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扬草介绍—内外用【药用部位】飞扬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性味归经】辛酸,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酸,性烈。
”入肺、肝二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通乳,渗湿,止痒。
治急性肠炎,菌痢,淋病,尿血,肺痈,乳痈,疗疮,肿毒,湿疹,脚癣,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鲜者1~2两)。
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用药忌宜】脾胃虚寒者忌用。
【用药配伍】配金银花,清热解毒;配夏枯草,清热解毒;配苍术,燥脾湿;配当归,清热解毒;配王不留行,行气活血;配木通,宣通血脉。
【相关选方】①治赤白痢疾:大飞扬草五至八钱。
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用开水炖服。
②治小便不通,淋血:鲜大飞扬草一至二两。
酌加水煎服,日服两次。
③治疔疮:大飞扬草鲜叶一握,加食盐、乌糖各少许,捣烂外敷。
④治肺痈:鲜大飞扬全草一握,捣烂,绞汁半盏,开水冲服。
⑤治乳痈:大飞扬全草二两和豆腐四两炖服;另取鲜草一握,加食盐少许,捣烂加热水外敷。
⑥治小儿烂头疮,黄水浸淫,染生耳面者:飞插草一握,酌加水煎,洗涤。
⑦治小儿疳积:大飞扬草一两,猪肝四两。
炖服。
(①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⑧治带状疱疹:鲜飞扬全草捣烂取汁,加雄黄末五分调匀,涂抹患处。
(《福建中草药》)⑨治脚癣:鲜飞扬草三两,加75%酒精500毫升,浸泡三至五天,取浸液外擦。
(云南)千里光的作用—内外用【药用部位】千里光的全草。
【性味归经】苦,寒。
①《本草拾遗》:“味苦,平,小毒。
”②《本草图经》:“味苦甘,寒,无毒。
”③《生草药性备要》:“味涩苦,性平,微寒,无毒。
”入肝,肾二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祛风燥湿。
治各种急性炎症性疾病,风火赤眼,目翳,伤寒,菌痢,大叶肺炎,扁桃体炎,肠炎,黄疸,流行性感冒,毒血症,败血症,痈肿疖毒,干湿癣疮,丹毒,湿疹,烫伤,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两)。
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熬膏涂。
【用药忌宜】《饮片新参》:“中寒泄泻者勿服。
”【资源分布】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产江苏、浙江、广西、四川等地。
【药材鉴定】干燥全草长60~100厘米,或切成2~3厘米长的小段。
茎圆柱状,表面棕黄色;质坚硬,断面髓部发达,白色。
叶多皱缩,破碎,呈椭圆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戟形或截形,边缘有不规则缺刻,暗绿色或灰棕色,质脆。
有时枝梢带有枯黄色头状花序。
显微鉴定:叶表面观: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壁深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6个;非腺毛多数,尤以叶脉处为多。
上表皮细胞壁微波状或波状弯曲,气孔少数,有非腺毛。
非腺毛2-12个细胞,多弯曲,长约至270μm,直径12-31μm,基部细胞膨大,顶端细胞渐尖或钝圆,有的膨大成椭圆形、半圆形或类圆形,有的中部或顶部细胞缢缩,细胞内常含淡黄色油状物;细胞壁稍增厚,具疣状突起,下部细胞有的具细条状角质纹理。
【古籍考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本草图经①《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李时珍以千里光、千里急并为一种,极确。
惟黄花演花与此草同,而叶异。
南安人以其花洗目,呼为黄花母,云有毒,不可入口,非此草也。
