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第1讲力学实验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2)对有测量数值且实验要求根据数据分析验证结果的,一般 要进行分析归纳,通过作图、计算、测量进行比较验证,随着 高考改革逐步深入,验证性实验试题逐渐减少,往往将验证性 实验变化为设计性、探究性、研究性实验,对于这种实验题型 的变化,我们复习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探究性实验 1.包括的课题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探究动能定理.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2.从实验的过程上进行比较 方式 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①实验目的 ②实验器材 ③实验原理 ④实验步骤 ⑤数据分析 ⑥实验结论
实验 过程
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 ⑤分析与论证 ⑥评估 ⑦交流与合作
(2)弹簧秤的读数为 2.10 N,选标度 合力的图示如图所示. (3)经测量,合力 F 合= 3.3 N.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用图象处理数据的四个要点 (1)作图一定要用坐标纸,坐标纸的大小要根据有效数字的位数和 结果的需要来定; (2)要标明轴名、单位,在轴上每隔一定的间距按有效数字的位数 标明数值;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第1讲 力学实验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一、误差和有效数字 1.误差 误差 产生原因 大小特点 总是偏大或 偏小 可能大可能小 减小方法
实验仪器不精确 系统 实验原理不完善 误差 实验方法粗略
偶然 误差 测量、读数不 准确
更新仪器完善实验 原理
画图象或取平 均值
栏目 导引
3.探究性实验过程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内容上具有不确定
性,结果与多种因素有关,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热点一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命题规律: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读数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题 型为填空题.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l (2013· 高考安徽卷)(1)根据单摆周期公式 T=2π , 可 g 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 1 所示,将细线的上 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就做成了单摆.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纸带数据的处理 (1)由纸带确定时间: 要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之间的区别与 联系,为便于测量和计算,一般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这样 时间间隔为Δ t= 0.02× 5 s=0.1 s. (2)求解瞬时速度: 利用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 刻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求打某一点的瞬时速度,只需在这 一点的前后各取相同时间间隔 T 的两段位移 sn 和 sn+ 1,则打 n sn+ sn+ 1 点时的速度 vn= . 2T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示数如图 2 所示,读数为 18.6 ________mm.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2)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合金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利用螺旋测微 0.007 器测定合金丝直径的过程如图所示,校零时的读数为______
0.638 mm,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mm.
栏目 导引
(3)图上的连线不一定通过所有的数据点,应尽量使数据点合理地
分布在线的两侧; (4)作图时常通过选取适当的坐标轴使图线线性化,即变曲为直,
虽然图象法有许多优点,但在图纸上连线时有较大的主观任意
性,另外连线的粗细、图纸的大小、图纸本身的均匀程度等, 都对结果的准确性有影响.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2)设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恒为f,计算出阻力做的功W及自行车的 初速度v.改变人停止蹬车时自行车的速度,重复实验,可以得到 多组测量值.以阻力对自行车做功的大小为纵坐标,自行车初速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范例
(2013· 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联考)某学习小组利用自
行车的运动“探究阻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人骑自行车 在平直的路面上运动,当人停止蹬车后,由于受到阻力作用,
自行车的速度会逐渐减小至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阻力
做功使自行车的速度发生变化.设自行车无动力后受到的阻力 恒定. (1)在实验中使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获得某一速度后停止蹬 车,需要测出人停止蹬车后自行车向前滑行的距离s,为了计算自 人停止蹬车后自行车滑行的时间t 行车的初速度v,还需要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物理量的名称及符号).
用作图法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如解析图所示 53(说明:±2范围内都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m ;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2.10(说 (2)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 明:有效数字位数正确,±0.02范围内都可)如解析图所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同时利用(1)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2.50 N,请画出这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合;
3.3(说明:±0.2范围内都可) (3)由图得到F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解析】(1)以水平方向为 x 轴,竖直方向为 F 轴,建立直角坐 标系,然后找点,选尽可能多的点连成一条线,其图线的斜率 3.2 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k,k= - N/m≈ 53 N/m. 6×10 2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3)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如图所示
s4- s1 因为 a1= 3 T2
s5- s2 a2= 3 T2
s6- s3 a3= 3 T2
a1+a2+ a3 s4+ s5+ s6- s1- s2- s3 所以 a= = . 3 9 T2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热点三
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
(3)写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解析】
(1)由逐差法公式得
s6+ s5+ s4- s3- s2- s1 2 a= = 0.496 m/s . 9 T2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3g- μm2g=(m2+ m3)a,则需要测定滑 块的质量 m2 和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m3,则选 C、 D. m3g-(m2+ m3)a (3)由 (2)中等式可得 μ= ,因存在纸带与限 m2g 位孔之间的阻力等,测量的动摩擦因数偏大.
(2013· 黄冈一模)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 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
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
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 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 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写出支 测量的动摩擦因数______(
存在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阻力等 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导】
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三点:
(1)为减小误差,可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的大小. (2)根据实验原理确定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20分度和50分度的游标卡尺以mm为单位,小数点后有2位,
且对齐格数不估读. (2)螺旋测微器以mm为单位,小数点后必须有3位,对齐格 数要估读,同时还要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热点二
纸带类实验问题的处理
命题规律:力学实验中有多个实验都要用到打点计时器(如研 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机械能 守恒定律等),能否正确地使用打点计时器并根据纸带进行正
专题五 物理实验
2.有效数字 (1)定义: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有效数字的最后一 位是测量者估读出来的,是误差的来源.
(2)从数字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算起,如0.012 5为三位有效
数字. 二、长度的测量
1.毫米刻度尺的读数
精确Hale Waihona Puke 毫米,估读一位. 2.游标卡尺的读数
测量值=主尺上的读数+m×n(其中m为游标卡尺的精确度,n
命题规律: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是历年高考实验题的命题热 点,力学实验、电学实验中都可能出现.这是考生必备的能 力之一.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2012· 高考浙江卷)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 簧秤. (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 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弹力F/N 0.50 伸长量 0.74 x/(10-2 m) 1.00 1.80 1.50 2.80 2.00 3.72 2.50 4.60 3.00 5.58 3.50 6.42
备考对策 1.重点关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多用电表、电阻箱等的读数,电表量 程、滑动变阻器及实验电路的选取等. 2.“源于课本,不拘泥于课本”一直 是高考实验题命题的理念,所以熟悉 课本实验、抓住实验的灵魂——原理, 是我们复习的重中之重. 3.知识创新型实验.例如设计型、开 放型、探讨型实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 创新,比如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很多 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方案.其中, 力学设计性实验在近年高考中有加强 的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创新设计性实验要求运用学过的实验方法,自行设计一个新的
实验方案.要求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
设计处理数据的方法及分析实验误差.主要考查是否理解实验 原理和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