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减速器箱体毕业设计说明书

减速器箱体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综合技能训练说明书设计题目:减速器箱体专业名称:数控技术班级:_________812732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田志姝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陈思萍________2014年12月26日一、毕业设计题目及数据:设计减速器箱体零件的生产类型中批生产,要求:。

二、毕业设计的工作项目:1、设计对象及生产特性的分析。

2、编制该零件的工艺规程:(内容)a、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流程卡b、机械加工工序卡c、机械加工工序简图d、数控加工工序卡e、数控加工工序简图f、数控加工工序走刀路线图g、机械及数控加工刀具卡h、技术检验量具卡3、编写设计说明书:(内容)a、目录b、前言c、工艺规程设计分析1)零件图工艺分析2)毛坯的工艺分析3)生产类型、加工方案、加工顺序、定位基准确定4)工艺路线拟订(最少定两套方案比较后选择一套)5)机床、夹具、刀具、量具的选择6)切削用量的确定d、设计体会e、参考文献三、毕业设计应完成的内容:(要求打印)1、绘制零件图一张2、绘制工艺流程图一张3、绘制走刀路线图一张4、毕业设计说明书一份5、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份摘要在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对产品零件图进行细致的审查,从中了解零件的功用和相关零件的配合,以及主要技术要求制订的依据。

主要包括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和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通过对该零件的审查及重新绘制,零件材料为HT200,容易铸造,故易得到毛坯,各加工表面的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值要求较高,且各表面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要求也较高。

正确的选择定位基准是设计工艺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

对于零件粗加工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根据精基准的选择原则,主要考虑基准重合问题来选择精基准。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针对题目所给零件为中批量生产,可以考虑采用加工中心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一个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往往可以拟定出几个不同的方案,这些方案都能满足该零件的技术要求,但它们的经济性是不同的,因此要进行经济性比较分析,选择一个在给定的生产条件下最为经济的方案。

目录前言 (5)工艺规程设计分析 (6)1、零件图工艺分析 (6)2、毛坯的工艺分析 (7)、箱体结构分析 (7)、毛坯材料性能分析 (7)3、生产类型、加工方案、加工顺序、定位基准确定 (7)、生产类型的确定 (8)、加工方案的确定 (8)、加工顺序的确定 (9)、定位基准的确定 (9)4、工艺路线拟订 (10)、方案一 (11)、方案二 (13)、工艺路线对比 (15)5、机床、夹具、刀具、量具的选择 (15)、机床的选用 (15)、卡具的选用 (18)、刀具的选用 (19)、量具的选择 (19)六、切削用量的确定 (19)设计体会 (23)参考文献 (24)前言此次毕业设计是学完了大学三年的相关专业知识、进行了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通过设计,综合运用了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训练和准备。

毕业设计的任务是减速器箱体的工艺设计,通过所学的软件知识将图纸上的图形转换成计算机绘图。

运用我们所学的Auto CAD 绘图软件将零件图形转换成计算机的平面图形,再利用UG绘图软件完成零件图形的三维立体建模,根据已有的零件图和三维模型完成工艺规程的编写。

再利用UG软件进行一个仿真加工。

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也考虑了许多方面的问题,从最初的查阅资料准备阶段,到方案的设计阶段,再到最后图形的绘制和方案的确定,可说是几经波折,再加上老师的认真讲解、与同学们的激烈讨论,我的毕业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包含了我们大学所学的所有专业知识。

总的来说是对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一次大总结。

同时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我们的专业。

总之,这一次设计都有颇多的收获,通过设计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这段时间里,除了自己的付出,更主要的是指导老师,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得到了老师反复的修改、不厌其烦的讲解和提出宝贵的意见,老师对我都严格要求,让我得到了更大的锻练,在此对老师表示最真切的感谢!第一章工艺规程设计分析1、零件图工艺分析在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对产品零件图进行细致的审查,从中了解零件的功用和相关零件的配合,以及主要技术要求制订的依据。

主要包括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和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并担出修改意见,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该零件的审查及重新绘制,零件材料为HT200,容易铸造,故易得到毛坯,各加工表面的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值要求较高,且各表面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要求也较高。

现将其主要加工表面及位置要求分述于下:1、以箱底平面为基准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四个角的表面(I、J、K、L),φ60的圆台表面,U型槽上表面和槽内侧面,φ28H7的孔,M12的螺纹孔,3-M5的螺纹孔,2-M6的螺纹孔。

其中φ60的圆台表面、U型槽上表面和槽内侧面还有四个角的表面粗糙度为。

是主要加工表面。

主要在加工中心上加工。

在四个角的表面时,考虑到刀具长度和刀具干涉问题,选择采用卧式加工中心。

其他平面用卧式加工中心加工。

2、以φ60的圆台表面为基准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箱底平面,4-φ12H12 的孔,2-φ5H12的孔,M14的螺纹孔。

其中箱底平面的表面粗糙度为,为主要加工表面。

箱底平面和φ60的圆台表面的尺寸精度也比较高。

箱体底平面在普通立式铣床上加工。

其余孔系在立式加工中心上加工。

3、以两侧面为基准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35H8的孔和φ30H8的孔,φ12 的孔,2-M8的螺纹孔。

