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口语与普通话》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教师口语与普通话课程代码:1114适用专业:学前教育总学时:64(其中实践教学22课时)学分:4第一部分课程描述一、课程概述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参照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技能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可分为四个模块:基础素养模块、教育素养模块、艺术素养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
教师口语与普通话课程属于艺术素养模块。
基础理论课程为学生奠定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也是“教师普通话”的先修课程。
教师口语与普通话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普通话语音训练;朗读训练;听话训练;态势语训练;口语表达训练;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训练。
二、课程定位《教师口语与普通话》是一门针对大专层次幼师的教学特点,让学生在掌握口语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口语能力训练的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通过对语音知识的理解和口语材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普通话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从事学前教育职业的口语能力,进而养成学生热爱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幼教事业的精神和品质。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版块:一是普通话训练。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能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正确熟练地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能够说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不低于国家普通话水平二级甲等。
能够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流畅地朗读各种常用文体。
二是口语表达训练。
通过练习,说话文明礼貌,仪态大方,有中心,有条理,口齿清楚,语句正确,能够准确、简洁、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能够在公众场合作恰当的即席发言,能够进行一般的演讲和辩论。
在不同场合的语言交际中,应对机敏。
掌握口语表达的基本形式,讲故事、即兴说话、演讲、辩论等。
三是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训练。
通过学习,学生能具有指导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职业口语能力,能够引导幼儿正确地运用口语进行交往,能够适当地运用儿童化语言和态势语开展教育活动,能够生动地朗读、讲述、表演幼儿文学作品。
在《教师口语与普通话》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实现过程中,借鉴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材料的朗读,纠正学生的发音,提高他们的普通话能力,掌握朗读技巧,再辅以对原作的复述,培养学生敢说的能力和思辨的能力;通过读词、复述、演讲、讲故事、即兴说话、朗诵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帮助学生较好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师示范与学生试讲、学生互评分组辩论等形式相结合。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了实践训练、模拟教学、案例教学法、角色表演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但主要介绍以下两种:1.模拟教学法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走上讲台的机会,通过仿真课堂,学生扮演教师角色,训练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提高他们职业口语表达能力,进而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脱节的问题,完成学以致用的转化。
2.案例教学法指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
案例教学通过各种各样的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探索寻求处理各种教育教学问题的经验。
以案例为载体,通过学生对案例的研讨,学生能力得到发展,主体地位得以体现,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高。
四、课程基本目标教师普通话是根据发展基础教育的需要、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需要开设的,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教师普通话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一)应做1.能够用标准和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一般口语交际和开展教育、教学等工作;做到熟练地发准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掌握语流音变的规律,具备一定的方言辩正能力。
2.普通话水平测试达到二级甲等的人数应达到95%以上(具体视学生基础及方言情况而定)。
3.应能脱稿并熟练讲述10个以上的幼儿故事,并使用恰当的体态语。
4.能按所给主题较流利地即兴说话2分钟。
5.能较准确、熟练地使用谈话用语、活动指导用语、游戏指导用语等幼儿教师职业口语。
6.能在集体面前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演讲、主持等,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
(二)应会1.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发声技能,做到语音标准。
能够用标准和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进行一般口语交际和开展教育、教学等工作;做到熟练地发准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掌握语流音变的规律,具备一定的方言辩正能力。
2.掌握一般口语交际技能。
做到听话准确,理解快,记得清,有一定的辨析能力;说话清晰、流畅,得体,有一定应变能力,语态自然大方。
3.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口语的基本技能。
