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练习:专题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练习:专题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版含解析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下图是某国际组织的标志,该组织宣称其宗旨之一是“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这一宗旨主要适应了()A.可持续发展的需要B.经济区域化的需要C.经济全球化的需要D.政治格局多极化的需要解析:世界贸易组织以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为目标,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互为因果关系,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不符。

答案:C2.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其宗旨是()A.推动第三世界经济的发展B.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C.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统一的标准和基础D.加强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支配地位答案:B3.21世纪初,我国为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历史性举措是()A.实行改革开放政策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开始进行“复关”谈判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析:2001年11月10日,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中“21世纪初”的时间条件。

答案:B4.全球闻名的耐克公司的7 800多名职工只负责设计、监制和销售,生产则由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

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中的()A.经济全球化B.经济区域化C.贸易自由化D.经济多极化解析:耐克公司生产分工的细密及其跨国经营,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不符。

答案:A5.下面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其信息反映的实质是()年份19891991199319951997国家美国167157159153175欧盟128134126148155日本111119135141112中国00024其他4748411410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B.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C.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D.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面临严重威胁解析:与中国等国家相比,美国、欧盟、日本的跨国公司数量居于绝对优势,这说明它们掌握经济全球化的主导权,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6.20世纪80年代以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陷入严重困境。

1981—1988年,除中国外的发展中国家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仅为 1.9%,不仅低于西方发达国家(2.5%),也远低于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

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发展中国家经验不足B.跨国公司全球扩张C.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D.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解析:材料说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年平均经济增长率非常低,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导致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不利地位,故D项正确;经验不足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

跨国公司全球扩张并不会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低,故排除B项。

经济发展战略失误不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

答案:D7.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先行工业国家的增长模式由单纯依靠资本和其他资源的投入转为依靠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这是因为()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B.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C.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D.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自20世纪90年代后,新经济兴起,发达国家迅速摆脱了经济困境,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这既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也是全球化推动的结果,故D项正确;A项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的,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但多极化格局没有形成,故C项错误。

答案:D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第2条规定:“包括在附件1、2、3中的各项协议及附属法律文件是本协定的组成部分,对所有成员方均具约束力。

”第16条又规定:“各成员方都要保证使其法律、规章与管理办法均符合本协定附件中规定的义务。

”——赵维田《世界贸易组织(WTO)》材料二世界贸易组织135个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90%,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同样也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90%……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组织,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叶柏林《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具有怎样的意义。

参考答案:(1)以法律约束所有成员;各成员具有一定的义务;以推动贸易自由化为目标。

(2)促使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开启了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促进了世界贸易增长和成员经济发展。

二、能力提升1.推动下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成立时间名称1955国际茶叶委员会1960石油输出国组织1962可可生产者联盟1970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从1955年到1970年,许多专门的国际经济组织成立,且茶叶、石油、可可、天然橡胶多属于资源类和初级产品,由此可知这些国际组织的出现与发展中国家有关,是发展中国家为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而成立的,故选B项。

这些国际组织多与发展中国家有关,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原本就包括生产领域,排除C项;这些国际组织的成立是全球化而非区域集团化的产物,排除D项。

答案:B2.美国学者彼得·马什在《新工业革命》一书中指出,从1780年到20世纪末,人类共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工业革命,即蒸汽机革命、运输革命、科技革命和计算机革命。

前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仅局限于发达经济体,而此次新工业革命的最大亮点是其影响将均匀地遍及全球。

将迎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民主化时代”。

此材料反映的信息是()A.工业生产呈现分散化特点B.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C.工业生产呈现均衡性特点D.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解析:材料强调“此次新工业革命的最大亮点是其影响将均匀地遍及全球”,其原因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3.美国一家公司为打开日本市场,对芭比娃娃玩具作了改进。

有日本人说:“我认为这些洋娃娃不应该像以前那样被认为是美国娃娃。

现在的孩子玩的洋娃娃是利卡(一种日本女孩喜欢的娃娃)和芭比的结合。

”这一现象反映了()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大国B.日本经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很深C.发达国家始终主导着世界市场D.经济全球化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解析:题干中没有提到美国的国际金融地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美国一家公司为打开日本市场”,可知美国公司需要打开日本市场,无法反映日本经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故B项错误;材料讲的是美日之间的经济交流,没有涉及主导世界市场的问题,故C项错误;美国一家公司为打开日本市场,结合日本的娃娃利卡,对芭比娃娃玩具作了改进,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故D项正确。

答案:D4.20世纪90年代以前,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

而今,各种多边峰会纷纷涌现,如G20峰会、APEC峰会、欧盟峰会、“金砖五国”峰会、世界气候变化峰会等。

峰会的大量出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区域集团化与世界一体化产生冲突B.传统双边外交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C.美国一极独霸世界已被多极格局取代D.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依赖程度加深答案:D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技术是全球化的基础。

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信技术、核武器、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

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摘编自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材料二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摘编自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材料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年份人均产值国家类别1970199233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97美元21个发达国家 3 129美元22 185美元——据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1)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的观点。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其主要根源是什么?参考答案:(1)材料二的观点是片面的。

理由: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趋势;发达国家凭借全球性技术占据主导地位,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因此,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应当进行辩证的分析。

(2)问题: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激增;贫富分化和南北对立的问题日趋严重。

根源: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仍然发挥决定性作用;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科技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