其中φ35H8的孔和φ30H8的孔为主要加工表面。

且有同轴度要求。

考虑到定位和卡紧问题,和精度要求,这些孔系在卧式铣床上加工。

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1)φ28H7的孔与φ60的圆台表面有垂直度要求。

(2)φ35H8的孔和φ30H8的孔有同轴度要求。

由上面分析可知:1、箱底平面的粗糙度为,必须分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步。

先以箱体地平面作为粗基准粗加工出φ60 的圆台表面。

然后以φ60的圆台表面为基准精加工箱底平面。

再以箱底平面加工出与之具有相互位置关系或定位关系的各加工表面。

2、采用专用夹具加工出一组表面,再以这组加工后表面为基准加工另外一组。

从而满足各加工表面间位置要求。

2、毛坯的工艺分析、箱体结构分析该零件为减速器箱体,其外形尺寸约为220mm×235mm×100mm,属于小型箱体零件,内腔无加强肋,结构简单,孔壁薄、刚性差等特点。

、毛坯材料性能分析该零件为铸造件,毛坯材料是灰铸铁(HT200).铸造件的厚度为10mm~15mm。

查表可得,HT200的硬度约为190~260HBS。

抗拉强度差,塑性和韧性低,抗压强度远高与抗拉强度。

铸造性能、耐磨性能和减震性能好。

有较好的工艺性能。

由于是批量生产,应该用金属模铸造。

毛坯精度较高加工余量小。

3、生产类型、加工方案、加工顺序、定位基准确定、生产类型:该零件的生产类型是中批生产。

根据零件的大小估计其质量一定小于100kg,再根据生产类型与生产纲领的关系可知,大约生件数在500-5000件之间。

、加工方案:箱体的平面加工方主要是铣。

箱体底平面的粗糙度为,精度要求也很高,采用的加工方法是粗铣、半精铣、精铣。

对于φ60 的圆台表面、箱体的两个侧面和U型槽表面等精度要求为,采用的加工方法是粗铣和精铣。

箱体上孔系的加工:小于φ30的孔,主要是φ28H7的孔。

精度要求达到7级,采用的加工方法是“钻-扩-半精镗-精镗”。

大于或等于φ30的孔是已铸造出的孔,零件上主要是φ30H7的孔和φ35H7的孔,精度要求是7级。

采用的加工方法是“粗镗-半精镗-精镗”。

螺纹孔的加工精度不高,零件上主要是M5、M6、M8、M12、M14的螺纹孔。

且都是粗牙螺纹,M5的螺纹孔的螺距是。

M6的螺纹孔的螺距是1mm。

M8的螺纹孔的螺距是。

M12的螺纹孔的螺距是。

M14的螺纹孔的螺距是2mm。

采用的方法是钻孔,然后攻螺纹。

、加工顺序:(1)先面后孔的加工顺序:箱体主要是由平面和孔组成,这也是它的主要表面。

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是箱体加工的一般规律。

因为主要平面是箱体往机器上的装配基准,先加工主要平面后加工支承孔,使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和装配基准重合,从而消除因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

另外,先以孔为粗基准加工平面,再以平面为精基准加工孔,这样,可为孔的加工提供稳定可靠的定位基准,并且加工平面时切去了铸件的硬皮和凹凸不平,对后序孔的加工有利,可减少钻头引偏和崩刃现象,对刀调整也比较方便。

(2)粗精加工分阶段进行粗、精加工分开的原则:对于刚性差、批量较大、要求精度较高的箱体,一般要粗、精加工分开进行,即在主要平面的粗加工之后再进行主要平面的精加工。

这样,可以消除由粗加工所造成的内应力、切削力、切削热、夹紧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并且有利于合理地选用设备等。

(3)先主后次的加工顺序:先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的表面,在同一工序中先加工主要表面,然后再加工其余表面。

(4)合理地安排热处理工序:为了消除铸造后铸件中的内应力,在毛坯铸造后安排一次人工时效处理。

、定位基准确定:正确的选择定位基准是设计工艺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

(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粗加工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取工件底面作为粗基准。

粗基准在加工过程中只能使用一次。

本零件为铸造成形,在最初的工序中只能选择未经加工的毛坯表面作为定位基准。

按照上述粗基准的选择原则,选不需加工的表面、平整且面积较大的表面作粗基准,先加工出箱体下表面。

加工φ60的圆台表面时,粗基准为箱体底平面。

加工U型槽口的侧面是以φ35H7的孔和φ30H7的孔的中心线为粗基准划线加工。

加工左侧面时,以U型槽的中心线为基准和已加工侧面为基准划线加工。

(2)精基准的选择根据精基准的选择原则,主要考虑基准重合问题,对于本零件选用箱底平面和两个侧面作为精基准。

从而避免了基准不重合造成的误差,或是选用箱低平面和底座上距离最远的直径为12mm的两孔作为精基准,从便于装夹来讲也是可以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