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和编制范围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1.3编制原则 (1)二、工程概况 (2)2.1、工程概况 (2)2.2、设计标准 (2)2.3、平面设计 (2)三、施工方案 (2)3.1、施工方法 (2)3.2、施工顺序 (4)3.2.1、模板制作与安装 (4)3.2.2、钢筋制作及安装 (7)3.2.3、混凝土浇筑 (10)3.2.4、后张施工法和措施 (12)3.2.5 管道压浆 (16)3.2.6、封锚 (18)3.2.7预制质量控制标准 (19)四、施工进度计划 (20)五、材料、设备、人员进场计划、资源安排 (20)5.1、材料计划 (20)5.2、机械、设备安排 (21)5.3、施工劳力安排 (21)六、资金计划 (21)七、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1)7.1、预制梁质量保证措施 (21)7.2、预制梁成品保护的保证措施 (22)7.3、防止混凝土蜂窝、麻面措施 (22)7.4、防止露筋技术措施 (22)7.5、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23)7.6、防止混凝土错台、色差、冷缝、气泡的措施 (23)八、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23)8.1、安全目标 (23)8.2、安全保证体系 (24)8.3、安全保证措施 (26)8.3.1预应力施工安全措施 (26)8.3.2、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措施 (26)8.3.3、机械安全措施 (27)九、雨季施工安排 (28)十、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28)10.1、质量目标 (28)10.2、创优规划 (29)10.3、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29)10.4.自检体系 (30)10.5、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31)十一、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 (32)11.1、工地植被及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 (32)11.2、水环境保护措施 (32)11.3、动物保护措施 (33)11.4、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33)11.5、降低噪音措施 (33)一、编制依据和编制范围1.1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3)S306崔木至麟游县城段公路改建工程CL-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S306项目办关于编制施工专项方案有关要求的通知(5)S306崔木至麟游县城段公路改建工程CL-1标施工图纸。
1.2编制原则本方案主要针对山神沟大桥、杜水河大桥预制箱梁施工。
1.3编制原则⑴积极响应招标文件中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规定,严格遵守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合同协议条款及补充协议内容。
⑵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组织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工程安全。
⑶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保证组织体系,针对本标段工程特点和质量目标的要求,加强过程控制,从各个环节上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⑷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土地,保护农田。
⑸树立系统工程的理念,统筹分配各专业工程的工期,搞好专业衔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以关键线路为中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工期、资源优化;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⑹积极采用、鼓励研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
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S306崔木至麟游县城公路改建工程起点位于崔木镇S306与崔(木)西(湾)路交叉处,而后利用既有S306线向南,止于南坊东路接现有S306,线路全长28.957km 。
本标段起止桩号K19+217.9-K23+395,位于麟游县城东南境内。
标段长4.177km,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桥梁、涵洞、隧道及绿化工程,其中路基长2.55km,大中桥长538.68m/三座,隧道长1092m/2座,涵洞9道/123.5延米。
2.2、设计标准按照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为60km/h,桥宽宽度:11m+2*0.5m护栏。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先简支后连续;设计洪水频率:按1/100设计。
2.3、平面设计线路总体走向为东北西南方向,线路北起K19+217.9,以桥梁跨越杜水河后,以路基和涵洞穿马家沟,在K21+460处以630m长马家沟隧道穿过山后与山神沟大桥相接,跨越山神沟后,以高路堑形式穿过山梁后,在K22+748处以462m长山神沟隧道穿过山后与康家沟1号桥连接,全长4.177Km。
