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习题及答案1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习题及答案1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标要求(一)、能力要求1、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及其应用,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判断、分析比较能力。

(二)、内容要求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知识网络体系一、减数分裂的概念概念:从初级精(卵)母细胞发展到精(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_1__次,而染色体只复制___2__次的细胞分裂方式。

结果: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_____3______。

二、相关概念①.____4____:两个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中要配对的染色体。

(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②.__5____: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

③.___6____: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的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中有两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四个DNA 分子,四条染色单体) (数目:四分体数 = 同源染色体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④.非姐妹染色单体三、精子的形成1、形成场所:精巢2、形成过程(见课本)滋长 变形 1个精原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子细胞 (2N ) 复制 (2N )(N )(N )4个精子(N )3、各时期特点 42n 2n染色体 n n母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母细胞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附:有丝分裂中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四、卵细胞的形成1、形成场所:卵巢2、形成过程(见课本)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1个极体 2个极体滋长 (2N ) (N ) 3个极体 1个卵原细胞 1个初级卵母细胞 1个极体(N )(2N ) 复制 (2N ) 1个次级母细胞(N ) 1个卵细胞(N )五、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六、受精作用减数分裂♂个体 精子发育减数分裂受精卵(2n) 新个体(2n )♀个体 卵细胞七、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对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十分重要。

八、相关问题:1、同源染色体分离说明:①.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同源染色体间不受干扰,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必定分离。

②.染色体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同源的两条染色体各移向哪一级是随机的,即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自由组合的。

2、判断生殖细胞的种类: 可能的种类:2n (n 表示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实际的种类:2种 3、产生变异的染色体行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姐妹染色体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4、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极体、极核答案:1、两 2、一 3、减少一半 4、同源染色体 5、联会 6、四分体 7、1精原细胞 8、1初级精母细胞 9、2次级精母细胞 10、4精子细胞 11、1个初级精母细胞形成4个精子12、1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重难热点归纳本节讲述了细胞的减数分裂和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受精,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和运动的规律性变化是减数分裂的显著特征,是维持物种遗传性和变异性的细胞学基础,也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热点主要是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形成,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识图与绘图。

复习策略本章节在历年高考中试题分量相对比较重,是常考内容之一。

复习重点主要是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形成,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识图与绘图。

从题型方面:多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而综合几个知识点的内容如减数分裂过程中涉及基因,染色体变化规律多以识图作答形式考查。

本章节的高考命题会将单元知识与遗传变异的知识相联系;细胞分裂图像与染色体变化曲线图相联系;另外生殖规律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运用及当前生殖工程技术的进展,如无性生殖保持亲本优良性状、克隆技术、细胞组织培养技术、“试管婴儿”都是高考命题素材。

经典例题剖析1、(04上海)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A. 42,84,84B.84,42,84C. 84,42,42D. 42,42,84解析: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DNA分子已经复制,这时的每一个染色体含有2个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

因此,体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的某生物,在该时期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分别为84、42、84答案:B2、(2004年湖南师大附中第五次月考题)人的体细胞有23对同源染色体,在下列情况中,预料有多少条染色体a.初级精母细胞b.次级精母细胞c.精原细胞d.极体A.a:46,b:23,c:23,d:46B.a:23,b:46,c:23,d:23C.a:46,b:23,c:46,d:23D.a:23,b:23,c:46,d:23解析:初级精母细胞是由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着丝点没有分开,染色体条数仍为46条,次级精母细胞只是初级精母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极体由次级卵母细胞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细胞形成,含23条染色体。

答案:C3、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

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A.1∶1B.1∶2C.1∶3D.0∶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精子形成过程的特点。

但出题角度较新,因而也是对考生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和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

题干中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是干扰信息,与解题无关。

原始生殖细胞经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分别形成两个精细胞。

若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则产生了两个异常的精细胞,而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正常分裂形成两个正常的精细胞,因此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1∶1。

答案:A4.西瓜的瓜子壳、西瓜的两片仁及大豆的豆荚壳,分别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来A.珠被、基细胞、子房壁B.子房壁、顶细胞、子房壁C.珠被、顶细胞、子房壁D.子房壁、基细胞、珠被解析:①明确被子植物花的结构与果实形成的关系。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受精卵经一次分裂形成的顶细胞→球状胚体→胚;形成的基细胞→胚柄。

②掌握西瓜子是西瓜的种子,西瓜子壳是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西瓜两片仁是子叶,由顶细胞发育而来,大豆的豆荚是果实,豆荚壳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答案:C5、(2004年上海高考题,38)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

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

请据图回答:每条染色体含量图1甲乙丙图2 (1)图1中AB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的_____期。

图1中CD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图2中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 段,图2中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 段。

(3)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 分子数之比为_____,该细胞处于____分裂的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通过具体图表,考查减数分裂及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能力要求B 。

题目给出的图像和我们平日训练时的图像基本相同,但该题的关键是图1中的纵坐标代表每条染色体DNA含量而不是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含量。

从图1中可以看出,A→B段,染色体含量增加,这是由于在细胞分裂间期的S期,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C→D段染色体含量减半,这是由于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变为两条染色体的缘故。

图2中的乙、丙,其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未分开,相当于图1中的AB段,甲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已分开,相当于DE段。

乙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其染色体∶DNA=1∶2,由于细胞是不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分别叫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答案:(1)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S 着丝点分裂(2)乙、丙甲(3)8 1∶2 减数第一次后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基础试题训练(题量45分,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下列减数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复制—联会—四分体B.复制—四分体—联会C.联会—四分体—复制D.联会—复制—四分体2.观察四分体最好的材料是A.幼嫩的种子B.幼嫩的果实C.幼嫩的花药D.幼嫩的柱头3.一条复制过的染色体,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和DNA数依次为A.2,2,4 B.1,2,2 C.1,4,4 D.2,2,24.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是A.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B.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不分裂C.同源染色体不分离,着丝点分裂D.同源染色体不分离,着丝点不分裂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时B.次级精母细胞形成时C.精子细胞形成时D.精子形成时6.人的体细胞有23对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四分体是A.46个B.92个C.184个D.23个7.若精子中DNA含量为a,则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DNA含量分别是A.2a和a B.4a和2a C.a和2a D.2a和4a8.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确切的是A.由一条染色体复制成的两条染色体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C.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染色体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染色体9.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体细胞B.精原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10.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是A.2对B.4对C.1对D.0对11.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而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是A.染色体复制B.同源染色体分开C.染色单体分开D.细胞质分裂12.某生物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24条染色体,那么该生物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应是A.12条B.48条C.24条D.36条1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A.减Ⅰ后期B.减Ⅱ后期C.减Ⅱ前期D.分裂间期14.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四分体数目与染色体数目之比为A.1∶2 B.1∶4 C.2∶1 D.4∶115.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A.染色体自我复制B.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C.着丝点分裂为二,两个染色单体分开D.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细丝16.家兔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形成22个四分体,则形成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A.11条B.22条C.33条D.44条17.DNA含量与正常体细胞相同,但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A.精子B.受精卵C.次级精母细胞D.初级卵母细胞18.在生殖细胞成熟时会分裂出极体的生物是A.荠菜B.变形虫C.工蜂D.雄蛙19.某种生物的体细胞有四对同源染色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仅含有父方染色体的配子占总数的A.1/4 B.1/8 C.1/2 D.1/1620.动物的卵细胞的形成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是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③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成的两个细胞大小不等;⑥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