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和其他工作情景的需要,调控声音的高低强弱,掌握语气、语调、顿连、重音、节奏等口语修辞技巧,口语表达做到科学、严谨、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三)应知1.教育师范生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
了解普通话语音知识。
2.了解口语表达的特点和要求,掌握演讲、即兴说话和讲故事等的技巧。
3.了解教育、教学口语的特点和要求,初步掌握教学环节的口语技能和常用的教育口语技能。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一、课程教学框架设计与学时安排《教师口语与普通话》课程在一年级第二学期、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出。
总课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42学时,实践22学时。
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课程教学进程表时作适当调整。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及要点1.项目一:普通话训练1.1 任务一:普通话基本概念、语音的基本概念及性质【目的要求】:应知了解普通话的概念及其语音特点。
了解中国方言区。
了解语音的性质。
了解语言的四要素和基本概念。
应会掌握普通话的基本知识。
掌握语音的基本知识。
掌握语言与语音的关系,区分书面语与口语。
掌握汉语拼音方案。
应做培养比较准确地听、说普通话的能力。
【主要内容】:重点掌握普通话的概念及其语音特点。
掌握音节、音素、元音、辅音、声母、韵母、声调等基本概念,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普通话训练的关键所在(从发音器官、发音方法及声韵调入手)。
难点了解本方言区的语音特点,通过语音训练,有针对性的纠正自己的方音。
1.2 任务二:声韵调及音节的语音训练【目的要求】:应知了解声母、韵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了解声母、韵母的分类。
了解普通话的调类、调形、调值。
了解双声、叠韵和押韵。
了解音节的结构。
了解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
应会掌握普通话词语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
掌握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
掌握辨正声韵调配合的方法。
应做读准21个声母、39个韵母。
读准普通话词语的声调。
【主要内容】:重点普通话语音训练(1)声母针对江苏省方言特点,重点区分前鼻音n边音l;区分翘舌音zh、ch、sh和平舌音z、c、s。
(2)韵母重点区分前鼻韵尾-n和后鼻韵尾-ng,带-eng、-en、-ing、-in 韵母的字词为重点训练材料;区分圆唇与不圆唇单韵母:o—e和u—v。
(3)从动程的角度区分单韵母与复韵母:o—ao、ou、uo;e—ai。
(4)四声准确;声调的调值到位;变调。
难点读准21个声母、39个韵母。
1.3 任务三:语音流变【目的要求】:应知了解轻声和轻声的特点、用途。
了解儿化和儿化的规律及儿化的用处。
了解上声及“一”、“不”的变调。
了解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
应会掌握轻声、儿化、上声及“一”、“不”的变调和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
应做能读准轻声、儿化。
能按照变调规律朗读词语、句子和段落。
【主要内容】:重点掌握轻声、儿化、上声和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
难点读准轻声、儿化、上声和语气词“啊”的音变。
1.4 任务四:语音规范化【目的要求】:应知了解什么是语音规范化。
了解语音规范化的要求。
应会掌握轻声和儿化的规范。
掌握异读词的规范。
掌握误读字的正音。
应做能读准轻声、儿化。
能读准异读词。
能读准易误读的字。
【主要内容】:重点掌握轻声和儿化的规范及异读、误读字词的正音与规范。
难点掌握异读、误读字词的正音与规范。
2.项目二:朗读训练【目的要求】:应知了解什么是朗读。
了解朗读的作用及朗读的基本要求。
了解朗读训练和口语表达的密切关系。
了解四种文体朗读的不同方式。
应会掌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
根据作品的内容、风格,确定朗读的目的,把握朗读的基调。
掌握四种文体朗读的基本技巧。
应做学会用朗读的技巧,用普通话准确、流利、生动的朗读不同体裁的作品。
【主要内容】:重点(1)朗读的概念、作用及基本要求。
(2)朗读的技巧、形象、逻辑感受训练;重音、停连、语气和节奏训练。
(3)诗歌、散文、故事、小说四种文体的朗读训练。
难点掌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
3.项目三:听话训练【目的要求】:应知明确听话训练的重要性。
了解听话能力的主要内容。
了解听话的技巧。
应会掌握听话要领。
掌握边听、边写、边快速记录要点的技巧和方法。
在听话过程中,锻炼边听、边归纳、边做出合理推测和准确判断的能力。
应做培养较强的听话辨析能力。
养成良好的听话习惯。
【主要内容】:重点掌握听话的技巧,进行听写、听记及听测组合能力的训练。
难点通过听写、听记及听测组合能力的训练,提高听记技能。
4.项目四:态势语训练【目的要求】:应知了解什么是态势语以及态势语的主要内容。
了解态势语在一般口语交际和教师职业口语中的作用。
明确态势语训练的基本要求。
应会正确运用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
掌握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运用的要领。
应做初步养成态势语运用的良好习惯,使口语表达更富表现力。
【主要内容】:重点掌握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运用的要领。
难点在口语表达时恰当使用态势语。
5.项目五:口语表达训练5.1 任务一:独白体说话训练【目的要求】:应知了解讲故事的要求。
了解即兴说话的特点和要求。
了解演讲的作用、特点和类型。
了解看图说话的要求。
了解复述的种类和要求。
应会掌握并熟练运用讲故事的技巧。
掌握即兴说话的技巧。
掌握演讲的基本技巧。
掌握看图说话的技巧。
掌握复述的技巧。
应做能够流畅、生动地讲故事。
能根据话题要求即兴说话。
能进行一般性的命题演讲。
能够清楚、连贯地讲述单幅、多幅图。
能够详细复述、概要复述、创造性复述。
【主要内容】:重点进行复述、看图说话、演讲、即兴说话及讲故事训练,其中要求能完整、流畅、生动地讲述至少10个故事。
难点能够完整、流畅、生动地讲故事,做到态势语自然、得体,语言生动、形象。
5.2 任务二:会话体说话训练【目的要求】:应知了解交际语的内容、特点及作用。
了解辩论的形式、特点及作用。
应会掌握交际语表达的技巧。
掌握一般的辩论方法和技巧。
应做在相关的社交场合能够自然、得体地运用交际语。
能进行一般性地辩论,做到思维敏捷,论说有理有力。
【主要内容】:重点了解交际语的特点及不同交际语语体的类别;掌握交际语的特点及技巧。
难点掌握交际语表达的技巧。
6.项目六: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训练【目的要求】:应知理解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的特点。
了解幼儿教师职业口语四种类型和训练要求。
应会初步掌握调节音量、变换音色、表达清晰、语言通顺及运用修辞方法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