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骚节选赛课一等奖[优质ppt]

离骚节选赛课一等奖[优质ppt]


指时光
久留
递相更替
翻译:④自己起早登山,夕入洲泽,采摘的都是坚贞 芳香的草木。

年老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法度
⑤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任用贤才
同“导”,引导
翻译:⑤为什么不把握年岁壮盛的时机,丢弃秽恶的 行径?为什么不改变这种不善的法度?
四、基础积累
搴(qiān):拔取 阰( pí ):大山,楚地方言
骐骥(qíjì): 骏马,比喻贤智之臣
二、读准节奏
1.要注意节拍。一般每句二至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按词语)。 2.要注意延长。“兮”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 “啊”,读音要延长。 3.要注意重音。 以第一节为例: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 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5.最后4句写了什么?诗人写这些表明了什么? 【提示】写诗人善意的劝告和昂扬的呼喊。他劝告 “弃秽兮”“改此度”,他呼喊“道夫先路”。
应为“不与吾” 全句译为:心忧岁月不等待我。
1.诗歌开头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写自己:(1)高贵的出身 (2)降生时刻的不凡 (3)美好的名和字 (4)美好的品质和才能
说明自己有理由、有责任、更有能力和条件为 国家担负重任。
2.诗人有着怎样的品质?是怎样形象地描绘的? 【提示】诗人既有“内美”(内在美德)又有“修能” (优良的才能),可见他品性高洁、才华出众。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 人。1953年,屈原被列 为“世界四大文化名 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等。《离骚》是其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 诗。
【文体知识】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 “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 物而创作的诗赋,是屈原、宋玉等诗人创造出的一种 诗歌形式。《楚辞》是我国继《诗经》后的又一部诗 歌总集,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式,作品中 采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想象丰富多彩、文字华丽、 充满浪漫主义精神,这是一种独特的诗体,丰富了诗 歌的表现手法,后人称为“楚辞”,又称为“骚 体”,它在诗歌发展的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 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战国末期 楚国贵族,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 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 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 辞》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诗人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披上江离与幽香的白芷, 又联缀起秋兰作为配饰。借香草(“江离”“辟芷” “秋兰”)象征自己的美质和才能。
象征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 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 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3.诗人感到流年似水后又是怎样做的呢? 【提示】时光如逝水,岁月不待人。诗人努力向前,还 怕追赶不上,于是就勤奋不懈:清晨去摘山坡上的木兰 啊,黄昏去拔经冬不凋的草。即抓紧时间,修养自己。 4.“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运用了何种手法? 【提示】运用比兴手法,以草木零落起兴,同时比喻美 人迟暮。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希望能把握住短暂 的人生,做出一番事业。
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 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 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一、听录音,读准字音
苗裔(yì):后裔 孟陬(zōu):夏历正月,也即寅月
揆(kuí):思量
扈( hù ): 披,楚地方言
辟芷(zhǐ):生于幽僻之处的芳芷
汩(yù):水流迅疾的样子,这里形容时光流逝得快
《离骚》是屈原的代 表作,全诗共三百七十三 句,两千四百多字。用第 一人称和浪漫主义的象征 手法,塑造了一个高大的 神话式的艺术形象。作品 表现了诗人崇仰真理、矢 志报国的高尚品格,同时 表现出他忧国忧民的思想 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 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 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 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 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 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遭到小人 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 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 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部 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部文人创作的诗歌, 《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
1.了解并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了解《离骚》的语言风格和结构,理解节选部分的 主旨。(重点) 2.学习以比兴、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其与作者理想 的关系。(难点)
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 “锡”同“赐”,赐给
扈江离与辟芷兮 :“辟”同“僻”,幽僻
“通假”就是“通 用、借代”,即用 读音相同或者相近
的字代替本字
来吾道夫先路:“道”(dǎo)同“导”,引导
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 “名”名词用作动词 命名
字余曰灵均 “字”名词用作动词 给人取字
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内在的美质 联缀
再,加上
同“僻”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③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待
翻译:③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身上,把秋兰结成饰物 挂在身边。我自念光阴如流水逝去,心忧岁月不等 待我。
拔取,楚地方言

④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三、文本梳理
离骚(节选) 我
正,当 ①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降生
②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思量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同“赐”
好,善 平
翻译:①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伟大的先父叫伯庸。
②我的父亲观察思量我初生的时节,一开始就赐给我美好
的名字。
相关主题