”②《滇南本草图谱》:“《滇本草》出自九里光治症略同于《本草拾遗》之千里及,而《图考》千里及条云,滇医以洗疮毒,正与《滇本草》合。
与今湘、赣之九里明,滇之九里光,形状治症均同,《图考》所图尤肖。
据此,诸名之为一物,而此物必是本种可无疑义。
‘光’、‘明’义同,‘千’、‘九’音近,而‘及’、‘急’、‘芨’,并从一声转讹,以‘及’为正,喻其恢复目力可及千里也。
”【相关选方】①治烂睑风眼:笋箬包九里光草煨熟,捻入眼中。
(《经验良方》)②治风火眼痛:千里光二两,煎水熏冼。
(《江西民间草药》)③治鸡盲:千里光一两,鸡肝一个。
同炖服。
(《江西民间草药》)④治痈疽疮毒:千里光(鲜)一两,水煎服;另用千里光(鲜)适量,水煎外洗;再用千里光(鲜)适量,捣烂外敷。
(《江西草药》)⑤治干湿癣疮,湿疹日久不愈者:千里光,水煎二次,过滤,再将两次煎成之汁混合,文火浓缩成膏,用时稍加开水或麻油,稀释如稀糊状,搽擦患处,一日二次;婴儿胎癣勿用。
《江西民间草药》)⑥治脚趾间湿痒,肛门痒,阴道痒:千里光适量,煎水洗患处。
《江西民间草药》)⑦治鹅掌风,头癣,干湿癣疮:千里光、苍耳草全草等分。
煎汁浓缩成膏,搽或擦患处。
(《江西民间草药》)⑧治阴囊皮肤流水奇痒:千里光捣烂,水煎去渣,再用文火煎成稠膏状,调乌桕油,涂患处。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⑨治疥疮,肿毒:千里光水煎浓外敷,另取千里光一两,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⑩治流感;千里光鲜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江西《草药手册》) 白花蛇舌草防风—内外用;⑥防风丸(《圣济总录》):防风、蝉壳、天麻、猪牙皂荚,治疗风疮疥癣,皮肤瘙痒,搔成瘾疹。
蝉衣(蝉蜕)—内外用透骨草—内外用、蛇床子—内外用、白藓皮—内外用黄柏---内服为主紫草—内外用黄芩---内服用徐长卿--【异名】石下长卿、逍遥竹、一枝箭、土细辛、竹叶细辛、铃柴胡、蛇草、蛇利草、生竹、天竹、蜈蚣草、铜锣草。
治疗皮肤病对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以及顽癣等均有效果。
用法:每次用徐长卿2~4钱,水煎服,亦可外洗。
或制成注射剂、酊剂等应用。
紫汤组成土获菩15-30 g,紫草15-30 g,荆芥10 g,防风一0 g,前胡12 g,浮萍一5 g.蝉衣6g,白鲜皮15 g,苦参15 g,当归12 g,川芍9g,甘草10 ge用法水煎内服。
功效清热祛风。
燥湿止痒。
主治风隐疹(荨麻疹)、湿疹、痒风(皮肤痰痒症)。
加减上半身疹多而痒者,加羌活;下半身疹多而痒者,加独活;皮疹红润、舌质赤、脉数者,加丹皮、赤芍;湿疹分泌物多,皮肤红肿感染者,加黄柏、银花、连翘。
治疗皮肤划痕症三偏方很多人在经过长期的皮肤划痕症治疗之后,都觉得有一定的难度,甚至失去信心。
在此,特提供一些治疗皮肤划痕症偏方:拔罐:用东西夹好棉花球,然后在95%的酒精中蘸一下,挤干净(防止酒精滴落而烫到),点燃,在4号大玻璃罐内闪一下(注意不能烤边,也易烫到),迅速拔于肚脐上(神阙穴),拔5-10分钟,每日一次(用抽气式拔罐器也可以,但是拔的力量要小一点)。
再配合服用防风通圣丸,疗效较好。
如果较重可以配合甲氰咪胍、维生素C、扑尔敏(都是每日三次一次一片,如果服用扑尔敏发困可以服用开瑞坦)等抗过敏、提高抵抗力有一定疗效!不过还有复发可能。
此方法优点在于自己操作方便易于长时间治疗,可抗过敏、提高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尽量少吃海鲜、羊肉、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外用偏方(洗):地肤子12克、白芷9克、防风9克、川椒9克、透骨草9克、赤芍9克、一支蒿9克、独活9克,荆芥9克。
用水3斤、煎沸、洗全身。
洗时注意避风保暖!疗效不错。
内服偏方(吃):何首乌9克/石菖蒲9克/威灵仙9克/胡麻仁9克/苦参9克/荆芥9克水煎服,出微汗,注意不能受风。
效果较好。
美国CBH 划痕症套装”——敏清粉剂2瓶+排毒清1瓶+疹康清2瓶,该产品本着消炎治其表,排毒除其根,修复调免疫,脱敏抗复发”的原则,运用植物免疫脱敏疗法强力排除毒素,深入细胞,快速有效的清除分布在皮肤、淋巴、血液、大脑神经系统等地方的深层毒素,抑制毒素再生,既高效排除毒素,又补充所缺乏的营养。
