影响的类型主要有:虚假影响,单向影响,双向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正影响,反影响,负影响,回返影响,超越影响。

9.法国学者基亚的比较文学定义:法国学者基亚指出,比较文学并非比较。

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正确的定义应该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10.正影响:正影响就是先进的文化,文学与后进的文化,文学之间的正常,互益的影响。

11.题材学:平行研究中的题材学主要研究同一题材在不同的民族文学中的不同形态及其文化历史。

研究的重点在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文学的相同题材上。

12.平行研究:平行研究指把并无直接关系的不同民族文学,在主题、题材、文体、情节、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学内部的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作为研究重点,经过推理分析,得出某种规律性,理论性的结论。

平行研究是美国学派提倡的重要方法。

13.双向影响:两个民族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现象就称为双向影响。

这种影响较为普遍。

如中日文学,中法文学,英美文学等。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双向影响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绝对的。

14.单向影响:一国文学单方面接受别国文学的影响,而没有或不可能产生反影响的现象就是单向影响。

这种现象较为罕见。

如古希腊文学对罗马文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对越南文学,朝鲜文学的影响等。

单向影响是相对的,它只存在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

(当代中越文学,中朝文学就是双向影响了。

)15.平行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主题学,题材学,文类学,比较诗学。

16.影响研究中的渊源学,根据法国学者梵.第根的分类,渊源的方式有:笔述渊源,口传渊源,印象渊源,直线式渊源,集体渊源五种方式。

17.跨学科研究的范围主要有:文学与自然科学,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艺术。

18.流传学:流传学是以放送者为研究的起点,以接受者为研究的终点,探求一件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化,一种国别的文学在国外的成就,声誉,反响的学问。

其研究的核心是放送者对接受者的影响。

19.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是研究文学与周边学科的关系。

通过这种关系的研究,来反观文学,找出文学自身的某种规律。

它具有边缘性的特点,专门探求文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范围是文学与周边学科之间的交感区域。

20.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早的研究方法,它奠定了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

影响研究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包括作品、作家、文学思潮等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作为研究的重点。

它是法国学派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21.平行研究中的文类学研究的重点是缺类研究,文学风格研究和不同文体比较。

22.回返影响:一国文学中的某些因素,为某个外国作家所接受,并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回返的现象就是回返影响。

23.前苏联的翻译理论研究,形成两种学派。

一是语言学派,认为翻译属于语言学研究的范畴,主张在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的“等值翻译”,以语言学家弗道罗夫为代表。

另一种是文艺学派,认为翻译属于美学范畴,是一种文学创作,但要服从“反映原文形式和内容统一”的要求。

以翻译家加切奇拉泽为代表。

24.渊源学:渊源学又称源流学。

是一种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

它是从接收者的角度,去探求放送者即输出影响者。

一个作家或一种文学在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方面曾经吸收和改造过的外来因素。

即溯本求源,顺藤摸瓜,揭示出接受者与放送者之间的某种因果关系。

25.影响:美国学者奥尔德里奇认为,影响是一种存在于某一作家的作品中的东西。

如果这个作家没有读过某个前辈作家的作品,这种东西是不会存在的。

26.媒介学:媒介学是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文学之间,产生影响这一事实联系的具体途径、方法、手段及其因果规律的学问。

27.平行研究中,主题学研究的主题有:1)爱情与义务冲突的主题。

2)不相识的父子相残的主题。

3)大家族盛衰史的主题。

4)描写战争的主题。

5)描写人总有一天会被赶出乐园的主题。

6)描写生死恋的主题。

7)描写反咬一口的主题。

8)描写市民心态的主题。

9)描写英雄的主题。

28.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中的媒介学,一般把媒介者分为个人,环境和文字材料三大类。

29.比较文学跨世纪的现状与特点主要有:1)理论化倾向。

2)东西方比较文学研究趋向。

3)中外文学关系史的研究。

30.一般文学:一般文学是指为了找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对所有的文学现象所进行的全面,综合性的研究。

总体文学又称一般文学。

31.总体文学:总体文学又称一般文学,是由法国学者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中提出的。

它是指为了找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对所有的文学现象所进行的全面,综合性的研究。

32.民族文学:民族文学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那些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它们遵循共同的美学标准,所保留下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质的书面与口头文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