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源学校是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
每年区教研室都会组织丰富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培训学习展示,我们学校及老师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
学校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一、精心组织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
学年初,学校教导处制定学年、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计划》,并根据了解的教师情况,安排多才多艺的教师担任综合实践课。
教师根据所任学科和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学年、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严格按计划和课程总表开展活动。
二、加强教师培训,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自身的理念、目标和价值,它与学科课程不同,也和以往的活动课程不同,而且包括的内容也比较多,比较杂。
对教师的要求也与以往的学科课程不同。
因此学校加大教师的培训,一是尽量创造条件让教师到外单位学习,归来讲汇报课,二是进行专题研讨、召开经验交流会等,使教师了解、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目的、意义以及目标和要求等。
只有了解、掌握了这些,教师才能认识到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本门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在实践中才能根据学校的实际、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及社区的资源开展活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督促检查。
从开学初计划的制定到活动的开展,学校严格把关。
每月学校组织检查教师资料。
每学期结合学校听评课活动,每位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至少讲一节研讨课,并当天进行评议,参与听课的老师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学校实际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自主活动。
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经验。
无论是研究性学习主题的选择,还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都能选择哪些与当地的题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的题材来进行。
无那些大而空的题目或活动。
五、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
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
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
六、建立家校互通,确保课程实施。
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取得校外人才的共同协作,形成整体共同指导的局面,是十分重要的。
家庭是孩子的一个活动生活场所,我们应该重视它,并积极利用它。
在学生家长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有一技之长,我们充分利用这种家庭潜在的教育资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某些隐性的教育力量充分发挥功用。
所以,我校建立建全了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课程管理的制度,以获得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源,从而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开放式综合实践管理模式。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努力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做到锻炼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但也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在调查中有不支持,不理解的,也有教师引导不得力的等因素。
我们也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