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1/2/3》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数学分析1/2/3英文名称:Mathematical Analysis 1/2/3课程编码:06101/2/3B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总学时:252(理论208,实践44)总学分:14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先修课程:中学数学课程开课系部:应用数学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数学分析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它不仅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认识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重要入门课程,也是后继课程——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微分几何、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的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有极限理论、一元微积分学、多元微积分学和级数理论,分三学期学习,总学时252学时,总学分14学分(第一学期12周,每周6学时,4学分,第二学期15周,每周6学时,5学分,第三学期15周,每周6学时,5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定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正确理解实数理论、极限理论、一元函数微积分、无穷级数和多元微积分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认识极限的思想和方法,弄清不变与变,有限与无限,特殊与一般,抽象与具体的内在关系;掌握数学分析中的论证方法和常用的分析技巧,具有运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专业素质;熟练掌握微积分学的基本运算方法和运算技巧,获得本课程所要求的分析、论证、计算等方面的能力;对中学数学中的有关内容有深刻的了解,以较高的观点分析和处理好这些内容;提高建立数学模型,并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平台。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部分函数、极限、连续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主要是 (1) 让学生系统掌握极限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及计算技巧。
(2) 让学生掌握连续函数的概念、性质和一致连续性定理并通过对函数连续性的讨论加深学生对极限思想和方法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讲授这部分除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外还应认真做到如下几点:(1)适当、适时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讨论。
(2)加强对学生的自学指导,有些内容可让学生课下自学,教师只讲授重点和关键,但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要提出明确的要求。
(3) 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
一、实数集与函数(一) 教学内容(1)实数实数及其性质、绝对值与不等式(2)数集、确界原理区间与邻域、有界集与确界原理(3)函数概念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表示法、函数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反函数、初等函数(4)具有某些特性的函数有界函数、单调函数、奇函数和偶函数、周期函数(二)目的要求(1)掌握实数的基本性质和确界原理,建立起实数集确界的概念(2)深刻理解函数的概念,熟悉与函数性态有关的一些常见述语(3)弄清区间与领域,确界,函数,复合函数和反函数的概念(4)了解函数的几种表示法(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实数集,函数与确界的概念及其有关的性质难点是确界的定义及应用二、数列极限(一)教学内容(1)数列极限概念(2)收敛数列的性质(3)数列极限存在的条件(二)目的要求(1)透彻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2)能够用""N ε-语言描述极限问题(3)能运用定义,四则运算,极限存在判别法,柯西准则,判别极限的存在性,熟练地求出数列极限(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为数列极限的定义、性质及计算难点为数列极限的""N ε-定义及柯西准则三、函数极限(一)教学内容(1)函数极限概念x 趣于∞时函数的极限、x 趣于0x 时函数的极限(2)函数极限的性质(3)函数极限存在的条件(4)两个重要的极限(5)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无穷小量、无穷小量阶的比较、无穷大量、曲线的渐近线(6)利用Matlab 进行函数极限运算(二)目的要求(1)牢固掌握函数极的概念及基本性质(2)理解并运用海涅定理与柯西准则判定某些函数极限的存在性(3)掌握两个重要极限 0sin lim 1x x x →=和 1lim 1xx e x →∞⎛⎫+= ⎪⎝⎭并熟练运用 (4)理解并掌握无穷小(大)量及其阶的概念,会利用它们求某些函数极限(5)学习、掌握MATLAB 软件有关的命令(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函数极限的概念、性质及计算 .难点是柯西准则和海涅定理的运用,函数极限的""εδ-定义与""X ε-定义四、函数的连续性(一)教学内容(1)连续性概念函数在一点的连续性、间断点及其分类、区间上的连续函数(2)连续函数的性质连续函数的局部性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基本性质、反函数的连续性、一致连续性(3)初等函数的连续性指数函数的连续性、初等函数的连续性(二)目的要求(1)深刻理解和掌握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和连续函数的概念(2)掌握间断点的概念及其分类(3)能正确叙述和应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4)掌握初等函数的连续性(三)重点难点重点是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难点是一致连续性的概念第二部分一元函数微分学这部分的教学目标主要是(1)让学生系统掌握微分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及计算技巧。
(2)通过对微分思想产生的背景的认识,在认真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微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注意启迪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并努力提高其运用能力。
讲授本部分内容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除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外还应认真做到如下几点:(1)适当组织学生的课堂讨论,特别是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加强对学生的自学的指导。
