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谊舞慢三步详细解读中华舞蹈网 > 分类舞蹈 > 交谊舞 > 技巧技法 > 来源:网络作者:最爱交谊舞2010-06-30 15:01交谊舞慢三步的基本特点交谊舞有慢三步和慢华尔兹国标的基本特点,应该是完全相同的,但表现形式不同。
交谊舞是国标的下级,国标是高级别的,交谊舞是低级别的。
所以,不能违背慢华尔兹国标舞的基本特点。
这个基本特点是什么呢?舞蹈家们的看法,我归纳起来是起伏、倾斜、波浪、摆荡四大特点。
但是,华尔兹是旋转的。
因此,我认为应该是五大特点:起伏、倾斜、波浪、摆荡、旋转。
这五大特点要绝对相同,但是表现形式不能相同,二人转和法国歌剧不能相同。
所以,看交谊舞慢三步应该有啥玩法,应该围绕起伏、倾斜、波浪、摆荡、旋转这5大特点来进行,一条没有的,就不应该玩。
慢三的节奏国标慢三是两低一高,俗称“降平升”,而交谊舞慢三要一低两高,俗称“降升升”。
为什么呢?1、音乐环境不一样。
国标慢三的音乐都是世界名曲,你可以听听看,唱几遍“蓝色的哈瓦那”这一句。
而交谊舞慢三的音乐都是一低两高,你自己可以唱一下电视剧《伤痕》的主题歌。
最典型的:情切切,意惶惶--------,看看,是不是一低两高的降升升!呵呵!2、玩法区别。
国标没有中三,而交谊舞有中三。
慢三走基本步,中三玩花样,交谊舞中三是要拉花的。
一低两高才能拉起来花样,两低一高就不能了。
降升升,你的手在空中有两拍时间,能拉花;降平升,你的手在空中只有一拍时间,就不能拉花了。
所以,交谊舞慢三、中三要降升升的节奏,不要和国标一样降平升。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错误地将慢三交谊舞搞成降平升呢?1、舞蹈家不了解交谊舞。
2、平常舞厅基本都是交谊舞曲,玩国标的人并没有在国标舞曲中玩,所以导致他们很少有人关注音乐。
3、玩交谊舞的人水平差,没有识别能力,更没有编创能力。
交谊舞慢三步的降升升怎么走1-----脚我们前边说过脚的关键性。
交谊舞慢三步的脚:1、脚跟;2、脚尖;3、脚尖。
一个脚跟两个脚尖,这就是交谊舞慢三脚的走法。
会玩国标的也可以试试难度如何。
一点不含糊,一个脚跟出去后,二、三时候两个脚尖一点不含糊地像芭蕾舞演员一样地戳在地上,纹丝不动,你试试?看看是不是玩国标的基本功就好?也试试自己的基本功到底有没有。
跳舞的行话:“一走基本步,立刻现原形”。
说的是基本步不藏假。
我相信,一般朋友玩国标的100个有99要被叫住。
如果不行要好好练我前面说过的脚尖功,呵呵。
交谊舞慢三步的降升升怎么走2----人脚是一个脚跟俩脚尖,人呢?一的时候人肯定是在后面的,先上脚,脚跟着地后,一定要吃上劲,将人蹬起来,蹬出去,这时就是人在前了。
然后二、三都是身体带着脚往前走,人向前冲,也就是脚到重心到。
这需要脚底强劲的碾压劲作为保障。
尤其难度大的是高音,举例如经常遇到的慢三曲《雪莲花》。
高音一句“雪莲花啊,雪莲花----”。
你需要用脚尖顺着高拖音一直将人拉上去到极限。
交谊舞慢三步的速度总的要领是先蹲后起,急蹲慢起。
先蹲后起:只有先下去,才有起伏。
最常见的毛病是一的时候不下,或者下的小,还有边走边下,结果踉跄。
一定要保证先下去。
急蹲慢起。
我们可以看,这个一二三或者蹦恰恰,其时间是大体相当的,如有拖音,后边略长。
一的时候,你需要做两个动作:下去和出去。
二三都是一个动作,就是起来,重心已经带你走了。
所以,一的时候动作多,不急下,就没有时间做后面的动作。
当然,一般人感觉不到这个问题,因为他不下去,只出去,呵呵。
二三动作都少,不慢点你就没事干了。
慢三步的一二三都干什么?一蹲二起三摆架。
我们平常没有苦练过的,一般都走不出这个三,三都下去了,没有在空中。
