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物理)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物理)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1.如图所示, A、 B 都是重物, A 被绕过小滑轮P 的细线悬挂, B 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滑轮 P 被一根斜短线系于天花板上的 O 点, O′是三根细线的结点,细线 bO′水平拉着物体 B,cO′沿竖直方向拉着弹簧.弹簧、细线、小滑轮的重力不计,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可忽略,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重物 A 的质量为2kg,弹簧的伸长量为5cm ,∠cO′a=120,°重力加速度g 取 10m/s 2,求:(1)桌面对物体 B 的摩擦力为多少?(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少?(3)悬挂小滑轮的斜线中的拉力F 的大小和方向?【答案】( 1)103N (2)200N/m(3) 20 3N ,方向在O′a与竖直方向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解析】【分析】(1)对结点O′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弹簧的弹力和bO′绳的拉力,通过B 平衡求出桌面对 B 的摩擦力大小.(2)根据胡克定律求弹簧的劲度系数.(3)悬挂小滑轮的斜线中的拉力 F 与滑轮两侧绳子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详解】(1)重物 A 的质量为2kg,则 O′a绳上的拉力为F O′a=G A=20N对结点 O′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水平绳上的力为:F ob=F O′a sin60 =10° 3 N物体 B 静止,由平衡条件可得,桌面对物体 B 的摩擦力f=F ob=10 3 N(2)弹簧的拉力大小为 F 弹 =F O′a cos60 °=10N.根据胡克定律得 F 弹 =kxF弹10得 k===200N/mx0.05(3)悬挂小滑轮的斜线中的拉力 F 与滑轮两侧绳子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则悬挂小滑轮的F F=2F ′a3N=20 3 N斜线中的拉力的大小为:O cos30 =2°×20×2方向在 O′a与竖直方向夹角的角平分线上2.如图所示,竖直轻弹簧 B 的下端固定于水平面上,上端与 A 连接,开始时 A 静止。

A 的质量为 m= 2kg,弹簧 B 的劲度系数为k1= 200N/m 。

用细绳跨过定滑轮将物体 A 与另一根劲度系数为 k2的轻弹簧 C 连接,当弹簧C处在水平位置且未发生形变时,其右端点位于a 位置,此时 A 上端轻绳恰好竖直伸直。

将弹簧 C 的右端点沿水平方向缓慢拉到b 位置时,弹簧 B 对物体 A 的拉力大小恰好等于 A 的重力。

已知ab= 60cm,求:(1)当弹簧 C 处在水平位置且未发生形变时,弹簧 B 的形变量的大小;(2)该过程中物体 A 上升的高度及轻弹簧 C 的劲度系数k2。

