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谊舞的基本步

交谊舞的基本步

交谊舞的基本步交谊舞,不管是哪一个舞种,不管跳的怎么复杂,它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而在这每一步中,都包含着速度、距离和方向。

我们把它归纳成"步速、步距、出步方向”。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步法三要素。

步速:这是指运步的速度,舞步中一个时间槪念上的元素。

交谊舞的步速有常步、快步、慢步、超快步、加长步、“静止”步。

常步一这是根据不同舞曲具体情况而首先确左的基本步速。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舞曲中,跳舞的人首先要根据舞曲不同的节拍,确启一个和舞曲节拉相匹配的常步。

有了这个常步作为一个“标准单位”,舞步速度上的变化才有对照的依摇。

我们平常所说的“有没有踩准拍子?”就是指的舞者的常步确立的是否准确?快步一快步就是比常步快的步速,一般情况下,一个常步占一个时间段,我们把它称为一个“常步时”,一个快步就是1/2个常步时。

慢步一慢步就是比常步慢的步速,一般情况下,一个常步时为1,慢步时就是1 + 1。

超快步一这还是以常步为衡量标准,比快步更快的步速。

一个超快步只占1/4常步时,甚至更小。

加长步一这是一种特殊处理的步速,它既不是常步,也不是慢步,通常情况下,它是比常步要长一点的舞步,约是1.5个常步时。

特别要说明的是:加长的这0.5的步时,或是从前一个常步时中“刮”来的,或是从后一个常步时中“刮”来的。

这也就是说,只要有加长步, 那么它前而或者后而就会是一个不完全的常步。

我们所以不用1.5+O.5来说明加长步,是因为加长步不是1.5常步时,加长步的步时有多长,完全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它的公式是:加长步+不完全常步=2个标准常步。

(一般情况下,用慢步再加长,舞步就会显得太滞重,所以,加长步一般就是常步加长)。

“静止”步——这也是一种特殊处理的步速,交谊舞中没有绝对的静止,只有相对的静止,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看似不动而又感觉在动的舞步。

这种舞步通常占2〜3个常步时。

需要说明一点:“静止”步和造型还不是一回事。

交谊舞不同的舞种,其基本步法组合在步速的组合上是不同的。

一般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平均步速类:例如慢三步,快三步,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小拉舞,平四舞等等。

这一类舞种步速的特点就是一步占舞曲音乐的一个节拍,当然,这个一步指的是在这个舞曲音乐中的常步。

整体运步规律上,舞步的步速是平均的。

一类是快慢步速类:这一类舞种的基本步法组合是由快步和常步或者是由常步和慢步组合而成的:有的舞种甚至用快步,常步,慢步三种步速组成。

例如:中四步,慢四步,拉丁舞伦巴,伦巴舞等等,都是由两种步速组成的基本步法组合;大禹步舞,探戈,狐步舞,则是用三种及以上的步速作为基本步法的形态。

总之,这一类舞种,在整体运步规律上,舞步的步速是有快慢的,而不是平均的。

步距:这是舞步中一个空间概念上直线度量的元素,它指的是交谊舞运步中每一步泄位的瞬间,两脚间的距离(两脚支撑点间的距离)。

交谊舞的步距一般地分为一步,半步,超大步, 碎步,立步。

一步一以中国人的形体平均常数为依据,通常的一步,两脚间的间距是75公分。

因此,交谊舞舞步一步的步距就是75公分。

半步一两脚间间距不足40公分的,我们称为半步。

超大步一两脚间间距超过75公分的,我们称为超大步。

碎步一两脚间间距小于40公分,并且破常规快速运步的舞步,我们称为碎步。

立步一两脚合并在一起的舞步,我们称为立步。

步距的大小,一是体现每一个舞步是否展示的到位,饱满,恰当;二是关系到前后舞步的展示质量;三是关系到舞伴间的配合效果。

在通常情况下,凡是旋转,大角度变方向时,步距就要相对缩小。

这个常识要经常念叨,成为一种下意识的技能最好。

交谊舞是舞蹈艺术,不是机械加工,上述的数据都是参考标准,交谊舞实践中,大家一左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岀步方向:这是舞步中一个空间概念上弧线度量的元素。

