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殖密度对地图鱼幼鱼生长发育的影响

养殖密度对地图鱼幼鱼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24卷第4期2005年4月水产科学FISHERIES SCIENCEVol.24No.4Apr.2005养殖密度对地图鱼幼鱼生长发育的影响邵邻相,谢炜,叶菲菲(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摘 要:在室内水族箱中养殖地图鱼的幼鱼,密度分别为50、100、200、400尾/m 2,共养殖28d 。

试验结果表明,各密度组地图鱼幼鱼的生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增重率、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和平均日增重都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高密度组(400、200尾/m 2)地图鱼的幼鱼个体生长速度离散度明显加大。

关键词:地图鱼;生长率;饵料转化率;密度中图分类号:S965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111(2005)04-0007-03收稿日期:2004-07-08; 修回日期:2004-09-201 基金项目:邵邻相(1962-),男,副教授,硕士.地图鱼(A stronotus ocellatus )英文名oscar,又名猪仔鱼、星丽鱼。

属鲈形目,丽鱼科。

原产南美洲的圭亚那、委内瑞拉、巴西亚马逊河流域。

一般成鱼体长35cm 。

地图鱼对水质要求不高,生长适宜水温20~30e ,pH 6.0~7.5[1]。

地图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喜食小鱼、小虾,食量大,生长速度快,体魄强健[2]。

地图鱼的繁殖能力特别强,适宜条件下每隔2~3周产卵1次,每次800~1500粒。

因此密度是制约地图鱼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图鱼作为一种优质观赏鱼,同时也是一种有待开发的高档食用鱼,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研究地图鱼的幼鱼生长发育与养殖密度的关系,对于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地图鱼的幼鱼来自浙江省金华市旭华观赏鱼工作室。

在试验前已养殖到6周龄。

所选试验用鱼发育情况良好,大小均匀,体长(3.50?0.33)cm,体重(1.00?0.23)g 。

试验用容器为100cm @40cm @40cm 的水族箱,试验用水为经气泵曝气24h 的自来水。

溶氧量为(5.0?0.5)mg/L,水温用观赏鱼恒温管保持在(26?1)e ,pH 6.5?0.2,水硬度为8b DH 。

1.2 放养密度设计A 、B 、C 、D 四个密度组,密度分别为400、200、100、50尾/m 2,水位高始终保持在35cm 。

每天早、中、晚各投饵1次,每次投饵量为最近一次测量的各密度组体重的4%。

饵料用观赏鱼专用饲料,含蛋白质30%、脂质5%、灰分5%、纤维素0.5%。

每天于喂食30min 后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水位的1/4。

1.3 幼鱼测量地图鱼的幼鱼养于水族箱内,检疫3d 后测量鱼的体长和体重(A 、B 、C 三组随机抽取30尾,D 组测量全部20尾),每隔7d 测1次生长数据(体长和体重),每次测量均安排在晚上喂食前,测量后用3%的NaCl 溶液药浴5min,以防感染。

试验历时28d 。

2 数据统计与计算数据通过EXCEL97进行分析处理,参数计算公式如下:增长率GB L =(Lt -L 0)/L 0@100%增重率GB W=(Wt -W 0)/W 0@100%净增重NY=(Wt -W 0)/st日增重DWG=(Wt -W 0)/st特定生长率SGR=100(ln Wt -ln W 0)/t 饵料转化率FCR=平均投饵量/平均增重量大小变动系数SV=标准差/平均体重@100L 0为开始时的体长;Lt 为结束时的体长;n 为鱼尾数;W 0为开始时的体重;Wt 为结束时的体重;t 为天数;s 为水域面积。

