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技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科技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天、航空 X 环境科学
• (2)中图法的标记符号
• 基本标记符号:采用拉丁字母与阿拉伯 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表记符号。
• 使用混合制标记符号比纯数字符号容量 大,并且可根据类别的需要灵活使用。 如“T工业技术”大类,范围广泛,内容 繁多,故采用双位拉丁字母标记。
4、世界上比较著名的分类法有:《美国国 会图书馆分类法》、《杜威十进分类 法》、《国际专利分类表》。
• 我国在图书情报系统广泛采用的有《中 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 科图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 类法》(简称人大法)。
5、《中图法》 ➢是目前我国最具有影响的大型综合性文
存储过程
检索过程
文献内容
主题分析 主题概念
文献描述
检索语言
检索需要
主题分析 主题概念
文献描述
检索标识
检索工具 结果
提问标识
二、信息检索的类型
1、信息检索根据检索(查找)对象的不同, 可以分为:
文献检索
事实或数据检索。
➢文献检索:是以文献为检索对象,从已 存储的文献库中查找到的是关于文献的 信息或文献全文。
2、根据检索方式可分为: 手工检索
计算机检索。
➢手工检索即是用人工来处理和查找所需 信息的检索方式。
➢计算机检索是利用计算机和一定的通信 设备查找所需信息的检索方式。
第四节 检索语言及其种类
一、检索语言及其作用
1、检索语言:又称标引语言、索引语言,信息 存储与检索语言。
➢ 即在文献存储时,根据文献内容特征和外表特 征按照一定的语言来表述,检索文献时的提问 也按照一定的语言来加以表达。这种在文献存 储和检索过程中,共同使用、共同遵守的语言, 就是检索语言。
➢事实或数据检索:是以事实或数据为检 索对象的检索。例如,查喜马拉雅山有 多高?世界上最长的桥有多长?某同类 产品中,哪种牌号的销量最大?
➢以上2种类型的检索的区别:
➢检索对象不同,检索结果也不同。文献 检索的结果是与某一课题有关的若干篇 论文,书刊的来源出处以及收藏地点等; 事实或数据检索得到的是一个确定的数 据、数据范围或事实。其中文献检索是 最典型和最重要也是常利用的信息检索。
•T • TB • TD • TE • TF • TG • TH • TJ • TK • TM • TN • TP • TQ • TS • TU • TV
工业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矿业工程 石油、天然气工业 冶金工业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机械、仪表工业 武器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电工技术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化学工业 轻工业、手工业 建筑科学 水利工程
➢ 〈〉通用时间、地区区分符号
➢ :组配符号 如:C939:F27
O69:Q5
• 标记符号的排列
➢从左至右逐位对比的方法进行排列
如:TM92 、TP27、TP31、TU201
类号中的阿拉伯数字以小数制排列
如:TP316.7、TP317、TP36
字母之后还有字母,则在前部类号相同的 基础上,再按字母排列。
• 是信息标引人员和检索人员沟通的桥梁。
2、检索语言的作用 ➢保证不同标引人员表达文献的一致性; ➢保证检索提问与文献标引的一致性; ➢保证检索结果和检索要求的一致性。
所以,检索时,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这些 检索语言(符号系统)。
二、检索语言的种类 1、按照标识的性质与原理可分为:
分类语言 主题语言 代码语言
第一章 科技信息检索基础知 识
第三节 信息检索的概念与类型
一、信息检索的概念
1、广义的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 的方式组织和存贮起来,并根据信息用 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它包括文献信息的存贮与检索两个过程。
2、狭义的信息检索:是指从信息集合中 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
3、文献检索与存储的过程
标题词语言 受控语言(人工语言)(规范语言) 单元词语言
叙词语言 分类语言
4、按照检索组配方式可分为: 先组式语言 后组式语言 5、按照语言的学科范围可分为: 综合性语言 专业性语言
三、分类检索语言与分类法
1、分类检索语言:是一种按学科范畴和体 系来划分事物的检索语言。或者依据概 念的分析与综合原理将概括事物的概念 组织起来的检索语言。
体系分类法 组配分类法
标题词语言 叙词语言 关键词语言 单元词语言
报告编号 专利编号 合同编号 地区编号 化学分子式等
2、按照表达文献的特征可分为:
题名
表达文献的外部特征
著者 文献编号
其他
体系分类语言
表达文献的内容特征
标题词语言 叙词语言
关键词语言
其他
3、按照检索词的规范程度和组配程序可分为:
自然语言——关键词语言
其具体表现形式是分类法。
2、分类法分为:体系分类法 分面分类法
3、什么是体系分类法? ➢ 体系分类法又称等级分类法、列举式分类法。
➢是运用逻辑分类的原理,按照文献内容 所属的学科、专业性质及特征,对文献 信息进行层层划分、层层隶属,构成类 目等级体系的类分方法。
➢体系分类法是由主表、标记符号、复分 表、编制说明、类目注释、索引等5部分 组成。
献分类法。
(1)主表体系结构 ➢体系分类法的主表是由基本部类、基本
大类、简表、祥表逐级展开而形成的。
➢类分为5大部类,22个大类。
➢五大部类: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哲学(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综合性图书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教育、科学、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 辅助标记符号:为了进一步增强标记符号的表 达能力,适应类号灵活组合的需要,《中图法》
还另外采用了一些其他特殊符号,以作为辅助 标记符号。
➢ ·间隔符号 如:I247பைடு நூலகம்57
➢ -总论复分符号 如:T-652
➢ ()国家、地区区分符号 如:S688.1(53)
➢ =时代区分符号
如:TH711=2
➢ “”民族、种族区分符号. 如TU-882“214”
如:TP312AL
ALGOL程序语言
TP321BA
BASIC 程序语言
TP312C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