他指的是交谊舞运步中,脚形的变化方向。

通常以脚尖,脚跟,脚侧,脚外侧为参考点变化脚形。

出步时脚形方向的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交谊舞动作的质量。

特别是在大角度旋转动作中,脚形方向的正确是旋转角度到位的关键因素。

常用的出步脚形方向有直步,横步,切步,扣步。

直步一而向舞程线,双脚并拢,脚尖方向为正前方,脚跟方向为正后方。

保持脚形方向前进或后退就是直步前进或直步后退。

横步一以直步为参考点,向脚外侧方向平移的舞步就叫横步。

有左向横步,右向横步。

切步——以直步为参考点,向前运步时,动作腿的脚形由直步形态悬空变化成脚侧朝向前进方向的舞步叫切步。

一般切步脚形变化的角度为90度,也有左右两种切步。

扣步一以直步为参考点,向前或向后运步时,动作腿的脚形由宜步形态变化成脚外侧朝向前进方向的舞步叫扣步。

一般扣步脚形变化的角度也是90度,也有左右两种扣步。

岀步方向的脚形变化在交谊舞实践中还有很多细微的具体情况,在180度的每一个点上,都有其具体的脚形方向,但基本上是分属上述四种脚形方向,在此就不细述了。

交谊舞是一种雅俗共赏,全民参与的舞蹈,从舞蹈体裁的特性上说,交谊舞的舞步是没有什么高难度舞步的。

不管是学舞,还是跳舞,你只要从这步法三要素上去琢磨,再难的舞步都不会难。

交谊舞的身法,手法也可以参考这三要素。

交谊舞步的一般规则。

掌握交谊舞步的一般规律,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舞蹈技艺水平。

这和使用交谊舞术语一样,不仅能通过口头交谈进行技艺切磋和交流舞步变化的新样式,而且能使我们较快地认识和掌握交谊舞文化的总体性规律,并及早进入自由王国的天地。

(一)奏步结构的一般规律所有的交谊舞种类,无论英风格特色有多大差异、也无论苴舞步左的变化多么繁杂,但在总的结构规律上离不开以下四种类型。

1.基本奏步严格他说,应当叫做基本旋回(Basic Figure)0它是以展现本舞种典型风格的形态出现的固走跳法。

如华尔兹的方步、狐步的羽步和三直步、探戈的常步和连步等等。

每一个旋回的步数是固九不变的。

男进则女退,女进则男退:共舞双方的步伐完全呈对称形发展。

因此,前进基本步和后退基本步实际上是二种对称性交替的同义反复。

仅仅是以男伴的运动方向冠以区别性称谓已。

基本舞步在舞蹈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是一切变化舞步的基础和前提。

基本舞步做不好,苴他变化是不可能跳好的。

由于它从根本上代表了本舞种的典型性风格,所以我们必须对它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剖析。

在运步方法、体位关系、廿奏处理、重心转移、升降变化、脚部动作的细微程序和空间流动的特左轨迹等等方面,都值得反复推敲和捉摸。

我们可以这样说:只要基本舞步的掌握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那就意味着你已经敲开了通向自由王国的大门,因为炉火纯青的基本舞步,将赋予你强大的实力。

无论在即兴发挥的自娱场介,还是在完成规定变化的比赛场上,都将使你立于不败之地。

相反,假如忽视基本舞步的重要意义,或者因嫌其简单易学而不肯多下功夫,那么,最终必然限制你向更完美阶段的发展。

这一点应引起每一个爱好者的足够重视。

2.转身译步在保持基本旋回支要特点的基础上,改变行进方向的变化,称为转身舞步,转身变化的形式, 有前进左转,后退左转、前进右转和后退右转四种。

在学习和实际应用中,很多人容易在这四种形式中纠缠不淸。

为了帮助初学者渡过难关,也为了帮助具有一泄水平的爱好者掌握动作设计的客观规律,现将转身舞步的人体运动规律简介如下:前进左转,只能在左脚前进时开始:前进右转,只能在右脚前进时开始:后退左转,只能在右脚后退时开始:后退右转,只能在左脚后退时开始:为了有利于记忆和运用这一规律,可以把它简单表述为:前进运动中的转身,方向与运动脚同侧:后退运动中的转身,方向与运动脚相反。

