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有限公司社会保险管理办法社会保险是指劳动者由于年老、患病、失业、伤残、死亡、生育等原因,暂时中断劳动或者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不能获得劳动报酬,本人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失去生活收入时,国家通过立法,按规定提供物质帮助的一种制度。
其内容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是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缴费的个人和单位都必须按照规定的费率缴费。
为落实国家政策要求,现对社会保险参保工作规范如下:1、人力资源中心是全公司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归口部门,主要负责全公司基本养老、补充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项目的管理以及、办法的制订,确定各类保险个人及单位的缴纳办法,负责各类保险职工个人帐户的管理。
各类保险的预决算,负责上报社会保险的统计报表。
2、公司财务中心负责各类社会保险的个人代扣、保险金代缴及社保相关的报表。
一、参保原则1、凡与公司签定劳动合同的员工公司将在合同有效期内按XX当地规定为员工缴纳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
2、公司员工的社会保险办理地点统一为:福建省XX市。
(注:基于员工退休待遇计发及退休后领取的方便,对原已参保人员不强制要求将社会保险关系转入本公司,如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公司可按公司执行标准即XX当地现行标准予以返现)。
3、所有参保员工的应缴费用均由公司统一代扣代缴,从员工未来生活保障角度出发,公司鼓励员工参加社会保险,原则上不得以现金形式返还给员工,但考虑到目前社会保险政策方面存在“跨省转移困难、非连续参保、参保期未满标准年限不能享受相关待遇”等诸多障碍,如员工因故不能或不愿参加社会保险的,公司可以将公司应承担费用的50%以现金形式返还给员工;4、对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且已经参加社会保险的,补齐欠缴保费后可将社会保险关系转至公司进行续保。
5、未在其它公司存续有社会保险(已在其他公司参保的员工可不参加社会保险,但需提供相关证明)。
二、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及相应缴费比例(按XX市社保管理部门规定)如下表:险种基数(元) 工伤生育养老失业合计(元) 900 900 570 570个人缴纳0% % 8% 1% 0 0公司缴纳1% % 18% 2% 9合计(公司+个人) 9三、社会保险关系管理员工的社会保险关系由公司统一缴纳,统一管理。
四、员工参保须知1、经本人申请公司将在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后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
2、公司人力资源部每月20日前核报下月异动(新增的员工从转正次月起开始交纳,参保的离职人员从离职当月开始停缴);3、未通过转正或社保办理前即自行离职的员工不予补缴或返现。
2、员工参保需:(1)提交近期一寸红底免冠彩照5张;(2)填写《社会保险参保个人信息登记表》。
3、员工社会保险由人力资源中心社保负责人统一核算出缴费总额,并上报总经理批准后予以申报办理。
4、员工养老保险按月缴纳。
5、员工因个人原因自愿放弃公司各项社会保险的,需提交书面形式的个人声明,人力资源部备案。
6、不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不能享受公司的各项社会保险福利。
7、凡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参保员工未与公司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者中途不予退保。
五、社会保险费用管理1、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公司为员工代扣代缴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2、员工养老保险、医疗等保险个人缴纳部分将在员工工资按月扣除。
3、公司将根据本年度社保机构的工作安排按社保机构规定时间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六、社会保险的转移1、社会保险转入流程:(1)在XX市社保局开具社保商转接收函。
(2)员工缴纳在原单位缴纳社保局核实是否存在社保欠款,如有欠缴部分需缴至现公司入保时间所有的保险费用,然后可凭现所在公司社保局开出的《社保商转接收函》办理相关手续;如没有欠缴同上办理。
(3)带已开具的《社保商转接收函》去原公司所在的社保局转出社保关系及社保基金并转入公司所在地社保局。
2、社会保险转出流程:公司与员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人力资源部为其出具《离职证明》,并按规定办理相关的转出手续。
七、社会保险的享受标准(一)养老保险1.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个人缴费满15年的职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男年龄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年满55周岁);从事有毒有害工种满八年、高温井下工种满九年、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种满十年;男满五十五周岁,女满四十五周岁,由指定医院提供证明,并经市(市)以上劳动鉴定委员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
2.报送材料职工档案;身份证;退休公示名单;职工养老保险手册;其他相关材料(如独子证、高工、劳模审批表等)。
3.办理程序单位初审后公示;单位填写退休审批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退休条件及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进行审批;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放退休证。
4.待遇标准详情参见《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因篇幅有限,不再转摘)(二)失业保险1.失业保险申请程序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应在失业人员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七日内带以下材料到受理其失业保险业务的经办机构备案:a.本单位和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凭证;b.失业人员个人档案;c.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审批表;d.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e.失业人员的身份证和户口本复印件。
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经审核后,将《失业保险金申领表》和失业、求职登记表,发给失业人员所在单位,由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人员填写。
失业人员应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90日内,到受理其单位失业保险业务的经办机构输入失业和求职登记,申领失业保险金。
无正当理由,逾期不予办理。
失业人员在办理失业和求职登记、申领失业保险金时应递交《失业保险金申领表》和失业、求职登记表,并出示下列证明材料:a.本人身份证和户口本原件;b.本人相片;c.法律法规或省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经复核无误后,发给失业人员失业证。
2.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即以下情况:(1)终止劳动合同的;(2)非本人原因被解除劳动合同的;(3)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的;(4)根据《福建省劳动合同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5)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
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3.关于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失业人员累计缴费时间按照下列确定: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重新就业后不满一年再次失业的,可以继续申领其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
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按失业人同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时间确定;每满一年,领取2个月,最长不超过24个月。
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如下:(1)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满10年的,按当地法定最低工资的70%标准发放;(2)累计缴费时间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当地法定最低工资的75%标准发放;(3)累计缴费时间满20年以上的,按当地法定最低工资的80%标准发放。
(三)工伤保险1.工伤的认定情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2.工伤认定申请应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3.注意事项: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4.工伤保险费用报销注意事项:员工发生工伤事故后,必须及时(12小时以内)上报人力资源部社保管理人员。
由公司工伤保险负责人及时(最晚在48小时内)通知社保局备案登记,同时人力资源部在第一时间记录或拍摄事故现场证据。
工伤保险报销费用所需资料:身份证、医院诊断书、相关费用发票、单位出具证明。
(四)生育保险1.生育保险待遇:生育津贴:女职工生育时,在法定产假期间,由生育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标准为上年度本企业职工月人均缴费工资。
女职工产假90天,其中产前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一婴,产假增加15天。
晚育并领取独生子女证的,产假可延长135天至180天,由所在企业具体规定。
女职工怀孕3个月以内自然流产的,产假15天至30天;怀孕3个月以上7个月以内自然流产的,产假42天。
2.生育医疗费用:女职工生育的产前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自费药品、营养药品的药费和医疗服务费由职工个人负担。
. 男职工配偶生育符合省计划生育规定,未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由生育保险基金给付一次性生育补助金,其标准按项规定生育津贴的50%发给。
符合生育保险规定的,由企业或本人持有关生育证明到当地社会劳动保险机构办理手续,领取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
3.生育保险费用报销注意事项:生育保险报销费用所需资料:户口本、准生证、出生证明、出院手续、相关费用发票,单位出具的证明,当年费用务必当年报销。
在孕妇生产前提前在社保局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八、以上规定随国家相关法规调整而定,如有未尽之处或与当地规定抵触的按当地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