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妇幼卫生年报数据分析及质控技巧
妇幼卫生年报数据分析及质控技巧
妇幼卫生年报表修订情况
信息上报要求不变
• 县级每年11月10日前完成这5个表的年报的网 络直报及质量控制,同时上报纸质报表和质控 报告(均需加盖公章)至市级妇幼保健机构。 • 市级于每年11月30日前完成审核及质量控制, 并将市级汇总纸质报表和质控报告(均需加盖 公章)报至省妇幼保健所。
16
目录
信息管理、工作机制、人员情况等。
19
自查
村级和乡级在报出年报表前应将上报数据与各项原始登 记核对,以防错报。 活产信息应与计划免疫、计划生育等的花名册进行逐一 核对,不一致的地方都标注了原因,减少漏报。 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等应与计划生育、疾控、公安、 民政等的花名册进行逐一核对。 村级网底薄弱的地区,积极动员村医和计生专干,参与 完成村级孕产妇和新生儿及儿童花名册、死亡登记,建 议将死亡漏报等指标纳入村医、村保健员的绩效考核。
20
自查
妇幼卫生年报与监测统计口径要求不一致 孕产妇死亡年报死亡名单应与死亡数相对应。
孕产期保健年报表后应附死亡名单,孕产妇死亡监测工 作上报的死亡卡要注明是否已统计在年报。
年报数据应与监测数据互相比对,儿童死亡国家监测点。
由部分乡镇扩大到全部县区,建立跨地区信息交换机制, 减少漏报发生。
85.64 84.38 83.79
75.85 75
70 65 60 2007 2008 2009 73.39
76.95
74.43 73.33
77.85 76.33 75.64
全省
全国
71.76
68.72 68.43 65.42 69.52 67.82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孕产妇保健和健康状况
43
省级质控核查结果
孕产妇健康管理档案核查结果
•
•
16个县区中孕产妇保健主要指标仅太和县没有错误。
15个县区孕早期检查数和系统管理数存在虚报,占93.8%。 全省系统管理数虚报率17.94%,孕早期检查数虚报率 16.13%。 5个县区的产前检查数、9个县区产后访视数、5个县区5次 以上产检数存在虚报。
83.33 82.9 82.69
上 报 和 审 核 逐 步 规 范 化
1 数据统计 2
信息管理中需要信息人员与业务人员共同完成数据统计分析,信息科主 要负责数据合计、完整性和基本的逻辑关系审核。
业务审核 3
业务科室应根据报表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业务操作流程中的问题和 专业技术方面的逻辑错误。
行政领导需要了解数据上控制。
妇幼卫生年报表修订情况
年报的自查与质控 年报信息的统计分析
信息管理流程
自查和质控内容
数据表观检查:完整性、逻辑性、上下级一致性。 生命指标漏报调查:重点是活产数、新生儿死亡数、婴 儿死亡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早期新生儿死亡数、 死胎死产数、孕产妇死亡数。 保健指标漏报/虚报调查:重点是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3 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 数据源调查:指标的概念和统计口径、数据收集的范围、 收集方法、收集和上报的单位。
省级一直要求增加的指标:
消瘦人数(消瘦:对照2006年WHO标准的身高(长)别体 重参考值,计算5岁以下儿童在该统计年度内至少有一次 测量身高(长)别体重小于同年龄标准人群身高(长)别 体重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的人数。)
妇幼卫生年报表修订情况
非户籍儿童与孕产妇健康状况年报表
修改指标:
• “早期新生儿死亡数”更名为“ 0-6 天内死亡
•
省级质控核查结果
儿童保健服务指标质控情况
• • • • • 16个县区中儿童保健主要指标仅和县没有错误。 11个县区的3岁以下儿童保健系管数存在虚报,占68.8%, 全省3岁以下儿童保健系管数虚报率11.27%。 10个县区的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人数存在虚报,占 62.5%,全省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人数虚报率6.39%。 3个县区的3岁以下儿童数存在漏报。 3个县区的7岁以下儿童数存在漏报。
以上10个指标从开展相应工作的机构中收集并上报, 其余指标通过收集辖区内医疗机构和社区相关数据后汇 总上报。
妇幼卫生年报表修订情况
七岁以下儿童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 删除指标:
•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人数 •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人数 • 新生儿听力筛查人数
妇幼卫生年报表修订情况
七岁以下儿童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
全省
全国
50
各市早检率较2014年增长百分比(%)
25.0 20.0 15.0 10.0 5.0 0.0 -5.0 -10.0
2007~2015年产后访视率(%)比较
100 95 92.6 90 85 80 75 69.93 70 65 62.42 60 55 58.9 2007 56.67 2008 67.45 65.45 61.02 59.08 2009 64.09 64.67 60.02 57.92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76.02 73.58 72.42 93.5 93.9 84.98 84.93 84.91 94.5 91.39 90.07 89.39 城市
