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某化纤厂的防火防爆设计班级:安全工程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时间:2015年7月—2015年8月某化纤厂的防火防爆设计摘要本次课程设计主要针对化纤厂进行的防火防爆设计。

通过辨识、分析生产原料和产品的危险特性,再根据化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工厂内所需厂房、仓库、生活区与办公区,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GB50016-2006)分析确定该厂各个生产环节和存储场所的火灾危险类别;合理布置工厂内生产场所、附属设施、存储区等建构筑物所在区域,确定各个建、构筑物的功能、耐火等级等方面。

通过了解危险物质的性质和建筑物的面积后,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规范设计确定防火间距。

通过对以上各项内容进行设计,保证化纤厂安全生产。

关键词:防火防爆化纤耐火等级防火间距A characteristic of design for fire and explosion preventionAbstractThis course design mainly aimed at the characteristic of design for fire and explosion prevention. Through the identification, analysis, the danger of raw material and product features, According to chemical fiber main risk existing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Harmful factors required within a certain factory workshop, warehouse, living area and office area. According to< The 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buildings >[1](GB50016-2006)I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plant production and storage place of fire risk category ,reasonable arrangement factory production sites, ancillary facilities, such as storage area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Reasonable arrangement factory production sites, ancillary facilities, such as storage area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determine all the function of the building and structures, fire rating, etc. By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the dangerous substances and the area of the building, according to < The 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buildings >(GB50016-2006),I specification design, determine the fire separation.Key Words: For fire and explosion prevention; Chemical fiber; Fire resistance rating; Fire separation目录1 前言 (1)2 厂区概况 (2)2.1 单位概况 (2)2.2 周边环境及自然条件 (2)2.2.1交通条件 (2)2.2.2自然环境 (2)2.2.3社会环境 (4)2.3 厂区分布图 (5)2.4 生产工艺流程 (6)2.5 厂区涉及的有毒有害因素 (9)2.6 现有的防火防爆设施、装置及报警系统 (11)2.6.1防火设施、装置 (11)2.6.2防爆设施、装置 (13)2.6.3防火防爆报警系统 (13)3 拟定厂区的危险有害因素分区 (14)3.1 拟定厂区的危险有害因素分区 (14)3.1.1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14)3.1.2危险有害单元划分、分区 (18)3.2 拟定厂区的火灾爆炸分区 (19)3.2.1火灾爆炸因素的辨识 (19)3.2.2火灾爆炸危险有害单元划分、分区 (22)4 火灾爆炸分区安全防护系统设计 (24)4.1 消防监控系统 (24)4.1.1局部场所报警系统 (24)4.1.2区域报警系统 (27)4.1.3集中报警系统 (27)4.1.4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29)4.2 防火防爆设施设计 (30)4.2.1防火、防爆间距设计 (30)4.2.2防火、防爆装置设计 (31)4.2.3防火、防爆电气设计 (32)5 设计结论、可靠性及合理性评估 (34)6 总结 (35)附录1:厂区总平面分布简图 (36)附录2:厂区总平面分布图 (37)附录3:厂区总平面消防设施分布图 (38)附录4:各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图 (39)参考文献 (40)1 前言化工安全涉及安全科学技术的主要分支学科以及燃烧、爆炸、毒害等核心领域及其化工安全的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的发展。

化工生产中,所使用的原料多属于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的物质。

目前世界上已有化学物品600万种,这些化学物品中约有70%以上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强。

在生产、使用、贮运中操作或管理不当,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和烧伤等安全生产事故。

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将会造成厂毁人亡的严重后果,在社会上产生极坏的影响。

在现代化工生产过程中,虽然国家、政府一再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2字方针,但是仍旧有事故发生,因此预防火灾爆炸事故是至关重要的。

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防护措施可分为两个范畴:群体防护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

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涵盖了高温过滤、医卫防护、土工合成材料、特殊装饰、农业用、高性能防治复合骨架材料、交通运输、建筑等20多个工业领域,是一个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也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今后要倾注大量精力科技创新的一个方向,是战略性的新兴产业。

然而,在发展的基础上必然存在着危险,而且,公司使用的原料是泡料、再生切片和涤纶短纤维,成品是PET段纤维和PPS短纤维,由纤维的特性可知其易燃,在生产和存储过程中也存在着发生火灾的危险。

公司使用的乳化剂,矿物油等辅助原料在使用和存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发生火灾的风险。