【答案】( 1) 10cm;( 2) 100N/m 。

【解析】【详解】(1)弹簧 C 处于水平位置且没有发生形变时, A 处于静止,弹簧 B 处于压缩状态;根据胡克定律有: k1x1= mg代入数据解得:x1= 10cm(2)当 ab= 60cm 时,弹簧 B 处于伸长状态,根据胡克定律有:k1x2= mg代入数据求得:x2= 10cm故A 上升高度为: h= x1+x2= 20cm由几何关系可得弹簧 C 的伸长量为: x3= ab﹣ x1﹣ x2= 40cm根据平衡条件与胡克定律有:mg+k1x2=k2x3解得 k2=100N/m3.如图所示,置于水平面上的木箱的质量为m=3.8kg,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 ,在与水平方向成 37°角的拉力 F 的恒力作用下从 A 点向 B 点做速度 V1=2.0m/s匀速直线运动.( cos37°=0.8 ,sin37 °=0.6 , g 取 10N/kg )(1)求水平力 F 的大小;(2)当木箱运动到 B 点时,撤去力 F,木箱在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5m/s 2,到达斜面底端 C 时速度大小为v 2 =1m/s,求木箱从 B 到 C的位移 x 和时间 t ;(3)木箱到达斜面底端后冲上斜面,斜面质量M=5.32kg ,斜面的倾角为37°.木箱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5 ,要使斜面在地面上保持静止.求斜面与地面的摩擦因数至少多大.、【答案】( 1) 10N(2) 0.4s 0.6m(3)1(答0.33也得分)3【解析】(1)由平衡知识:对木箱水平方向 F cos f ,竖直方向:且 f F N,解得 F=10N(2)由v22v122ax ,解得木箱从 B 到 C 的位移 x=0.6m,F sin F N mgt v2 v11 2s 0.1sa 2.5(3)木箱沿斜面上滑的加速度a1mg sin 37mg cos378m / s2m对木箱和斜面的整体,水平方向f1ma1 cos37M m g F N ma1 sin37 ,其中f11竖直方向: 1 F N ,解得13点睛:本题是力平衡问题,关键是灵活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求解平衡问题关键在于对物体正确的受力分析,不能多力,也不能少力,对于三力平衡,如果是特殊角度,一般采用力的合成、分解法,对于非特殊角,可采用相似三角形法求解,对于多力平衡,一般采用正交分解法.4.明理同学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力量较大,最多能提起m=50kg 的物体.一重物放置在倾角θ=15°粗糙斜坡上,重物与斜坡间的摩擦因数为的试求该同学向上拉动的重物质量M 的最大值?【答案】【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该同学的最大拉力:F=mg设该同学与斜面方向的夹角是β的时候拉动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M ,对物体受力分析知:垂直于斜面的方向:F N+Fsin β =Mgcosθ沿斜面的方向:Fcosβ=f+Mgsin θ若恰好拉动物体,则有:f= μFN联立解得:令μ=tan α,代入上式可得:要使该同学向上拉动的物体的质量最大,上式分子取最大值,即:cos(β﹣α) =1由μ=tan α=可得:α=30°联立以上各式得:M max =【点睛】该题中按照常规的步骤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即可,题目的难点是如何利用三角函数的关系,化简并得出正确的结论.5.如图所示,电动机通过其转轴上的绝缘细绳牵引一根原来静止的长为L=1m,质量m=0.1 ㎏的导体棒ab,导体棒紧贴在竖直放置、电阻不计的金属框架上,导体棒的电阻R=1Ω,磁感强度B=1T 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体框架所在平面,当导体棒在电动机牵引下上升 h=3.8m 时,获得稳定速度,此过程导体棒产生热量Q=2J.电动机工作时,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7V 和 1A,电动机的内阻r=1 Ω,不计一切摩擦,g=10m/s2,求:(1)导体棒所达到的稳定速度是多少?(2)导体棒从静止到达稳定速度的时间是多少?【答案】( 1)m/s ( 2)s【解析】:(1)导体棒匀速运动时,绳拉力T,有 T-mg-F=0( 2 分),其中 F=BIL, I= ε/R,ε=BLv,(3分)此时电动机输出功率与拉力功率应相等,即 Tv=UI/ -I/2r(2分),(U、 I/、 r 是电动机的电压、电流和电阻),化简并代入数据得v=2m/s ( 1 分).(2)从开始达匀速运动时间为t ,此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UI/ t-I/2rt=mgh+mv 2+Q( 4 分),代入数据得 t=1s(2 分).6.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 =30的°光滑足够长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其顶端固定一劲度系数为 k=50N/m 的轻质弹簧,弹簧的下端系一个质量为m=1kg 的小球,用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A 挡住小球,此时弹簧没有发生形变,若挡板 A 以加速度 a=4m/s 2沿斜面向下匀加速运动,弹簧与斜面始终保持平行,g 取 10m/s 2.求:(1)从开始运动到小球速度达最大时小球所发生位移的大小;(2)从开始运动到小球与挡板分离时所经历的时间.【答案】( 1)从开始运动到小球速度达最大时小球所发生位移的大小是0.1m;(2)从开始运动到小球与挡板分离时所经历的时间是0.1s【解析】(1)球和挡板分离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此时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即 kx m=mgsin θ,解得:(2)设球与挡板分离时位移为从开始运动到分离的过程中,.s,经历的时间为t ,m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 N,沿斜面向上的挡板支持力F1和弹簧弹力 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F-F1=ma,F=kx.随着 x的增大, F增大, F1减小,保持 a不变,当m与挡板分离时,F1减小到零,则有:mgsin θ-kx=ma,又x= at2联立解得: mgsin -θk? at2=ma,所以经历的时间为:.点睛:本题分析清楚物体运动过程,抓住物体与挡板分离时的条件:小球与挡板间的弹力为零是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可以解题。

7.如图所示,质量为在足够长的木板 A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上表面水平,木板 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一个质量为的小物块B(可视为质点)静止于 A 的左端,小物块 B 与木板 A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给小物块 B 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大小为。

求:木板 A 与小物块 B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位移大小之比(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取)。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分别以A、 B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木板和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假设经过秒 A、 B 共速,共同速度设为,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解得:。

共速过程中, A 的位移大小设为,B的位移大小设为,则,,解得:,。

假设共速之后,A、 B 一起向右匀减速运动,木板和物块间的静摩擦力大小为,木板和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假设成立,。

设共速之后至A、 B 均静止, A 的位移设为,B的位移设为,则。

整个过程中 A 的位移大小,B的位移大小则。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名师点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A、 B 的加速度,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速度相同时, A、 B 的位移大小,然后A、 B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减速运动,再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一起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从而得出A、 B 的总位移大小。

8.在建筑装修中,工人用质量为 4.0 kg 的磨石对水平地面和斜壁进行打磨,已知磨石与水平地面、斜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相同, g 取 10 m/s 2.(1)当磨石受到水平方向的推力F1=20N 打磨水平地面时,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动摩擦因数μ;(2)若用磨石对θ=370的斜壁进行打磨(如图所示),当对磨石施加竖直向上的推力F2=60N 时,求磨石从静止开始沿斜壁向上运动0.8 m 所需的时间(斜壁足够长,sin370=0.6, cos370 =0.8).【答案】( 1)( 2) 0. 8s’【解析】(1)磨石在水平地面上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F1mg ,解得0.5(2)磨石与斜壁间的正压力F N F2 mg si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2mg)cos F N ma解得a 2.5m / s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x 1 at222x0.8s解得ta9.如图所示,让摆球从图中的断,小球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由C 位置由静止开始摆下,摆到最低点D 处,摆线刚好被拉D 点向右做匀减速运动,达到 A 孔进入半径R=0.3m 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弧轨道,当摆球进入圆轨道立即关闭 A 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