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Linux下常用命令虚拟机Vmware6.0的安装和使用在Vmware6.0下安装RedHat 9.0Linux驱动班环境搭建一、L inux下常用命令1、Linux命令格式Linux命令的组成部分:命令字、命令选项、命令参数2、命令格式举例3、命令中的其他组成命令提示符表示命令输入的状态管理员root用户的提示符“#”[root@localhost ~]#普通用户提示符“$”[teacher@localhost ~]$4、获得命令帮助(1)help命令$ help pwd(2)“--help”命令选项$ touch --help(3)使用man命令阅读手册页$ man ls(4)使用info命令阅读信息页$ info ls5、目录操作命令(1)列目录$lsls 主要选项参数如下所示:选项参数含义-l 一行输出一个文件(单列输出)-a,-all 列出目录中所有文件,包括以“.”开头的文件实例:$ls -al /home 详细查看/home目录下所有文件及目录(2)显示当前目录名称$ pwda)作用在Linux层次目录结构中,用户可以在被授权的任意目录下利用mkdir命令创建新目录,也可以利用cd命令从一个目录转换到另一个目录。
然而,没有提示符来告知用户目前处于哪一个目录中。
要想知道当前所处的目录,可以使用pwd命令,该命令显示整个路径名。
此命令显示出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
b)实例[root@localhost ~]#cd /usr/bin;pwd/usr/bin(3)更改当前目录a)格式cd [路径]其中的路径为要改变的工作目录,可为相对路径或绝对路径。
b)使用实例[root@localhost ~]# cd /home/yft/[root@localhost yft]# pwd[root@localhost yft]# /home/yft/该实例中变更工作目录为“/home/yft/”,在后面的 pwd(显示当前目录)的结果中可以看出。
(4)建立和删除目录$ mkdir mydir 建立目录mydir$ rmdir mydir 删除目录mydir6、路径的标识(1)相对路径是以“.”或“..”开始的目录路径表示形式cd ./test 进入当前目录的test目录ls ../bin 进入上一级目录的子目录bin(2)绝对路径是以“/”开始的路径表示形式ls /cd /home7、文件操作命令(1)建立空文件$ touch tfile(2)文件查找按文件名进行查找$ find . -name “file*”在当前目录查找以file开头的所有文件(3)复制和删除文件$ cp filea fileb在当前目录下为filea文件复制一份文件fileb$ rm filea 删除文件filea(4)文件移动与重命名$ mv filea fileb 重命名$ mv filea dira/ 把filea文件移动到dira目录8、文本文件查看命令(1)显示文本$ cat /etc/passwd(2)分页显示文本$ more /etc/passwd(3)分页文本浏览$ less /etc/passwd(4)显示文件首$ head -5 /etc/passwd(5)显示文件尾$ tail -5 /etc/passwd9、网络相关命令(1)ifconfig用于查看和配置网络接口的地址和参数,包括IP地址、网络掩码、广播地址,它的使用权限是超级用户。
例如:*ifconfig eth0查看网口eth0的接口信息*ifconfig eth0 192.168.1.100设置eth0的IP地址为192.168.1.100(2)ping测试和远程计算机的联网状态例如:ping 192.168.1.1注意:在Linux下会持续的ping,按ctrl+c退出。
10、光盘的基本使用(1)光盘驱动器设备文件/dev/cdrom(2)挂载光盘使用mount命令#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3)光盘内容的读取使用命令访问光盘挂载点目录# ls /mnt/cdrom/(4)卸载光盘使用umount命令# umount /dev/cdrom11、U盘的使用方法(1)识别USB存储设备包括USB硬盘、U盘、MP3播放器等/dev/sda /dev/sdb……# fdisk -l(2)使用mount命令挂载U盘#mkdir /mnt/usb# mount -t vfat /dev/sda1 /mnt/usb(3)通过挂载点目录访问U盘的内容# ls /mnt/usb(4)使用umount命令卸载U盘# umount /mnt/usb12、创建、查看、恢复归档和压缩文件(1)归档和压缩tar cvf redhat.tar redhattar z(j)cvf redhat.tar.gz(bz2) redhat(2)查看归档和压缩文件tar tvf redhat.tartar tz(j)vf redhat.tar.gz(bz2)(3)恢复归档文件和压缩文件tar xvf redhat.tartar z(j)xvf redhat.tar.gz(bz2)13、RPM软件包(1)RPM最早是由Red Hat公司提出的软件包管理标准,目前应用于很多Linux发行版RPM Package Manager(2)RPM软件包的文件名(3)rpm查询命令命令功能rpm -qa 查询Linux系统中的所有软件包rpm -q 包名称查询指定名称的软件包是否安装rpm -qi 包名称查询指定名称软件包的详细信息rpm -ql 包名称查询指定名称软件包中所包括的文件列表rpm -qf 文件名称查询指定文件所属的软件包rpm -qpi 包文件名查询指定RPM包文件的详细信息rpm -qpl 包文件名查询指定RPM包中包含的文件列表(4)软件包查询实例(5)RPM安装命令rpm命令配合“-i”选项用于安装RPM软件包rpm命令配合“-ivh”在安装RPM软件包时会显示更多的提示信息rpm -ivh vim-common-6.3.035-3.i386.rpm(6)RPM包卸载rpm命令配合“-e”选项用于安装RPM软件包(7)RPM包升级rpm命令配合“-U”选项用于安装RPM软件包14、用户帐号和组的管理(1)用户帐号管理命令功能adduser 添加用户帐号passwd 设置(更改)用户口令userdel 删除用户帐号(及宿主目录)a)建立用户帐号# adduser yftb)设置用户口令# passwd yftc)删除用户帐号# userdel -r yft(2)用户组管理a)添加用户组# groupadd class1b)在建立用户时指定用户组# adduser -g class1 yftc)更改用户的组帐号# usermod -g class1 yftd)删除用户组# groupdel class1二、虚拟机Vmware的应用及Vmware下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1、虚拟机是什么?a)虚拟机的工作原理从原理上看,所有虚拟技术虚拟的是指令集。
所有的IT设备,不管是PC、服务器还是存储,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被设计用来完成一组特定的指令。
这些指令组成一个指令集。
对于虚拟技术而言,“虚拟”实际上就是指的这些指令集。
虚拟机有许多不同的类型,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模拟一个指令集的概念。
每个虚拟机都有一个用户可以访问的指令集。
虚拟机把这些虚拟指令“映射”到计算机的实际指令集。
定义完“虚拟”的概念,我们可以清楚知道,目前所能看到的硬分区、软分区、逻辑分区、Solaris Container、VMware、Xen、微软Virtual Server2005这些虚拟技术,都是同样的原理,只是虚拟指令集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
按照虚拟层所处位置的不同,目前所有的虚拟技术大致可以分为硬件虚拟、逻辑虚拟、软件虚拟和应用虚拟四种类型。
b)虚拟化的起源和发展资源的整合和管理、自动化部署、虚拟化技术是网格计算和公用计算带动起来的三个新的技术方向。
在服务器市场中,虚拟化最初被用于大型机。
在这种环境中,虚拟化工具可以帮助实现工作负荷管理,并改善大型机的利用率。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用于Unix和Windows服务器的虚拟化工具也相继出现。
这些工具使多个虚拟操作系统,可以在同一台物理机器上运行,但从逻辑上又是完全独立的、具备完整的硬件配置。
这些工具有时也被称为服务器资源管理,包括分区管理器、虚拟机、虚拟分区和逻辑分区。
在存储领域,最早的虚拟化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即RAID子系统。
到九十年代末,许多新型的存储虚拟化技术相继出现,它们的目标多数都是改善管理和利用率。
从那以后,存储虚拟化已经从一种独立的技术,发展成为存储基础设施管理工具中的一个重要特性。
也就是说,它不仅驻留在主机服务器上和磁盘阵列上,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存储网络中的智能交换机上。
存储虚拟化还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管理功能。
利用虚拟化特性,数据管理工具就可以更好地处理快照、复制、按需配置容量,以及基于策略的决策。
卷管理也被认为是虚拟化的一种形式,而且目前已经成为多数数据中心管理存储网络和大型存储阵列的必备工具。
在未来的几年中,它将会成为入门级存储阵列中的一个标准特性,并且广泛应用于IP存储和入门级存储网络之中。
c)2、虚拟操作系统的建立a)新建虚拟操作系统b)选择新建虚拟机,出现一下窗口下一步c)这里默认为典型继续下一步d)这里选择Linux安装微软的操作系统,这里有多种操作系统选择,安装Linux系统在这里选择Linux在版本下拉菜单中我们选择Red Hat Linux(企业版)下一步e)给虚拟机起名字和选择保存路径这里按默认就行了,有需要另行选择这里推荐:位置最好不要安装在系统盘,因为以后重新安装系统后,以前安装过的系统可以直接打开来使用。
f)这里为虚拟机网络类型的选择网络类型比较复杂,每个模式都具有不同的作用,为了满足试验环境,这里我们选择-使用桥接网络(网桥模式)其他选项更详细的说明可以到网上搜索相关内容下一步g)为虚拟机硬盘划分磁盘空间--这里的磁盘容量是根据真实机的硬盘空间衡量的,大小不限这里默认为4G依据我们的试验环境,需要12G左右,所以这里我们设置为12G,点下一步h)安装好后的虚拟机3、虚拟机的常用操作、设置(1)虚拟机的设置a)选择“编辑虚拟机设置”进行虚拟机设置b)在“硬件”设置中,有内存、硬盘、光驱、以太网等电脑设备光驱设置这里是设置光驱的参数,这里好比真实的光驱,设备状态:电源打开时连接就是说虚拟机一打开,光驱就开始工作了;这里要提的地方是连接部分:使用物理驱动器-这里指的是你真实机器上的光驱,只要你把光盘放进真实机器的光驱的时候,虚拟机也会读出数据来的;二:使用iso镜像:这里指真实机器硬盘上的iso文件,在虚拟机充当光盘用的,相当于一张光盘,我们这里选择本地的RedHat的ISO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