要想玩好慢三,很大程度关键在这个三上,一定要把三不折不扣地走出来,而且三的时候要摆架子造型,然后再下来。
有交谊舞高手三的时候嘴上叼一根香烟,女伴拿打火机给点上,架子就摆这么好!交谊舞慢三的一二三那个“一”的下蹲常见的错误有两种:1、国标的下法。
我说过了,不能简单套用国标,不然交谊舞就是死水一潭,没有发展。
2、整个人都下去了。
正确的办法:1、首先是上身要向上使劲。
绝对不可以说我要下去,整个人重心都下去了,这个肯定不好。
上身要向上使劲,人往上拉,同时下蹲,人下去了,但劲是往上的,头要高拔略往后,朝气蓬勃地下,而不是简单地下。
2、重心要放在支撑脚上,不要放在双脚。
这是跳舞的基本原则,行话说:人在双脚,呆头呆脑。
重心在支撑脚上,人才能运转自如。
3、下去后,要前脚出脚跟,切不可脚掌,这个错误非常普遍。
4、另一条腿发力,将人蹬出去。
5、前脚落地后要吃上劲,落地后要是就没劲了,你就只好往前跑了,呵呵。
吃住劲后继续往前蹬,这样就完成了两只脚的转换,一走完了,进入了二。
而这个时候由于是另一条腿发力的,重心也就向前冲了,“脚到重心到”就做到了。
交谊舞慢三的二和三重心在前,人带着脚往前冲,脚下是两个脚尖,最起码也是前脚掌。
交谊舞慢三的基本步这个问题极其重要,在有基本功以后,关键就是怎么玩。
我们可以先看国标慢华尔兹的基本步。
基本步不是一个,但有一个核心。
国标慢华尔兹的核心基本步就是方步。
方步的走法:直立,左脚进,右脚横,然后左脚并到右脚,这样交替,就是方步。
方步在慢华尔兹里的地位至高无上,相当于首都北京。
远远高于其它步法。
为什么呢?1、它是国标的基本功。
2、人对面贴着,仍然可以左右两边都可以走,也可以转。
交谊舞的核心基本步,几百年来人们都难以摆脱方步的梦魇。
方步太好了,所以在舞蹈家的眼里神圣不可侵犯。
于是大家拼命想办法,想把方步改造成交谊舞的方步。
但是,都失败了,因为你带着国标的功力走,方步才好。
放弃了功力,就很难看。
至于现在人们在舞厅里走的步,实际上是叫做“悠荡步”,男女侧面,男在女右侧自己左侧进右脚,转的方向是顺时针反转。
这个步法是基本步之一,不是核心基本步,因为只能一个方向,不能像方步那样走两面。
我们不可能设想说一个成熟的舞种只能一面转,如同毛驴拉磨。
跳半拉舞怎么行?改造方步的努力失败后,有人灵光闪现:不是简单模仿方步的形式,而是看功能。
方步的功能是两面都可以走,那么交谊舞哪个步法能做到呢?于是,之字步登上历史舞台。
之字步:两人对面,一男进左脚到自己右面女左面,二右脚向男右侧45度角进,三回中线,脚偏男左方,利于下步。
然后男进右脚自己左侧女右侧,走法同上,向另一方45度。
女进步与男要领同。
这样走的是折线,称“之字步”。
也就是一边一下地走三步。
步大小决定可以转,称“之字步转”,有正反两个转。
之字步不是新发明,古代华尔兹就是之字步转,所以根正苗红。
交谊舞二人之间社会公允距离使之字步可以走出来,贴住了就走不了之字步了。
脚的走法还是一个脚跟两个脚尖。
向侧面上,最好摆胯上,这样动作大,摆起来也好看。
这个步法主要走摆荡,起伏、倾斜、波浪、摆荡旋转五大特点,之字步主要是摆荡。
这个步法难度极大,玩国标的也走不好,一点假都不掺,非常需要基本功,而且是硬功。
就之字步而言,有大中小三种:30度脚上步为大之字步,45度为中,说之字步一般指中之字步。
60度为小,不怎么摆,而是赶路。
这样,以之字步为核心基本步的交谊舞慢三就确立了-----------这是世界交谊舞最近60年的成绩。
我国目前舞厅很少有人会走之字步,原因:1、目前中国跳舞人少,知道的就少。
2、世界上也在逐渐接受中。
所以,中国交谊舞慢三基本步实际上停留在几百年前,很落后的。
也限制了中三的发展。
交谊舞慢三的起步对面站立,向上提气,男士将重心放左脚,女士将重心放在右脚。