本标段共有桥梁3座,总长度538.68m。
共有预制20m箱梁92片,16m空心板梁36片。
三、施工方案3.1、施工方法箱梁预制施工工艺流程箱梁预制施工工艺流程图第一制梁场设置10个20米箱梁台座,每个台座使用循环周期为10天,每个月生产箱梁30片;第二制梁场设置8个20米箱梁台座,每个台座使用循环周期为10天,每个月生产箱梁24片;台座面板采用6mm钢板,台座侧面采用50槽钢加固,槽钢顶面保持水平,与钢板进行焊接。
槽钢通过预埋的纵向Φ12钢筋与混凝土台模连成一个整体。
在台座侧面上开设与箱梁模板配套的螺栓孔以便与梁模进行连接。
箱梁预制采用定型钢模板,20米箱梁边梁模板3套,中梁模板2套,内模3套;外模面板均采用6mm厚钢板。
外模在顶板、底板设置直径为20毫米,间距为1米的精轧螺纹钢拉杆进行加固。
3.2、施工顺序3.2.1、模板制作与安装制梁模板采用钢模,钢模板由侧模、底模、端模、拉杆及联结件组成。
3.2.1.1 模板制作(1) 模板的尺寸与长度(分扇长度和组拼后总长度)要求准确;模板面要平直,转角要光滑,焊缝要平顺;每扇连结螺栓孔的配合要准确;端模要平正,预应力孔道预留孔的位置要准确;每扇底脚要平直;两侧止浆胶条应顺直、完好。
(2) 模板制成后,应整体编号、单扇检验、组装试拼检验,对不合格的部位进行整修,并分节编号。
(3) 模板制成后,应平整存放或立放,严禁重叠堆放,防止变形。
3.2.1.2 模板安装前检查(1) 模板安装前,应检查模板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并清除模板上的灰渣;检查震动器支架及模板焊缝处是否有开裂破损,如有均应及时补焊、整修合格。
(2) 检查端模上预埋支承垫板是否安装齐全、牢固;检查桥梁支座垫板位置是否正确,有否位移、偏斜现象。
(3) 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上应涂脱模剂,脱模剂采用厂制专用脱模剂,严禁使用机油、柴油混和物作脱模剂。
涂刷脱模剂时应注意油量少而均匀,做到不漏涂而板面又不积聚。
(4) 检查吊装模板所需用的吊具、穿销、钢丝绳是否安全、齐备;检查模板安装时所需的各类联接件、紧固件是否齐全。
3.2.1.3 模板安装(1) 侧模安装:每扇侧模安装步骤:龙门吊将侧模吊至安装位置后,应在两端扶住模板,防止模板碰撞钢筋骨架;待模板就位后然后用拉杆将两扇模板加固;接着上以次方法逐扇安装。
(2) 内模安装:待底板腹板钢筋检查合格后,立即将提前拼接好的内模进行安装。
(3) 端模安装:龙门吊将端模稍起离底板,并借助撬棍将端模下边脚贴靠底模端面,校直锚垫板处的波纹管,龙门吊落钩,使端模支承于支座板上,打入铁楔,使之处于设计位置。
(4) 锚垫板安装:在压浆孔中塞入泡沫以防止水泥浆进入压浆孔。
若锚垫板与端模表面不密贴,应垫泡沫塑料板。
锚固螺栓须安装齐全、牢固。
3.2.1.4 模板校正(1) 端模横向校正:从端模顶部中心线点吊线锤,使线锤与底模中心线吻合。
如偏斜量大于2mm,采用撬棍或千斤顶进行调节,直至合格。
(2) 侧模校正:两头端模校正完毕后,从两端模顶部梁体中心线点拉线,绷紧,从一端向另一端测量。
如有超限处,则根据超限大小和方向,采用模板两侧斜拉杆进行调整,同时检查相邻侧模间有无错台现象。
以校正的模板应将所有紧固件再次检查、紧固(包括斜撑、铁楔子、合模螺栓等)。
3.2.1.5 模板安装质量要求(1) 模板安装完毕后,由工班长和质检人员共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允许转入下道工序(2) 支座板与底模钢板,端模与支座板,锚垫板与端模,联结角与模板应密贴,横向联接孔活动模板与侧模应密贴。
如有不密贴之处,可采用用泡沫进行堵塞。
(3) 铁楔、联结螺拴、斜撑杆件、泄水管成孔装置、拉杆等安装牢固,齐全完整。
(4) 波纹管道顺直无死弯。
3.2.1.6 看模守漏(1) 桥梁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检查模板状况,发现模板有漏浆情况及时用泡沫进行封堵。
(2) 铁楔、斜撑、拉杆、联结螺拴等紧固件如有松动,应立即打牢、拧紧。
(3) 发现有模板上浮、严重跑模或其它重大问题,应通知停止浇筑,并立即通知技术人员和现场调度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3.2.1.7 模板的拆除(1) 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脱模强度后,可以松紧固件。
一般先松顶板拉杆,再拆子母铁楔(每扇模板剩端头两处不拆,龙门吊吊起模板后,方能拆除)、斜撑、联结螺拴及横向联接活动模板。
(2) 拆端模:拆除紧固件后,在模板上安装好吊具并持有一定的力,用两台千斤顶同时施顶,当端模离开梁体l~2cm后,在梁面和底板处分别用撬棍将端模拔离梁体,并吊开。
(3) 拆外侧模板:拆除紧固件后,在模板上安装好吊具并持有一定的力,去掉支撑,使模板落下,用龙门吊将模板拉离梁体。
(4) 拆模后应及时对预留预应力孔道实施临时性堵塞,防止雨、雪水或杂物进入孔道。
3.2.1.8 拆摸注意事项(1) 拆模时不得用大锤敲击模板,严禁将撬棍插入梁模间撬开模板。
(2) 施顶时,加力应均匀、同步,防止模板变形。
顶杆设置应尽量水平,防止模板顶裂桥面板。
按指定位置吊装时,要细心平衡,防止撞击梁体其他部位。
(3) 拆卸完模板后,将板面及联结角表面灰浆清除干净、涂刷隔离剂,并应对拆模造成的梁体缺陷尽早修补。
(4) 同一片梁的模板拆除后,按编号集中立放或平放于坚硬平整的地面上。
模板立放时,必须特制安放支架并注意模板安放倾斜度,防止倒模。
(5) 拆下的楔子、斜撑、销子、桥面拉杆及横向联接活动模板等,应堆放整齐,如有损坏丢失,应及时检修、配齐。
(6) 立拆模时,起吊设备必须由专人负责指挥,拆模人员应注意密切配合,相互提醒施工环境的安全。
3.2.2、钢筋制作及安装3.2.2.1钢筋的调直采用钢筋调直截断机作业,其工艺流程为:备料→调直机调直→截断→码放→转入下道工序。
调直工艺如下:(1) 将需调直的盘条钢筋上吊放在距调直机约3~4m处,将调直机限位器长度调至钢筋所需的长度(如长度超出调直机支架范围,则需将支架延长),人工放盘,将盘条一端喂进调直机的调直筒内。
(2) 开动调直机,钢筋开始自动调直并按调直机限位器所确定的长度自动截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