3 结果与讨论3.1 密度对地图鱼存活率的影响试验过程中不同密度组的地图鱼均未发现死亡,成活率达100%。

可能是较好地保持了饲养水质;每次喂食量充足,食物中的营养丰富;地图鱼本身对环境的耐受性也比较强;每次对地图鱼测量完毕后都进行消毒,保证了幼鱼不受细菌感染的缘故。

3.2 养殖密度与生长之间的关系不同密度组的地图鱼的生长速度有明显的差异(见表1)。

其增长率、增重率、平均日增重、特定生长率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均明显下降。

高密度组(A 组、B 组)的生长速度、特定生长率、最终体重明显低于低密度组,高密度组A 组和B 组相比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但高密度组的净增重最高,这与Schreck(1985)[3]对银鳟(Onchr h y nchus kisutch ),Vijayan(1988)[4]对溪红点鲑(Salvelinus f ontinalis )和庄平等(2002)[5]对史氏鲟(A cipenser schrenckii)稚鱼,蔡清海(1996)[6]对沟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此外,增重率高于增长率6倍多,使地图鱼在10周龄时就表现出了体型粗壮的特点。

表1地图鱼幼鱼生长参数生长状态组别A B C D初始体重/g0.991?0.228a 1.013?0.236a 1.017?0.230a0.990?0.243a 初始体重SV22.9723.3622.5824.57初始体长/cm 3.491?0.334a 3.510?0.330a 3.498?0.354a 3.505?0.324a 初始体长SV9.589.4210.119.24最终体重/g 6.076?2.311a 6.460?2.096ab 6.932?1.937b7.496?1.795c 最终体重SV38.0332.4427.9523.95最终体长/cm 6.232?0.816a 6.391?0.736ab 6.574?0.676ab 6.770?0.536b 最终体长SV13.0911.5110.287.92 GBL/%78.54?8.41a82.12?5.90b87.97?4.53c93.17?4.87d GBW/%513.08?107.81a538.76?77.77a581.58?54.30b657.17?38.43c DWG/g#d-10.182?0.074a0.195?0.067ab0.211?0.061b0.232?0.056c SGR/% 6.476?0.679a 6.623?0.431a 6.854?0.294b7.230?0.185c FCR 1.66?0.70a 1.62?0.60a 1.57?0.52a 1.48?0.42a NY/g#m-2#d-172.6438.9221.1211.62注:同一行中参数上方字母相同代表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则有显著性差异。

(P<0.05)3.3养殖密度对生长离散(SV)的影响在本试验中,各试验组的SV在试验前后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生长离散因密度的增加而加剧,低密度组的SV较试验开始时下降,但高密度组(A组和B组)的SV显著上升。

在高密度组中出现的较大个体与低密度组中的较大个体在体型上相差无几,而较小个体却有很大的差距,这可能是养殖密度过大导致种内对空间和食物的竞争更激烈,使生长优势鱼占据到更多的资源,生长速度较快,而生长劣势鱼由于竞争的作用更处于劣势的结果。

Cutt等(1998)[7]认为由于鱼群密度增加,导致对食物和空间的竞争,加速了鱼的大小分布的差异和不对称,从而有可能建立社会等级制度,使生长不均匀。

在试验中高密度组内个体之间体重差异较大,表明密度使地图鱼幼鱼形成了等级结构或竞争行为。

但庄平等(2002)[5]在密度对史氏鲟稚鱼生长影响的研究中发现,SV在试验前后未发生显著性变化,最终SV反而更小,说明通过提供良好的水质条件,也会减少密度对某些鱼生长的影响。

在本试验中,通过每天测量水体的溶氧量、pH值,发现高密度组由于种内竞争和排泄因子造成了不良的水体环境,高密度组相对较低的溶氧量对生长起了抑制作用,所以高密度引起水质条件的恶化也促使SV增大。

3.4生长式在试验过程中,各试验组中的幼鱼生长速度逐渐加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密度组的幼鱼均呈指数生长(图1)。

体重生长方程式分别为:W A=0.938e0.066tW B=0.986e0.068tW C=1.011e0.071tW D=1.010e0.074t以W=a L b拟合的地图鱼幼鱼体重与体长相关关系式分别为:W A=0.820L1.109,r=0.921W B=0.851L1.144,r=0.939W C=0.861L1.199,r=0.949W D=0.846L1.271,r=0.960根据b<3可得此生长阶段的幼鱼在各密度组中的生长为异速生长。

在第一周体重增重较少,可能是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影响了幼鱼的生长。

图1不同密度组地图鱼幼鱼的生长曲线8水产科学第24卷3.5 养殖密度对饵料转化率(FCR)的影响本试验中各组幼鱼食欲旺盛,每次在10min 内即可摄食光所投饵料,随着密度的增加,FCR 的值也相应的增加,但各密度组的FCR 值无显著差异。