除了髙难度变化舞步之外,这一规律是铁的违则,必须严遵循。

3.特型舞步运用于所有舞种的特殊形态变化舞步,如滑步、锁步、刷步、反截步等等。

这类舞步的功能在于连接、换脚、改变运动方向和趣昧性点缀。

是竞技表演中常用的手段,而在自娱性场合中则较难使用。

4.旋转性变化既是转身舞步的发展,又是自成一格的类型性变化、它与转身舞步的区别有二:一是转身舞步保留着基本旋回的主要特征,而旋转性变化则打破了这种限制:二是转身舞步的旋转度一般不超过135度,而旋转性变化则一般在180〜360度以上的超量旋转中进行。

旋转性变化的形态很多,变化极其丰富而繁杂、不过仍然是有规律可循的,从重心角度分类, 有单脚旋转、锁式交替旋转和双脚重心的交*式扭转等;从舞姿形态上分类,有并脚式旋转、开放式旋转和大舞姿旋转等等;而从运动方向和连接方式上看,则有“向后的”旋转,“迂回”交织的旋转,旋荡式的回转和盘旋式的终止等等。

假如你热心参加比赛,并有为国争光的志向,在这一类变化的规律上,你应多花些功夫,以便设讣岀令人惊叹的连接和变化,在比赛场上一展英姿。

以上的结构方式及苴规律,只是一种认识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你尽快地从自然状态的迷偶中解脱岀来。

对于具有相当水平的班交谊舞爱好者来说,你完全可以不受这种认识方法的制约而列辟蹈径。

(二)脚部动态的一般规律千变万化的交谊舞步,犹如一只奇巧无比的“魔方”,虽然变幻无穷,但基本元素的形态却是有限的。

只要我们熟悉了它的原型,在学习复杂的舞步变化时,就不至于被搅得眼花缀乱而无所措手脚,对于髙层次的交谊舞爱好者们,熟悉这一规律,可以使你获得解剖优秀例的能力,从而使自己的惜鉴和创新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脚部运动的元素性形态,实际上只有以下五种:1.并式即双脚平行并拢的形态。

这是最常见的元素性形态。

虽然在不同舞种中,存在着细微的不同要求和变化,如探戈的前后脚错位。

华尔兹的并脚式上升、布鲁斯的全脚左拢,以及单脚重心的并脚式旋转等等,但总的要求和形态是一样的。

2.开放式即双脚不左拢地开,由一只脚主要支撑身体重心的形态。

有前后开和横向开两种形式。

前后开可以是静止的,也可是开脚在空中运动而不落地的。

横向开也是相同逍理,分为静止落地和运动中不落地的不同类型。

但探戈的横向开不是单脚重心的,而是以一只脚为主的三七分状态。

图中是探戈的开放式造型。

3.刷式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态(见图5)。

这种形态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指运动过程的轨迹性含意,称为刷过:期一种则是单个舞步的终I匕形态,称为刷步。

二者的形态虽然相同,但运动节奏却迥然不同。

下而是刷步运动过程的描述:由先到位的脚支撑重心,第二只脚在到达重心脚旁时,只做合拍的停留,既不交替重心,也不再继续运行。

而到下一只脚(或下一个舞步)开始时,这只脚又先行迈出,成为下一个旋回的第一步。

这种舞步,有时用踌躇或逗留(Hesitation)加以表述,是一种换脚的技巧。

4.锁式一脚在前,一脚在后,脚跟与脚背相贴,脚尖方向平行,小脚趾相*的交*形态称为锁式,或锁步。

这种形态还有另一种变形,称为交*,或锁式交匕两者间的根本区别在于脚尖朝向的不同和双脚间有元空隙。

当要求“锁住”动作时,是指锁步形态,此时双脚间不应有缝隙出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