(3)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五、导数和微分(一)教学内容(1)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定义、导函数、导数的几何意义(2)求导法则导数的四则运算、反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的导数、基本求导法则与公式(3)参变量函数的导数(4)高阶导数(5)微分(6)利用Matlab进行导数运算(二)目的要求(1)掌握导数与微分的概念,了解其几何意义(2)能熟练地运用导数运算性质与求导法则 (特别是复合函数求异法则 ) 求函数的导数(3)能求函数的高阶导数(4)学习、掌握MATLAB软件有关的命令(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导数与微分的概念及其计算难点是求复合函数导数六、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一)教学内容(1)拉格朗日定理和函数的单调性罗尔定理与拉格朗日定理、单调函数(2)柯西中值定理和不定式极限柯西中值定理、不定式极限(3)泰勒公式带有佩亚诺型余项的泰勒公式、带有拉格朗日余项的泰勒公式、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4)函数的极值与最大(小)值极值判别、最大值与最小值(5)函数的凸性与拐点(6)函数图象的讨论(二)目的要求:(1)掌握中值定理的内容与证明(2)掌握中值定理,熟悉它的某些应用 ( 如研究一些恒等式与不等式 , 泰勒定理 , 罗必达法则)(3)能够把某些函数按泰勒公式展开(4)能熟练地用罗必达法则求不定式的极限(5)掌握运用导数研究函数在区间上整体性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能根据函数的整体性态较准确地描绘函数的图象(6)会求函数的极大(小)值,最大(小)值,拐点(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中值定理、泰勒公式和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凸性难点是用辅助函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函数的凸性七、实数的完备性(一)教学内容(1)关于实数集完备性的基本定理区间套定理与柯西收敛准则、聚点定理与有限覆盖定理(实数集完备性的基本定理等价性)(二)目的要求(1)掌握实数连续性的几个基本定理(2)能应用实数的完备性定理证明一些简单的理论问题(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实数完备性基本定理的证明难点是实数完备性基本定理的应用第三部分一元函数积分学这部分讲授的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非正常积分等内容。
教学目标主要是:(1)让学生系统掌握积分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以及计算技巧。
(2)通过对积分思想产生的背景的认识,在认真总结前成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总是的能力。
(3)注意启迪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并努力提高其运用能力。
教学方法要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除组织好课堂教学外,要做到以下五点:(1)适当、适时组织课堂讨论,所讨论的问题,应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2)加强对学生的自学指导,教师只讲授重点和关键,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课下自学,但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必须提出明确的要求,并配备数目相当的练习题供学生练习。
(3)在教材取舍上,及时弃旧图新,以顺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在概念及方法的引进上应体现现代化精神。
(4)每章结束后,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自己对教材内容的改革设想,加深对该章的认识和体会,以巩固所学知识。
八、不定积分(一)教学内容(1)不定积分概念与基本积分公式原函数与不定积分概念、基本积分表、线性运算法则。
(2)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3)有理函数和可化为有理函数的不定积分有理函数积分法、三角函数有理式的积分法、几种无理根式的积分(二)目的要求(1)理解不定积分的概念、性质、与运算法则。
熟记基本积分表(2)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分部积分法和换元积分法、有理函数积分的计算、区分无理函数的积分和可化为有理函数积分的类型(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是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难点是积分技巧,通过微分运算推导积分运算公式。
九、定积分(一)教学内容(1)定积分概念引入问题(曲边梯形面积与变力作功)、定积分定义、定积分的几何意义(2)牛顿—莱布尼茨公式(3)可积条件可积的必要条件、可积的充要条件、可积函数类。
(4)定积分性质定积分的基本性质、积分中值定理(5)微积分学基本定理、定积分计算変限积分与原函数的存在性、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泰勒公式的积分型余项(6)利用Matlab进行积分运算(二)目的要求(1)熟练掌握定积分的定义、性质、可积准则、微积分基本定理(2)能熟练地应用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换元积分公式与分部积分公式计算定积分(3)了解上和与下和的概念及其性质(4)掌握定积分的每个性质的证明方法(5)会应用可积准则证明三类函数的可积性,并掌握证明函数可积性的方法逐步具有证明有关可积性问题的能力(6)学习、掌握MATLAB软件有关的命令(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定积分的定义、性质、微积分学基本定理及定积分的计算难点是函数可积性。
十、定积分的应用(一)教学内容(1)平面图形面积(2)由平行截面面积求体积(旋转体体积)(3)平面曲线的弧长与曲率(4)微元法、旋转曲面的面积(5)定积分在物理中的某些应用(液体静压力、引力、功、平均功率等)(二)目的要求(1)掌握定积分的几何应用(2)逐步掌握微元法,了解定积分在物理及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应用(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微元法的应用难点是微元法的应用十一、反常积分(一)教学内容(1)反常积分概念无穷限反常积分概念、无界函数反常积分概念(2)无穷积分的性质与收敛判别无穷积分的性质、非负函数无穷积分的收敛判别法、一般无穷积分的收敛判别法(3)瑕积分的性质与收敛判别(二)目的要求(1)掌握反常积分敛散性定义,瑕点(2)掌握一些重要的反常积分收敛和发散的例子(3)理解并掌握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的概念并能用反常积分的Cauchy 收敛原理、非负函数反常积分的比较判别法、Cauchy 判别法,以及一般函数反常积分的狄利克雷判别法与阿贝尔判别法判别基本的反常积分(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判别反常积分的敛散性难点是用狄利克雷判别法与阿贝尔判别法判别反常积分的敛散性第四部分级数这部分讲授的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数项级数、函数项级数、幂级数和傅里叶级数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