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女装结构设计---衣领结构设计(下)

女装结构设计---衣领结构设计(下)

第五节 翻驳领
翻驳领是领面与驳头一起向外翻折的领型
翻驳领的应用: 西服领,青果领等。 翻驳领的特点: 领面一般比其它领型大,并且线条明快,流畅, 在视觉上常起到阔胸,阔肩的作用,给人以大方、 庄重的感觉。
翻驳领
西装领的制图与设计
一、驳领结构及名称
二、驳领的结构设计方法
• (一)借助衣身绘领法 • (二)肩线折叠法
六.驳领制作工艺缝 合领里领面制作领子——缝合挂面——缝制驳头——缝制 领角——缝合串口线——缝合领下口线和领圈
驳领款式变化
驳领款式变化
复习思考题
• • • • 1.驳点是如何定位的? 2.驳口基点是如何定位的? 3.驳口线和串口线是如何定位的? 4.为何要有翻领松度?影响翻领松度的因 素有哪些?如何计算翻领松度 • 5.八字领的采寸配比是怎样的?
练习:绘制以下款式结构图
款式变化
7.根据后领弧长、底领宽、翻领宽及翻领度画出后领形状 0.9ho
h+ho
0.8ho
2(h-ho)
1、根据图片效果确定 基点和驳口底点 2、根据图片效果确定 领片和驳头形状 3、以驳口线为对称轴把 领片和驳头形状镜像过 去 4
2
4、按如上的作图方法 把领片的结构图画完整
(二)肩线折叠法 此种方法适用于翻领松度大的驳领。采 用此法设计驳领也分为四步进行,见图示。
(四)翻领松度的计算方法:
举例说明 底领和翻领的宽度分别为6和3cm,驳点上升二个扣位即20cm,以基 本翻领松度2.5cm来计算,此款驳领倒伏量=2.5+2+2=6.5cm
翻领松度的定性讨论 (1)倒伏量与翻驳点的位置选择有关。 (2)翻领宽度与领座高之差的变化,对倒伏量的影响。 (3)面料性能对倒伏量的影响。 (4)有无领嘴。
(五)驳领的采寸配:◎>○>△(0.5cm上)≈□
(六)驳领领型变化点
以上是常规八字领的采寸配比,实际上驳领型的设计是存在很大设计空 间的,要根据款式需要进行设计,下面是驳领领型变化的图示
四.驳领结构设计举例 (一)双排和戗驳领
(二)女式双排扣燕领
(三)女式青果领
五.驳领挂面的确定
挂面宽度=前中心线向侧缝量取6——8cm
(一)借助衣身绘领的做图步骤 1.确定衣身基本框架
(B=100 s=41 WL=40)
2.确定驳点位置
驳点上下定位:理论上可自由设计 一般二粒扣驳点在WL线附近 一般三粒扣驳点在WL线上10cm左右 一般一粒扣驳点在WL线下10cm左右 驳点左右定位:由搭门量决定 单排扣搭门宽根据服装的种类和钮扣的 大小决定 一般衬衣为1.7-2cm;上衣为2-2.5cm; 大衣为3-4cm。 双排扣搭门由个人爱好和款式来决定 一般衬衣为5-7cm;上衣为6-8cm;大衣 为8-10cm。
3.确定驳口基点位置
4. 确定驳口线
底领宽=2.5-5cm 本例底领宽采用3cm 翻领宽=底领宽+1-2cm 本例翻领宽采用4cm 由肩颈点沿肩线方向延长 0.8领底宽=3*0.8=2.4cm 得到驳口基点 由驳点和驳口基点连线 得到驳口线
5.确定串口线位置
6. 画出驳头
串口线位置的高低和倾斜 的角度理论上可自由设计,但 常规八字领一般是这样定位: 由前领深的1/2和前颈点相连 成斜线并沿长 作一条线与串口线平行, 并令其距离等于8cm,得到 A点 连接A点和驳点成直线, 将其修正为弧线,得到驳头
三、驳领制图的设计要点 (一)驳领主要构成因素:底领宽、翻领宽、 驳点位置
底领宽=2.5-5cm 翻领宽=底领宽+1-2cm 驳点上下定位:理论上可自由设计 一般二粒扣西装驳点在BL线附近 一般三粒扣西装驳点在BL线上10cm左右 一般一粒扣西装驳点在BL线下10cm左右 驳点左右定位:由搭门量决定 单排扣搭门宽根据服装的种类和钮扣的大小决定 一般衬衣为1.7-2cm;上衣为2-2.5cm;大衣为3-4cm。 双排扣搭门由个人爱好和款式来决定 一般衬衣为5-7cm;上衣为6-8cm;大衣为8-10cm。
(二)驳口线和串口线的确定方法
1.驳口线的确定方法:由驳点和驳口基点连线而成驳口线 的变化如下图
驳领的基本制图
基点位置的设计
(二)驳口线和串口线的确定方法
2.串口线上下及角度定位理论上可自由设计 一般可把前片竖开领分成二等分,和前颈点连线来定位
(三)关于翻领松度
1.为何要设计翻领松度: 是为弥补领外口长度的不足 2.影响翻领松度的因素: (1)主要因素:底领和翻领的差值;驳点位置的高低 一般翻领和底领的差值在1cm的基础上每增加1cm,翻领松度在 2.5cm的基础上增加1cm; 驳点每上升一个扣位即10cm翻领松度在 2.5cm的基础上增加1cm (2)次要因素:面料弹力及有无领嘴 一般弹性好的翻领松度小如天然或粗纺织物;弹性差的翻领松度大 如人造或精纺织物 有领嘴的翻领松度小;无领嘴的翻领松度可在有领嘴的基础上增加 0.5cm
肩线折叠法绘图步骤
• 1.确定驳口线:在前衣身上设计驳口线,方法同 第一种方法。 • 2.设计翻领松度:将前衣片小肩线延长,将前后 衣片颈侧点重叠,前后小肩线反向折叠。折叠量 小,翻领松度大,折叠量大,翻领松度小。 • 3.确定肩领:在后中心线处截取底领宽bcm和翻 领acm。由于翻领松度大,领下口弧线与领窝弧 线在颈侧点附近重叠量大,为了保证领下口弧线 与领窝弧线的长度相等。 • 4.仿绘驳头,确定串口和绘出领下口弧线、领窝 弧线:同第一种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