2007~2015年孕早期检查率(%)比较
100 92.9 91.8 88.16 86.94 79.33 86.31 78.75 78.45
90
80 70
89.7
91.5 77.22 76.02 75.42
城市 农村
62.49 60 55.1 51.66 50.04 40 3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50.42 47.47 46.11 46.25 46.03 45.94 42.68 44.52 45.32 43.36 44.38 44.84 58.27 56.27
自查
完善医疗机构原始登记
产科: • 登记信息完整,填写户籍地址和/或常住地址 • 单独的围产儿死亡登记本和高危登记本 • 分娩登记本记录死胎死产个案信息 • 引产登记本记录死胎死产信息。 儿科: • 死亡信息记录到固定位置 • 危重、死亡登记信息完整,填写户籍地址和/或常住 地址 • 出入院登记记录转归信息
质控
逐级质控最低要求
省级和地市级每年至少对2个县级进行质控和漏报调查, 在每个县至少抽2个乡,每个乡抽1-2个村。
县级至少对20%的乡级进行质控和漏报调查,每个乡至少 抽2个村。
乡级要开展全面自查,包括所有的村。
质控
逐级质控最低要求
活产数质控可抽选部分村 孕产妇死亡数质控应覆盖全县(区、市) 儿童死亡数质控可根据人口数酌情考虑是否覆盖全县(区、 市) 保健指标质控抽查保健手册、调查服务对象(电话调查或 入户调查)、数据源调查
妇幼卫生年报表修订情况
孕产妇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 修改指标:
• 早期新生儿死亡数 0-6天内死亡人数
修改贫血的诊断标准:
血红蛋白含量小于100克/升
血红蛋白含量小于110克/升
孕产妇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
注意
产妇艾滋病病毒检测人数、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 产妇梅毒检测人数、产妇梅毒感染人数 产妇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人数、产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人数 孕产妇产前筛查人数、孕产妇产前筛查高危人数 孕产妇产前诊断人数、孕产妇产前诊断确诊人数
年报信息的统计分析
死亡指标
49
年报信息的统计分析
孕产妇保健服务指标
年报信息的统计分析
孕产妇健康指标
51
年报信息的统计分析
七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指标
52
年报信息的统计分析
七岁以下儿童健康指标
53
年报信息的统计分析
妇女常见病筛查指标
54
年报信息的统计分析
婚前保健服务指标
妇幼卫生年报信息质控及分析技巧
安徽省妇幼保健所 2016.09 信息科
目录
妇幼卫生年报表修订情况
年报的自查与质控 年报信息的统计分析
妇幼卫生年报表修订情况
妇幼卫生年报表修订情况
• 住院分娩情况月报表
住院分娩总活产数:指该地区该统计月度内在取得助产技 术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分娩总活产数。不分户籍,本省和 外省户籍都要报。
• • • • • 孕产妇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 七岁以下儿童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 非户籍儿童与孕产妇健康状况年报表 妇女常见病筛查情况年报表 婚前保健情况年报表
信息上报要求不变
• 上报周期: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 • 村级每月上报出生、死亡等信息,乡级每季度上报 一次报表,其中孕产妇保健情况调查表、7岁以下儿 童保健情况调查表要求分村统计。 • 县级每半年上报一次报表,除婚前保健情况调查表 外应分乡统计。
55
年报信息的统计分析
婚前健康指标
56
年报信息的统计分析
数据整理
孕产妇保健和健康状况
2007~2015年产前检查率(%)比较
100 95 90 85 80 78.83 90.9 91 92.2 94.1 93.7 95 96.5 94.02 95.6 91.75 91.15 92.5 92.95 90.67 92.39 89.77 90.09 89.07 城市 农村
妇幼卫生年报表修订情况
婚前保健情况年报表
• 无修改 • 注意婚前卫生咨询的概念
妇幼卫生年报表修订情况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数量和质量情况表
• • • • 计划生育手术数量和质量表 中期引产情况表* 计划生育咨询随访服务情况表 病残儿和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分级鉴定情况表
信息上报要求不变
妇幼卫生年报表修订情况
自查
自查
自查
自查
自查
网络直报审核
系统要求调查表填写全部符合逻辑要求才能正确保存。 如果存在未开展工作项,则录入“-2”;如果存在已开展 工作但还未收集数据项,则录入“-1”。 录入“-1”或“-2”后,系统不再对该指标进行逻辑检查。 系统支持在向地市级提交前可多次修改数据,因此如果不 能一次完成全部数据的录入,可用“-1”或“0”等非真 实数据填充,以后修改正确后再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