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科学概论第1阶段练习题

自然科学概论第1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自然科学概论》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在古代,科学主要是包含在哲学的文化形态中。

()
2、早在夏代、中国已有观察天象的记录,已有天干记日法。

()
3、19世纪下叶,麦克斯韦总结出了电磁场的四个基本方程,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
4、如果某人准确无误地观察到两个事件是同时发生的,那么其他人来观察也是同时的。

()
5、时间和空间是客观存在,因而对时间和空间的测量与观测者本身的运动状态无关。

()
6、天文观察发现,水星轨道的近日点有进动,这一现象牛顿力学理论给出了精确的解释。

()
7、我们之所以不能同时精确测定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是由于测量的仪器不够先进。

()
8、爱因斯坦发现,电子也具有波动性。

()
9、宇宙中有许许多多星系,银河系是太阳系的一个近邻。

()
10、量子力学表明,电子不再是原来设想的一个小球,而是一团难以捉摸的迷雾,因而称它为电子云。

()
mc这么大的能量。

()
11、任何物体都包含有相当于2
12、太阳和大多数恒星能量来源于类似于原子弹爆炸的核裂变能。

()
13、在宇宙中“暗物质”所占的比例很小。

()
14、时间的长河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她总是以恒定的速率在流逝。

()
15、介子和重子都参与强相互作用,因而统称为强子。

()
16、物理学家已经找到了单独存在的夸克。

()
17、爱因斯坦用相对论证明了真空中的光速是不变的。

()
18、“基本粒子”就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的、不可再分割的微粒。

()
19、“光电效应”主要体现了光的粒子性。

()
20、电子、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组成的。

()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公理化思想的创始人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欧几里得;
D、阿基米德。

2、我国农历特有的24节气是根据什么规定的?()
A、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B、月亮在绕地球运转轨道上的位置;
C、月亮和太阳相对于地球的位置;
D、实际气候的变化。

3、第一个系统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开普勒;
C、哥白尼;
D、布鲁诺。

4、地球观察站观察到一艘飞船以0.8c(c为真空中的光速)的速度飞过地球,这时飞船以0.6c 的速度向前发射一颗导弹,则地球观察站观察到导弹的速度为()
A、1.4c;
B、c;
C、0.95c;
D、0.8c。

5、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我们测量高速飞行飞船的长度和飞船中的时钟,与飞船中乘客所测量的结果相比()
A、长度增加时钟走快;
B、长度缩短时钟走快;
C、长度增加时钟走慢;
D、长度缩短时钟走慢。

6、根据现代天文学,我们的宇宙是这样演化的()
A、已经存在无限长的时间,还将继续存在无限长时间;
B、大约诞生于一百多亿年前的大爆炸,并不断膨胀到现在;
C、宇宙是永恒不变的;
D、宇宙因万有引力而不断收缩。

7、相对论指出,高速运动的竿子在运动方向的长度缩短,其实质是()
A、竿的分子与分子间吸引力增大,从而分子间靠得更近,使竿的长度缩短;
B、是空间本身的收缩,而不是竿的物理变化;
C、这仅仅是竿高速运动而造成的视觉现象,而不是真实的变化;
D、以上三条都有一定的道理。

8、当铀原子裂变时能放出大量能量,但物理学家发现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略小于反应物原来的质量,这是由于()
A、亏损的质量已转化程能量释放了;
B、这说明反应还生成了某种我们未知的微粒,它们带走了部分质量;
C、任何测量都有误差,这些微小的差异可能是实验误差所允许的;
D、以上三条都有一定的道理。

9、九大行星的位置从太阳系的中心望外数,地球位于()
A、第2个;
B、第3个;
C、第4个;
D、第5个。

10、下述哪一项不是恒星走向死亡的最后归宿()
A、红巨星;
B、白矮星;
C、中子星;
D、黑洞。

三、填充题(每题3分,共30分)
1、19世纪建立的电磁学理论指出,电场和磁场是一种,而且变化的电场会产生,而变化的磁场也会产生。

2、18、19世纪生物学的革命,一是建立了学说,二是的提出。

3、1830至1833年间出版的《地质学原理》提出了观点,使地质学变为科学;18世纪末,拉瓦锡和道尔顿分别研究了空气的组成、性质和状态,建立了。

4、1905年,物理学家用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5、根据基本粒子参与相互作用的特点,可分为、和三大类。

6、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绝大多数星系的光谱都存在红移,这意味着宇宙中的星系都在彼此,宇宙处于。

7、广义相对论预言,引力场将使光的传播路径发生,这一现象后来在日全食时观察太阳附近恒星的时得到证实。

8、相对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看法,认为空间长度和时间进程都不是,而是。

9、现代宇宙学的理论基础是,这个理论是1915年德国物理学家提出的。

10、自然界里有4种基本相互作用,最强的是,它的作用距离。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达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2、简述相对论力学对牛顿力学观念的改变之处。

3、什么叫引力频移?
附: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B
2、A
3、C
4、C
5、D
6、B
7、B
8、A
9、B 10、A
三、填充题(每题3分,共30分)
1、①实在的东西(或:物质);②磁场;③电场;
2、①细胞;②生物进化论;
3、①地球地质演化的渐变论;②大气科学的物理基础;
4、①爱因斯坦;②光的量子;
5、①传播子;②轻子;③重子;
6、①远离;②膨胀之中;
7、①弯曲;②位置变化;
8、①绝对的;②与运动状态不可分的;
9、①广义相对论;②爱因斯坦;
10、①强相互作用;②小于10-15米(或原子核大小的尺度)。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一是出现了专职科学家这种社会角色,二是科学研究已成为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在特定的社会圈子内进行。

2、一是物体的质量不再是一个不变的常数,而是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二是物体的质量与能量是有联系的,其关系是2mc E 。

这里m 是物体的质量,c 是真空中的光速,E 是物体的总能量。

3、根据广义相对论,在强引力场中时钟要比在弱引力场中走慢,因而从引力较强的星体发射的光传到地球上时频率会降低、波长会增长,这种现象称为引力频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