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生理学问答题

植物生理学问答题

问答题1.在农业生产上对农作物进行合理灌溉的依据有哪些?2.气温为15.50C时假定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不受任何阻力,仅有1大气压(1.01325×100Pa)的作用能使水在植物体内升高多少米?如果仅有根压在水分运输中起作用,根压为3×100Pa时,植物的最大高度能为多少米?3.A.B两温室气温分别为20和300C,室内的相对湿度都调到蒸汽压亏缺(vaporpressuredeficit)△e为1200,阳江照射温室后,两个温室内的烟草叶温都比其所在室内的气温高50C,问哪个温室内的烟草蒸腾速率增加得更快(设20.25.30和350C时的e0分别为2760.3670.4800和6400Pa)?4.三个相邻细胞A.B.C的渗透势和压力势如下所示,各细胞的水势为多少?其水流方向如何?(用箭头表示)ABC渗透势=-10巴渗透势=-9巴渗透势=-8巴压力势=4巴压力势=6巴压力势=-4巴5.空气中水蒸汽的水势如何计算?6.250C时,纯水的饱和蒸汽压为3168Pa。

1mol·L-1蔗糖溶液中水的饱和蒸汽压力3105Pa。

水的偏摩尔体积近似为18cm3·mol-1。

请计算1mol·L-1蔗糖溶液的水势是多少?7.一个细胞的渗透势-1.9×106Pa,压力势=9×106Pa,将其放入装有纯水的烧杯中。

在放入细胞的瞬间(t0)及达到平衡时(t1),烧杯中的水和细胞的水势以及细胞的渗透势和压力势各为多少?水分如何流动?计算中的假定条件是什么?8.已知00C.300C和350C时的饱和蒸汽密度e0分别为3.8×10-6.31.0×10-6和39.5×10-6g·cm-3。

将温度保持在300C的一桶水放在气温为00C.相对湿度为40%的室外或者气温为350C.相对湿度也为40%的室外,这桶水在哪种情况下蒸发更快?9.假定A.B两细胞的压力势都是5×10Pa,A细胞含100ul 0.5M葡萄糖,而B细胞含100ul 0.5M蔗糖。

如果两细胞相互接触,水分如何流动?具有高浓度溶质的细胞中的水能否流向具有低浓度溶质的细胞?10.土壤里的水从植物的哪部分进入植物,双从哪部分离开植物,其间的通道如何?动力如何?水分进入植物主要是从根毛——皮层——中柱——根的导管或管胞——茎的导管或管胞——叶的导管或管胞——叶肉细胞——叶细胞间隙——气孔下腔——气孔,然后到大气中去。

11.植物受涝后,叶片为何会萎蔫或变黄?12.植物如何维持其体温的相对恒定?13.下图表示细胞水势及其组分压力势和渗透势和细胞相对体体积间的关系。

请指出在细胞相对体积分别为1.0和1.3时,细胞所处的状态以及压力势、渗透势和水势各是多少巴?14.低温抑制根系吸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5.以下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1)一个细胞放入某一浓度的溶液中时,若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相等,则体积不变。

(2)若细胞的压力势=-渗透势,将其放入某一溶液中时,则体积不变。

(3)或细胞的压力势=渗透势,将其放入纯水中,则体积不变。

(4)有一充分饱和的细胞,将其放入比细胞液浓度低50倍的溶液中,则体积不变。

16.简述有关气孔开闭的无机离子(K+)吸收学说。

18.有A.B两个细胞,A细胞的4a=-10bPa,4p=4×105Pa,B细胞的渗透势=-b×105Pa,4p=3×105,请问:(1)A.B两细胞接触时,水流方向如何?(2)在28oC时,将A细胞放入0.12mol·kg-1(质量摩尔浓度)蔗糖溶液中,B细胞放入0.2mol·kg-1蔗糖溶液中。

假设平衡时两细胞的体积没有变化,平衡后A.B两细胞的4w.4a和4p各为多少?如果这时它们相互接触,其水流方向如何?19.假定土壤的渗透势和衬质势之和为-105Pa,生产在这种土壤中的植物4w.4s和4p各为多少?如果向土壤中加入盐溶液,其水势变为-5×105Pa,植物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20.设一个细胞的4w=-8巴,初始质壁分离时的4s=-16巴,假若该细胞在初始质壁分离时比原来的体积缩小4%,计算其原来的4s和4p各为多少巴?21.简述植物叶片水势的日变化22.植物代谢旺盛的部位为什么自由水较多?23.简述气孔开闭的主要机理。

24.什么叫质壁分离现象?研究质壁分离有什么意义?25.分析产生下列实验结果的机理26.一株水稻生长矮小,叶色发黄,叶片窄面短,无分蘖.生长不长,有人建议施用生长调节剂来促进其生长,你认为行吗?为什么?(每点1.5)27.丰产田里的小麦,在拔节期多阴雨,常易引起倒状,这是什么原因?(每点2分)28.俗话说“树怕剥皮,不怕烂心”是否真有道理?(每1.5分)29.黑暗中萌了生长的马铃薯幼苗有哪些特征?其原因何在?(每点2分)30.施氮肥过多,植株生长旺盛嫩绿,为会什么?它对农业生产是否都不利?31.园林栽培中常用杆插枝条来繁殖花木,但若将枝条倒插后却又难以成活,为什么?32.高山上的树木为什么比平地生长的矮小?33.设一半透膜将一容器分成容积相等的A.B两部分。

A中有1L蛋白质溶液,与蛋白质溶液结合的K+溶度为0.24mol·L -1。

B中有1LKCl溶液,浓度为0.08mol·。

计算:(1)达到杜南平衡时,有多少K+由B液进入A液?(2)达到杜南平衡时,膜两侧的K+.Cl-1浓度分别为多少?(3)达到杜南平衡时,A测K+浓度是B侧K+浓度的多少倍?34.将5cm3的植物组织放入100mol0.2007mol·L-1的So4-2溶液中,经过一定时间后达到扩散平衡,测得此时溶液浓度为0.2000mol·L-1。