因此,本人结合学习了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2](GB50160-92)等相关规范,并通过网上搜集各方资料、进行总结等方式,对化纤厂的厂区规划布置、各工艺生产装置防火防爆等方面进行了合理设计,保证化纤厂生产、存储安全。

由于时间仓促,本人水平有限,本课程设计中难免有疏漏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2 厂区概况2.1 单位概况本次课程设计的对象是一家占地面积为50000㎡的化纤公司,公司现有4条生产线,三个生产区,年产量15000吨,主要产品有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短纤维和PPS(聚苯硫醚)短纤维。

本公司位于常熟市支塘镇工业开发区,靠近204国道,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2.2 周边环境及自然条件2.2.1交通条件公司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本公司东邻太仓市,距上海100km;南接昆山市、苏州市相城区,离苏州38km;西接锡山市、江阴市;西北与张家港市相连;北与南通市隔江相望;西北距省会南京市210km。

地处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地区,北濒长江,南接昆山市,东连太仓市,西靠常熟市区,位于苏嘉杭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苏昆太高速公路锡太一级公路、常昆一级公路和 204国道等交通骨干网的环抱之中,区位优势非常独特。

临近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铁路苏州站和国家一级口岸常熟港,中转服务直通世界各地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

2.2.2自然环境公司位于苏州市常熟市支塘镇工业园区附近,地理位置见图2-1。

图2-1 地理位置1、地形、地貌常熟全境地势低平,水网交织,由西北向东南微倾。

长江岸线按微地形结构划分,属沿江平原。

这一地带系两千年来江潮夹带的泥沙淤积而成。

地表冲击物为主,土质为沙性、疏松,海拔在4.5~5.5m,局部达到6m,沿江大堤一般高度在6.5~7.5m。

公司所在地土壤以夹沙土为主,夹沙土为沿江棉区的主要土种,分布较广,为长江冲积土,全剖面泥沙相混,土色灰黄有石灰反应;乌夹沙土土种表土层较厚,土色黄褐。

并且地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2、河流与水文特征常熟境内水网交织,各条河流均属太湖水系,其分布呈以城区为轴心向四乡辐射状,东南较密,西北较疏,河道较小,水流平稳。

河流常年正常水位比较稳定,涨落不超过1m。

常熟地区的主要河流有望虞河、白茆塘、常浒河、元和塘、张家港、盐铁塘、耿泾塘等,湖泊有昆承湖、尚湖等。

常浒河、徐六泾、金泾塘和白茆塘四条航道由盐铁塘相连,可通向上海。

其中常浒河为5级航道,白茆塘现状为7级航道,徐六泾和金泾塘均为等外级航道,望虞河现状为5级航道。

3、气候特征公司地处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区,季风盛行,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冬季盛行大陆来的偏北风,以寒冷少雨天气为主;夏季盛行海洋来的东南风,以炎热多雨天气为主;春秋两季为东夏两季风交替,常出现冷暖、干湿多变的天气。

本地区的异常气候,如潮湿、夏秋旱、梅雨、台风、龙卷风等时有出现;多年入梅期在6月16日,出梅在7月4日,台风平均每年1.5次,龙卷风平均三年有1次,冰雹平均每年1次。

根据近几年气象统计资料,本地区2000年度平均气温16.5℃,年均降雨量1121.5毫米;一月平均气温3.7℃,七月平均气温18.8℃,年极端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零下5.9℃。

由于受江湖、河水调节及虞山的影响,光热资源平均高于周围相邻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和旅游的资源极为优越。

常熟市历年平均风速为2.8m/s,主导风为ESE。

常熟市历年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量状况见表2-1。

表2-1 常熟市气象站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量统计表项目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年均气温(℃)平均14.8 27.9 17.4 2.8 15.5 最高温度19.8 31.8 22.1 6.9 19.8 最低温度10.6 24.7 13.7 -0.3 12.0气压(hpa)平均1014.8 1003.8 1019.7 1026.3 1016.4 相对湿度(%) 平均75 82 77 75 77降水量(mm) 平均85.3 161.7 57.7 34.6 1062.3 2.2.3社会环境常熟市市辖九个镇和一个新区(街道):虞山镇、梅李镇、海虞镇、古里镇、沙家浜镇、支塘镇、董浜镇、尚湖镇、辛庄镇、碧溪新区(街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