消除体内自由基,迅速改善过敏体质,改善细胞活力,改善血液质量,有效治疗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化学过敏等各种过敏症状,可迅速消除划痕症,恢复身体正常生理功能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荆芥辛,微温。
归肺、肝经。
主治:解表散风,透疹。
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荆芥有发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风功效。
主要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常与防风相需为用。
但也可配辛凉解表药或清热解毒药治疗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如薄荷、菊花、桑叶、银花等。
荆芥有辛散作用能助麻疹透发,常与薄荷、蝉衣、牛蒡子等配合应用。
荆芥又常用于疮疡初起有表症者,可配伍防风、银花、连翘、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热,又消痈肿。
荆芥炒炭应用,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可用于便血、崩漏等症,在临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药同用。
荆芥一药,生用有祛风解表的功效,炒炭则用于止血。
配防风、羌活,治风寒表症;配银花、连翘、薄荷,治风热表症;配生石膏,治风热头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肿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
荆芥与紫苏均能发汗解表,但紫苏散寒力强,偏入气分,又能理气宽中;而荆芥祛风力胜,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
故在理气方中常用紫苏,而在理血剂当中多用荆芥荆芥【性味与功效】味辛,性温。
功效:祛风解表,炒炭止血。
【传统应用】主治感冒发热、恶寒,与辛温解表药或与辛凉解表药配伍,用于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麻疹透发不畅。
荆芥炭周于衄血、便血、崩漏等症。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赤苓、川芎、甘草,治疗疮疡寒热;②荆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荆芥、桔梗、甘草,治疗风热,咽喉肿痛;③消风散(《医宗金鉴》):荆芥、防风、生地、苦参、当归、石膏、知母、苍术、蝉衣、牛蒡子、胡麻仁、木通、甘草,治疗湿疹、风疹、瘙瘁皮肤划痕症民间验方1、拔罐疗法处方:凡士林、酒精各适量,火罐一个用法:先将凡士林一薄层于脐部,再将酒精滴数滴与火罐内,棉球引燃,火旺时将罐扣在脐眼侧位,5-10分钟拔罐,日拔3次。
疗效:拔罐1天,有效率达96.1%2、药酒疗法处方:薄荷、苦参各30克,樟脑10克,白酒600毫升。
用法:药浸酒内7天后,去渣滤酒,加入樟脑粉混匀,用棉签蘸药涂擦患处。
日3次疗效:用药3天,治丘疹样荨麻疹,有效率100%。
治愈率92%。
3、中成药疗法药名:云南白药云南白药服法:成人每次服1/8小瓶,第1次加服保险子1粒,日服3次。
儿童用量酌减,不服保险子。
疗效:服药1-4天,有效率90.62%4、熏洗疗法处方:鲜红萝卜全株1000克用法:加水6000毫升,浓煎取液,熏洗上身,出汗为度,洗后避风。
日洗1次疗效、:熏洗3-6次,有效率100%,治愈率86%3、银花10克,连翘10克,升麻8克,甲根12克,赤芍8克,甘草5克,蝉衣6克,防丰8克,地肤子10克,白鲜皮10克,紫花地丁12克,荆芥6克,牛蒡子(大力子)8克。
4、冬归90克,黄芪30克,荆芥60克,赤芥里6克。
一般需两个疗程,每个疗程服用1至2帖民间治疗荨麻疹的绝招1:拔罐疗法处方:凡士林、酒精各适量,火罐一个用法:先将凡士林一薄层于脐部,再将酒精滴数滴与火罐内,棉球引燃,火旺时将罐扣在脐眼侧位,5-10分钟拔罐,日拔3次。
疗效:拔罐1天,有效率达96.1%2:药酒疗法处方:薄荷、苦参各30克,樟脑10克,白酒6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