这个结果表明高密度组的地图鱼个体生长速度减慢并不能用饵料转化率降低来解释。

这与Wedemeyer [8]的研究结果一致。

但Vijayan(1988)[4]的研究表明溪红点鲑的摄食率和食物转化与密度呈负相关,Fagerlund(1981)[4]报道了银大麻哈鱼的密度增加食物转化率下降,则说明在投入相对等量的饵料的情况下,低密度幼鱼能更为有效地吸收利用饵料。

4 结论鱼生活在高密度环境中,被普遍认为是处于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因素中,这些因素或单独或叠加地影响鱼的生长。

所以鱼群密度对生长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

个体密度的增加会胁迫鱼群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的变化来适应高密度环境。

张廷军(1998)[10]指出鱼类对胁迫的适应从神经内分泌活动变化开始,引起生理、生化、免疫变化,进而影响行为。

生理功能的调节需消耗大量能量,因而影响了鱼的生长。

地图鱼幼鱼的增重率随密度的增大而明显下降,但密度越大,净增重越大,收获量也就越高。

这是因为高密度组有较大的种群个体基数,这就使得地图鱼的高密度养殖有了经济效益。

根据蔡清海(1996)[6]对沟蓝子鱼的研究,在高密度放养时,需要更多的饲料量才能使鱼获得最佳生长。

但为了使饲料的投入能产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在放养密度较大的环境下,改变密度引起的胁迫作用,可以通过提高水体的质量,提供充足的饵料量及多餐少量的方法,不断地分级捕捞和打破鱼群的等级制度来提高总产量。

下一步的研究拟扩大密度范围,并延长试验时间至地图鱼发育成熟,以便完整准确地研究密度对地图鱼生长的影响。

参考文献:[1] 郁倩辉.热带鱼养殖与观赏(第一版)[M ].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46.[2] 孙恒臣,张信平.地图鱼的水族箱饲养[J].中国水产,2000(5):63.[3] Schreck CB,Patlino R,Pring CK,et al .Effects of rearing densi tyon i ndices of s moltificati on and performance of coho salmon,On -corhynchus kis utch[J].Aquacul ture,1985,(45):345-358.[4] Vij ayan MM,leatherland JF.Effect of s tocking density on the growthand stres s-respons e in Brook Charr [J].Aquaculture,1988(75):159-170.[5] 庄平,李大鹏,王明学,等.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稚鱼生长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6):735-738.[6] 蔡清海.放养密度和投饲量对沟篮子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J].水产科技情报,1996,23(1):34-35.[7] Cutts CJ,M etcalfe NB,Taylor AC.Aggres sion and growth depres sionin j uvenile Atlantic salmon:the cons equences of indi vidual Variation in standard metabolic rate [J].J Fish Bi ol,1998(52):1026-1037.[8] Wedemeyer G A.Physiological res pons e of j uvenile coho salmon (On -corhynchus kis utch)and rainbow trout (Salmogairdneri)to handling and c rowding stress in intensive fis h culture [J ].J Fish Res Board Can,1976(33):2699-2702.[9] Fagerlund UHM,Mebride JR,Stone ET.Stress-rel ated effec ts ofhatchery rearing densi ty on the coho salmon [J].Trans Am Fish s oc,1981(110):644-649.[10]张廷军.鱼类对高密度环境的适应[J].水产科技情报,1998,25(3):110-113.Effect of Stocking Density on Growth of Juvenile Astronotus ocellatusSHAO Lin -xiang,XI E Wei,YE Fe-i fei(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Zhejiang normal universi ty,Jinhua 321004,China)Abstract:Juvenile Astronotus ocellatus were stocked and reared in an indoor tank at a rate of 50,100,200and 400individuals/m 2for 28day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ec reases in length increment,special growth rate and daily weight gain of the juveniles with the increase in stocking density increase.The fish in high-density groups (200and 400fish/m 2)had grea t variation in size and growth.Key words:Astronotus ocellatus ;growth efficiency;feed conversion rate;density(责任编辑:晓 荷)9第4期邵邻相等:养殖密度对地图鱼幼鱼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