计算:(1)植物组织含有多少摩尔从溶液中扩散来的(2)该组织之自由空间之体积为多少So42-?(3)该组织之表现自由空间是多少?35.已知某植物细胞内含有带负电荷的不扩散离子浓度0.01M,把这样的细胞放在Na+和Cl-浓度为0.01M的溶液中,这时膜内Na+浓度为0.01M。

当达到杜南平衡时,膜内[Na+]是膜外[]的多少倍?(假设膜外体积等于膜内体积)。

36.硫酸铵含21%,碳酸氢铵含氮17%,尿素含氮45%。

原计划在一块地里施85kg硫酸铵,但现在只能购到碳酸氢铵可尿素,如要施用相同氮素水平的肥料,需用碳酸氢铵或尿素各多少?37.支持矿质元素主动吸收的载体学说有哪些实验证据?并解释之。

38.N肥过多时,植物表现出哪些失调症状?为什么?39.为什么将N.P.K称为肥料的三要素?40.肥料适当深施有什么好处?41.为什么在石灰性土壤上施用氨态氮时,作物的长势较施用硝态氮的好?42.为什么叶中的天冬酰胺或淀粉含量可作为某些作物施用N肥的生理指标?43.某实验室正在进行必需元素的缺素培养,每一培养缸中只缺一种元素,其中有三缸未注明缺乏何种元素,但缺乏症状已表现出来:第一缸植物的老叶叶尖和叶缘呈枯焦状,叶片上有褐色斑点,但主脉附近仍为绿色。

第二缸植株的老叶叶脉间失绿,叶脉清晰可见;第三缸植株的症状也是老叶失绿,但失绿叶片的色泽较为均一,只是叶尖和中脉附近较严重些。

根据上述缺素症状,你能判断出各培养缸中最可能缺乏的元素吗?44.举出10种元素,说明它们在光合作用中的生理作用。

45.NO3-进入植物之后是怎样运输的?在细胞的哪些部分.在什么酶催化下还原成氨?46.是谁在哪一年发明了溶液培养法?它的发明有何意义?47.固氮酶有哪些特性?简述生物固氮的机理。

48.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植物根系对离子的交换吸附。

49.在含有Fe.K.P.Ca.B.Mg.Cu.S.Mn等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培养棉花,当棉苗第四片叶展开时,在第一片叶上出现了缺绿症,问该缺乏症是由于上述元素中哪种元素含量不足而引起的?为什么?50.Levitt提出的植物矿质元素主动吸收的四条标准是什么?51.钾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

52.一位学生配制了4种溶液,每种溶液的总浓度都相同。

他用这此溶液培养已发芽的小麦种子,2周后测得数据如表7.1,请问处理1和2中的小麦根为什么特别短?表7.1小麦的溶液培养53.用燕麦和小麦研究离子吸收规律,得到如图7.1所示的结果。

你能从图7.1中得出什么结论?54.用溶液培养研究番茄的氮.磷.钾元素缺乏症时,一下学生忘记在培养缸上贴标签。

培养3周后,发现A处理的番茄叶片卷缩不平,不缺绿斑,叶边枯焦,老叶症状比幼叶的更为显著。

B处理的番茄老叶干黄脱落,幼叶灰绿,叶柄叶脉呈紫色,根细而长,幼叶较老叶的缺乏症轻,整株生长缓慢。

C处理的番茄叶片紫红色,叶片及叶柄上有坏无级斑,老叶症状较幼叶症状更明显,根系发育差,整株生长慢。

请你根据这些症状,为不同处理的培养缸补贴标签。

55.溶液培养的番茄在第一朵花开放4周后,用50μg/gβ-萘氧乙酸(NOA)+30μg/gGA3处理其花序。

或者,先用10μg/g 玉米素(Z)处理蓓蕾,在开花4周后再50μg/g(NOA)+30μg/g处理花序。

生长一段时间后,测定番茄根和果实的鲜重,结果如图A.B.C所示,请从此项研究中得出适当结论。

56.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豌豆上胚轴细胞的膜电势因为用氰物化处理(A)和随后除去氰化物(B)而发生变化,你如何解释这一研究结果?57.在250C下,将小麦根浸在含苞K+.Na+.NO3-.Cl-等离子混合液中,24小时达平衡状态。

测得根与外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为-110mV。

其中K+.Na+在根组织中的实际浓度分别为73和8μg/g。

请计算判定根对K+.Na+是主动或被动吸收(1.865之反对数值为73)?58.如何用楞斯特方程判断一个转运过程是主动吸收还是被动吸收?59.为什么在生产实际中常将磷肥,特别是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作为基肥或种肥而不作为追肥?60.影响植物根部吸收矿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1.何为根外营养?其结构基础是什么?它有何优越性?62.试述盐分吸收与水分吸收的关系?63.为了确切地证实某种元素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要做哪些实验?64.阴.阳离子能否不耗代谢能量于细胞内积累?为什么?65.试述根部吸收矿质的过程。

66.试述矿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形式与途径,可用什么方法证明?67.什么是营养临界期及营养最大效率期?它们对作物产量形成有何影响?68.为什么说施肥增产的原因是间接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9.为使肥效充分发挥,生产上常采取哪些主要措施?70.必需矿质元素应具备哪几条标准?目前已知植物必需元素共有多少种?其中大量与微量元素各71.作物矿质元素是否缺乏,如何诊断?72.“植物对矿质元素的被动吸收是一不耗能量的过程,所以它只能顺其浓度梯度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