男士先走右脚进步,女士先走左脚退步,之字步起,也就是男士右脚进女士右侧。
如何合上音乐,参看脚与音乐的关系。
一定要男右女左先起,因平时都是先走左脚的,要让女士先走左脚,这是对女士的尊重。
站位这个东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
站位26字要诀:抬头、挺胸、收腹、提臀,肩放松,略下沉;头高拔左拉,站位二分之一。
这26字诀是必须牢记的。
以后我们再详细讲。
基本步与花样步跳舞的步法多如繁星,怎样区别基本步和花样步呢?实际上就是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基本步就是主要的,花样步是次要的步法。
怎么区别这个主要和次要呢?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吃饭。
大米饭就是基本步,馒头也是。
虽然不一定是最好吃的,但是你可以天天吃,离不了,基本的主食。
而鲍鱼就是花样步,虽然好,但是你不能天天吃。
咸菜也是花样步,根本不能多吃的东西。
跳舞一定要先会和精通基本步,最主要的东西。
我们可以举例,我见过很多人慢三玩团团转这个花样步。
所谓团团转,就是两个人原地水平旋转很多圈。
这个团团转好不好呢?不是不好,但是它不是基本步,只是一个花样步。
原因:1、华尔兹五大特点,它只有旋转一个。
2、你再能转,也不可能一直旋转下去。
3、原地转,没有流动性。
4、不能很好体现音乐旋律。
因此,它就不是基本步,不能作为最主要的步法。
与其相对,我们分析前面说过的之字步,你要先下后起--------有起伏;你要两面摆胯上步-----有摆荡;你要对称地一边高-----有倾斜;你还可以走之字步转--------有旋转。
唯一没有的是波浪。
假如你一曲就走这个步法,也是可以的,如同大米饭顿顿吃也吃不烦。
五大特点有其四,又可以整曲只走它,两面方向都能照顾到。
所以之字步作为交谊舞慢三最主要的核心基本步,那是当之无愧舍我其谁的!而团团转再好,与之字步相比,那是乌鸦与凤凰的关系,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不是一个等级的。
拨开云雾看实质,要有这个分析能力才行。
哦,对了,我不是说花样步就不能玩,而是你首先要会基本步,然后花样步。
当然,在会基本步的前提下,花样步当然是多多益善了。
不过,你要是基本步还没有精通,我觉得最好还是先玩基本步,花样步放在后边。
交谊舞慢三如何变换两人的位置可能的位置只有三个:1、面对面。
2、开位,也就是两人横向并排,男左女右,国标也叫PP位。
3、侧位,就是两人都是右脚在前,两人对面,但侧面相对,这种位置最多,最常见。
其实也还有第四种位置,我本人经常用,就是反侧位。
跳舞一般不用这个位置,不容易走好,所以有“宁左勿右”之说,当然左右是以男士为准来算的。
我也不主张大家多玩反侧位,但是应该了解。
1、对面如何变为开位-----------后退分身步。
很多人就是随便走,对他们来说很简单,但是这样不好,还是按照跳舞的基本规律来变换才好。
办法是男士左手向右推女士右手,女士自然要顺时针转身,后退右脚,然后女士后退左脚,再前进右脚,就站在男士右侧了,脚是右前左后。
男士在推女士同时,自己也顺时针转身,先后退左脚,再后退右脚,最后前进左脚。
相握之男左手、女右手并不分开,而是放两人面前平伸。
这样后退分身步就完成了。
2、对面如何变位侧位-----------侧面轴转步。
这个变换需要两道工序,首先要后退分身步,变为开位。
开位变完后,男士右手在女士后背逆时针推女士,同时左手逆时针拉女士右手,是女士逆时针方向转,此时女士进左脚,再进右脚,最后退左脚,转体后右脚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